招商银行监事长韩明智:金融生态的重塑过程将决定银行业的胜败
韩明智认为,在以往很长的时间内,商业银行牢牢站在金融生态的顶端,站在金融价值链最有价值的部分,但是随着金融脱媒的持续深入,情况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它集中体现在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上。与此同时,多种直接融资形式获得跨越式发展。除了资产,商业银行在负债端以及技术端也面临着全方位的“金融脱媒”的冲击,商业银行的客户、产品和渠道均在不同程度上被分流。
韩明智认为,互联网金融这样一个原来商业银行看不见、看不起的新型金融业态异军突起,现在对传统银行业形成了一个极大的挑战。余额宝用户突破1亿人,资金规模5400多亿元,发展之迅猛超出想象,在金融生态大变革的当下,银行业如果不能及时应对,离客户、离市场将越来越远,愈发远离金融的舞台中心。韩明智强调,能否顺势而为,主动参与,并力争主导,这个金融生态的重塑过程将最终决定银行业的胜败。
如何金融生态的重塑过程里发力?韩明智认为,应以加快经营转型为动力,构建新型发展模式。随着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以及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业态的快速发展,银行业传统的高资本消耗、高信贷投放、高成本投入、低效益项下的外延粗放式经营方式日益难以为继,必须加快构建以内涵集约式新型发展模式,持续稳定提高股本回报和银行价值。
在公司金融领域,应根据自己的实践,目标客户差异性定位,走特色化发展道路,聚焦在大中企业客群的银行,应加快构建跨界的综合经营体系,向其提供涵盖从资金到资本市场,从自营到同业市场,从境内到境外市场,从线上到线下市场的各种传统与新兴市场相结合的金融产品,构建专业化、定制化的服务体系,实现融资向融质的转变。聚焦在小企业客群的银行,则应以深化小企业专业体系建设为抓手,加强客户经营和信贷流程优化,实现经营导向向由单一经营向全面服务转化。
在零售服务领域,以小微领域、财富管理、私人银行为重点,积极发展养老金融、移动金融、社交网络金融等新兴业务,通过加快改革,强化内心,对客户提供整个生命周期的完整资产负债表服务,致力于形成包括客户、产品、渠道、队伍、成本体系化经营优势。
在经营市场和同业经营领域,做供应链和产业链的整合者,实现由贷款的提供者向融资的组织者转变,紧紧抓住财富管理、资产管理、资金交易、衍生品交易等同业与金融市场业务的巨大商机,推进前后台一体化经营和差异化考核,实现由配置性银行向交易性银行的转变。
中信银行党委委员朱加麟:加快网点转型 发展网络银行
朱加麟表示,鲜明的创新文化和市场运行机制促使中信银行近年来在网络金融、出国金融、国际业务、汽车金融等领域进行一系列有影响的创新。
如何在利率市场化条件实现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最优化?朱加麟认为,应明确并坚持价值银行导向的这一目标。为实现银行价值的最大化,商业银行需要充分基于自身实际情况,从客户、产品、渠道、服务、管理等方面落实发展转型,具体包括优化前、中、后台协作机制,完善产品创新体系,提高产品研发能力,加快网点转型,发展网络银行渠道,推动业务协同和交叉销售,细化盈利分析,完善客户综合贡献评价,创新优化审批机制,强化风险管理预警和防范等一系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