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策划
  • 个人所得税计算器 投资收益计算器 存本取息计算器

    李国华:确立电子银行优先发展战略

    核心提示: 大型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都面临哪些主要挑战?李国华表示,一是面临着更大信息不对称挑战;二是面临着更大的财务压力;三是面临着更大的人员和网点扩张的因素。李国华还在论坛上分享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经验。他为此谈了五点:一是应结合自身特点的战略定位;二是宜小宜大,以大促小的金融策略;三是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四是开展大学生村官招聘,了解农民金融需求;五是确立电子银行优先发展战略。

    中国电子银行网讯 2014中国银行业发展论于7月8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未来银行之路•变革与回归”为主题,央行副行长刘士余、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等出席并发表演讲。中国电子银行网作为合作媒体对本次论坛进行了直播。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出席本次论坛并发表主旨讲演。他就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与服务实体经济发表了深刻的见解。他认为,经济决定金融,金融为经济服务,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世界金融发展史告诉我们,如果银行脱离实体经济,而自我循环、自我发展,不仅会对实体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也会摧毁银行业发展的基础。银行如果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会是死路一条。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到目前余波未平的欧债危机,几乎每一次金融危机背后都离不开金融过渡的虚拟化的影子,因此银行业的发展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服从和服务于实体经济。

    李国华表示,发展普惠金融有助于服务实体经济。他认为,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重点就是以可负担的成本,及时有效的为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所需要的金融服务,让现在金融服务更好的惠及各个社会群体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普惠金融与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一是有利于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二是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三是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大型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都面临哪些主要挑战?李国华表示,一是面临着更大信息不对称挑战;二是面临着更大的财务压力;三是面临着更大的人员和网点扩张的因素。李国华还在论坛上分享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经验。他为此谈了五点:一是应结合自身特点的战略定位;二是宜小宜大,以大促小的金融策略;三是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四是开展大学生村官招聘,了解农民金融需求;五是确立电子银行优先发展战略。

    以下为李国华演讲实录:

    李国华:尊敬的士余副行长、兆星副主席、曹国伟先生,各位同仁、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感谢新浪财经邀请我来参加本次论坛,今天论坛的主题是“变革与回归”,借此机会,我想围绕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与服务实体经济谈一点个人的认识和看法。

    一、对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几点认识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为经济服务,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世界金融发展史告诉我们,如果银行脱离实体经济,而自我循环、自我发展,不仅会对实体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也会摧毁银行业发展的基础。刚才兆星副主席也谈到,银行如果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会是死路一条。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到目前余波未平的欧债危机,几乎每一次金融危机背后都离不开金融过渡的虚拟化的影子,因此银行业的发展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服从和服务于实体经济,并做到四个相适应。

    一是要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当前中国经济正面临从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发展方式也由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均衡发展转变,加快推进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既是宏观调控政策的着力点,也是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

    二是要与国家发展的横向战略和纵向战略相适应。在横向方面,要考虑我国区域经济由东向西梯度推进战略,来布局金融服务。在纵向方面,则需要注意供应链、上下游配套的金融服务。

    三是要与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和核心相适应,据统计我国小微企业纳税占50%,所贡献GDP是60%,完成发明专利超过70%,创造就业接近80%,但目前能够获得银行信贷金融支持的小微企业不足50%,这种不对称的结构性矛盾已经对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制掣。一个国家要发展不仅需要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更需要有铺天盖地的小微企业。

    四是要与金融深化改革和银行业差异化金融发展相适应。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商业银行需要在经营管理模式、目标客户甄选,业务流程改造等方面精耕细作,围绕核心市场与客户群真正做到量身订作,打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二、发展普惠金融有助于服务实体经济。

    普惠金融是联合国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的概念,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具体的实践活动。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重点就是以可负担的成本,及时有效的为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所需要的金融服务,让现在金融服务更好的惠及各个社会群体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普惠金融与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

    一是有利于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普惠金融就是通过创新工具,将金融资源进行跨主体、跨市场、跨行业的转移,资金配置的效率提高必然会挤出粗放性经营发展模式中存在的各种无效的水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

    二是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发展普惠金融必然要求金融机构转变金融思路,着眼于服务实体经济,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扩展其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渗透力,使更多企业和个人享受到金融服务,与此同时实体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也会进一步降低金融体系的运行风险,提高金融机构收益水平和盈利能力,从而为普惠金融深入发展创造条件。

    三是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发展普惠金融就是将现代金融服务向弱势地区、弱势行业和弱势群体的发展薄弱环节拓展。进一步扩大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通过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享受现代金融服务的机会和途径,既有利于实现当前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促改革的总体任务,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真正做到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充分体现金融服务,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

    三、大型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面临的主要挑战

    从目前各国实践来看,普惠金融体系的主力仍然是具有草根性质的社区性小型金融组织,如社区银行、信用合作社等,大型商业银行在其所占的份额并不大,究其原因除了普惠金融成本高、风险高、收益低的制约外,与小机构相比,大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会不可避免存在诸多的劣势。

