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之下,手机银行早已成为银行的标配,并日益成为银行零售端服务、获客、营销的主阵地。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银行而言“危”与“机”并存,或许也将成为银行数字化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而手机银行作为银行数字化转型中的“排头兵”,在此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根据易观千帆的数据,到今年9月末,我国手机银行服务应用行业活跃用户规模已经突破了3.5亿户,环比增长6.1%。与此同时,用户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吸引用户注意力资源的竞争日益加剧,在手机银行竞争已经白热化的当下,什么样的手机银行才能获得更高的用户满意度与黏性呢?
有调查显示,目前手机银行功能服务发展的新趋势是针对中老年客户、县域客户打造专属版本,其次要加强金融科技在智能理财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而光大手机银行则早在2019年就创新性地推出“简爱”极简版本,简洁、无推广的手机操作界面让用户的使用变得更加直观、便利和安全,更加符合推崇极简风格的光大手机银行客户及部分中老年客户的使用习惯。
而在其今年推出的7.0版本中则首次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理财销售场景结合,首次将生物感知识别、智能语音、自然语言理解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理财产品销售流程中,致力于将手机银行打造成“财富管理银行核心经营平台”。根据最新数据,截至今年3季度末,光大银行手机银行的月活用户已突破1200万户,增幅超过59%。
“一部手机、一家银行”
光大银行手机银行从2011年诞生起,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一直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用服务创造价值,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移动金融领域的技术革新不断融入到产品设计之中,为客户构建优质的金融服务平台。
回顾光大银行手机银行的发展历史,在移动互联网爆发的前夕,该行便排兵布阵开始了对手机银行的研发,随后光大银行手机银行几乎每隔一至两年就会进行一次版本升级。
2011年该行正式在iPhone、安卓手机上线1.0版本手机银行,以手机为终端为客户提供账户查询、转账、充值缴费、投资理财、信用卡业务等金融服务,并结合手机的定位功能提供周边营业网点、ATM自助设备和特惠商户的查询服务。
2004年,光大银行推出国内首只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A计划”,该行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直被视作中国人民币理财的开拓者,其理财能力水平也一直处在同业上游,有如此深厚的积淀,理财功能在光大银行手机银行里自然不可或缺。2012年,光大银行上线2.0版本手机银行并率先推出理财早市和理财夜市,客户可在手机客户端上轻松购买“阳光e理财”专属产品及其他产品服务。本次创新旨在推出手机银行逛“夜市”购“理财”服务,再一次提升了银行的服务水平。
将手机银行打造成“财富管理银行核心经营平台”
之后光大银行手机银行不断进行更新迭代,在2018年年初正式推出手机银行4.0版本,这一版本的特点是采用Fido(线上快速身份验证)生物识别安全技术,在登录和转账时新增面部识别和指纹识别,简化客户操作。
新增二维码取款功能,无需银行卡直接在自助设备进行取钞;打造全新理财模块,覆盖理财、基金、贵金属、贷款、券商集合等主流金融服务。
2019年,光大银行在4.0 版本的基础上,正式推出5.0版本,升级后的手机银行首次开放了用户体系,没有光大银行卡的用户通过手机号即可注册使用,领取相应新客权益,并可以体验便捷丰富的生活类服务,这意味着光大手机银行可以面向更广阔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提供生活+金融服务。
同时,在此次版本中光大银行手机银行还创新性推出“简爱”极简版本,简爱版本奉行“简单就是关爱”的理念,为了符合推崇极简风格的光大手机银行客户和中老年客户的手机使用习惯,不仅对常用功能的页面进行调整与优化,例如放大字体、使用更加鲜明的配色,还针对常用的高频金融服务功能及操作流程进行简化处理。简洁、无推广的手机操作界面让用户的使用变得更加直观、便利和安全。
时间行至2020年6月,光大银行手机银行7.0横空出世,此次升级的新版本持续强化了该行财富管理银行特色,不仅搭上了流量红利的顺风车,上线了“光银直播”平台,还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推出了理财产品的AI讲解功能。首次将生物感知识别、智能语音、自然语言理解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理财产品销售流程中。光大银行致力于将手机银行打造成“财富管理银行核心经营平台”。
光大手机银行7.0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理财销售场景结合,通过对现有交易流程中的产品信息披露、合格投资者认定及风险揭示等关键节点进行智能化改造,客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能实现销售流程中产品讲解、资料审核、风险揭示等功能。最新数据显示,光大银行手机银行视频功能累计服务客户76万人次,日均超三千人次,客户满意度达99.57%。
十年来,光大手机银行以先进的金融科技创新手段联通平台和场景,专注为客户提供“随时随地、知我所需、量身定制”的移动金融服务,先后荣获“手机银行最佳应用”“杰出手机银行品牌奖”等行业奖项。
责任编辑:韩希宇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