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银行网讯 2013年被称作是互联网金融元年,这一年网络贷款、余额宝、比特币等很多新名词闯入了大家的生活,这些新名词的出现让金融领域发生了许多变化,形成一种新金融业态。在2013新浪金麒麟论坛上,各领域专家共同谈论互联网金融如何布局突围。中国电子银行网特地为大家整理了“论坛干货”。
互联网金融的关键在于满足用户需求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焦瑾璞指出,发展普惠金融与金融业的创新发展是一致的。近年来,金融创新层出不穷,比如说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P2P、手机银行、代理银行蓬勃发展,新型技术手段不但解决了微型金融或者普惠金融的网络和通道的问题,同时也是在这个平台上引发了新一轮的创新。这些创新也是与国家鼓励的创新发展是一致的。
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理财事业部总经理袁雷鸣表示,互联网金融的关键在于能够给客户带来价值。以余额宝为例,传统的一些基金在老百姓的口中并不是特别好。为什么?很多基金销售人在向客户推荐基金的时候更多是从自身的利益角度出发,像货币基金这类低风险产品虽然需求很大,但未必能挣到多少钱。如果站在互联网角度,可能更关心能不能给客户带来价值,如果能够给客户带来价值,那么挣钱获得盈利是迟早的事情。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不是一个替代的关系,二者互相发展,共同融合产生一个新的未来的金融业态。新浪支付副总经理戴庚表示,互联网金融把握住了非常关键的一点,其更关注传统金融所没有被关注到称之为长尾用户中那些小的用户,小微的用户的需求。
点融网CEO郭宇航分析,互联网金融最大的成果是去中心化,它改变了整个行业形式,把中间的环节降到最低,带来了成本效益的提高,并提升了客户体验。同时,大数据的筛选源自社会,如果政府牵头,和民间借贷数据共同建立黑名单共享,未来诚信社会的建立便始于足下。
跨界合作或成互联网金融新玩法
三马的众安在线,天弘基金与阿里的余额宝等产品的出现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民生电商董事长尹龙则将互联网金融定义成是未来我国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表示,今天的互联网金融实质上是中国特色的金融体系创新,是一种新的金融业态,是未来我国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作为互联网跟金融想结合的特殊行业从业者,平安陆金所副总经理黄黎明认为,互联网金融一定要具备互联网属性,不要建大量的线下队伍,这种商业模式是落后的,不会有前途。所以,互联网金融在商业模式上一定要跟现有的非网络模式区分开。线下模式根本不能称之为互联网金融。
天弘基金副总经理周晓明认为,余额宝定位于传统银行服务体系里面没有覆盖到的,或者说技术和成本暂时覆盖不到的年轻人群体,是对银行现有的业务有益的差异化的一个补充。余额宝将一些微创新的普通货币基金搭载在互联网上,然后与客户在支付宝和阿里巴巴平台上既有的客户体验和应用场景相结合,这样一种嵌入式的直销的方式实现了一些产品价值的重构。
风控与信息安全是互联网金融发展基础
宜信CEO唐宁认为,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所有的信息都是金融服务信息,所有的数据都是信用数据。而进行风险控制主要的是集中于一些这种金融借贷方面的一些交易信息进行风控。那么所有的信息,例如像个人的一些行为信息,社交网络身份信息等等这些都可以被用来进行信用风控的使用。
对此,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助理总经理王梅提出两点建议:首先针对事前要进行风险控制,基于互联网的产品合同等资料如何保证它是真实合法的,这需要基于数字签名技术的数字证书来保障其安全;第二要进行事中监控,各方共建反欺诈系统,通过对借款方信息因子进行特征分析,结合违约还款信息,逐步建立智能化风控管理规则,及时发现违约几率大的贷款人,降低P2P平台的风险发生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