    一是面临着更大信息不对称挑战,相对于城市地区大银行在农村地区的机构非常少,很难及时了解到农村金融服务信息,反过来农民对一些大银行的了解也很少,总觉得大银行门槛高,不敢去贷款。由于农民总体贷款历史记录少,缺乏贷款的信用记录,信用软环境建设长期不足,再加上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影响信贷业务决策的软信息相对更为重要,但这类信息的收集处理更加依赖人力和人际关系,与农村型社区型小机构相比,大银行在这方面显然处于劣势。

    二是面临着更大的财务压力。普通农户、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相对较小,大多只有几万、几十万,而发放这样一笔贷款其调查成本并不比大额贷款低多少,当前商业银行信贷员为了一笔几万元的贷款也需要跑几十里路上门调查,有的甚至要跑很多次,成本一般比较高,而对大银行来说,由于农村网点缺乏,调查成本相对更高,普惠性业务规模越大,越容易拉低金融效率,导致资产效益降低,影响财务绩效。

    三是面临着更大的人员和网点扩张的因素。为了有效解决发展普惠金融所遇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大银行必然需要在农村地区增设物理网点,延伸服务半径,但从国内大银行发展历史来看,普遍都经历过在农村地区广设网点到大规模设网点的曲折历程,对重新增设农村网点有心理抵触。同时新设网点成本高,通过增点增员的方式,显然无法满足各家大银行的财务业绩要求。

    四、邮政储蓄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几点启示

    尽管广泛的包容性是普惠金融最本身的属性,但是普惠金融并不等于扶贫。从国际经验来看,那些无法实现商业可实现的普惠金融体系通常很难维持下去,最终必然会背离实现普惠金融的初衷。邮蓄银行作为大型商业银行,之所以能实现铺会金融商业可持续发展,颠覆业界和学界一直倡导大银行只适合做大业务,小银行更适合做小业务的传统论断,主要归因于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结合自身特点的战略定位。发展普惠金融难在哪里?很重要一点就是客户分布广泛,地处偏远,很多银行使不上力,而这恰恰是邮政储蓄银行的优势,在邮政储蓄银行3.9万个网点当中,有70%以上的网点分布在县域和县以下地区,邮储银行员工队伍长期扎根社区、县城、乡镇,熟悉周边的客户群体,了解当地产业特色,这些潜在的普惠精英是邮储银行成立伊始就确定了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的战略定位。

    二是宜小宜大,以大促小的金融策略。一方面坚持从小处入手,充分发挥扎根农村的独特优势,将小额贷款作为长期核心的战略业务,另一方面积极向大处挺进,通过资金集中统一运用,依托公司金融和金融市场业务,从财务支撑角度带动普惠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是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为有效解决普惠金融发展风险高、风险难以管理问题,邮储银行从建行时,就将风险防范放在首位,注重国际经验借鉴,从文化建设、信贷技术、人员管理、合规建设、系统支撑以及社会金融生态建设等方面做好普惠金融,邮储银行不良贷款利率0.51%,低于银行业1%的平均水平。

    四是开展大学生村官招聘。邮储银行从09年开始率先招聘转岗大学生村官进入邮储系统,并摸索出一套选、育、用、留大学生村官的人才培育新机制,既解决大学生村官再就业的难题,又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这些人熟悉农村情况,了解农民金融需求的优势,截止到去年底,邮储银行以累计招聘转岗大学生村官3290人。

    五是电子银行优先发展战略。互联网金融具有交易成本低,覆盖范围广,服务效率高等先天优势,与发展普惠金融高度切合,为此邮储银行近年来一直在加速推进电子银行应用,极力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努力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普及性和便捷性。目前邮储银行监理包括个人网银、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电视银行在内的电子金融服务网络,电子银行客户突破1亿户,列银行业的第5位。

    2013年邮储银行的涉农贷款余额是3883亿,占总信贷比重是33.4%,增长106%,小微贷款余额是5375亿,占比46%,去年邮储银行给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占到总贷款额度的79%。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涉农贷款余额达到4795亿,新增912亿,小微企业贷款5879亿,增加了514亿。

    中国不缺银行,尤其不缺大银行,但缺有特色的银行,邮储银行着眼于打造一家有特色的大型零售商业银行,将坚持市场化导向,全面深化改革,练好普惠金融服务的内功,努力为广大中低收入人群平等享受金融服务,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我就说这么多,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庄锦煌)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趣图看看

      微博

      专题

      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

      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于9月10日至12日在津举办。[详细]

      联合宣传年

      第十届中国电子银行年会

      “第十届中国电子银行年会”于2014年12月3日在北京举行[详细]

      电子银行网BBS

      

      主办单位 | 支持单位-成员银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指南 | 网站地图 | 合作媒体

      Copyright 中国电子银行网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896号

      可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