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Q3手机银行运营报告:AI驱动深挖存量用户价值促运营指数提升

    霍云昌 来源:电子银行网 2025-10-30 09:18:40 手机银行 AI 原创
    霍云昌     来源:电子银行网     2025-10-30 09:18:40

    核心提示2025年第三季度,手机银行运营的核心策略聚焦以AI驱动的财富管理深化存量用户价值运营,以数据驱动的分群服务实现精准触达,并通过场景化拓展与运营提升用户活跃。

    由电子银行网、易观千帆联合发布的“2025中国手机银行综合运营指数”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手机银行综合运营指数呈现先下降后抬升的趋势,具体到逐月的运营指数,7月、8月、9月的综合运营指数分别为83.7、82.5和86.0,其中9月份的综合指数创年内新高。

    从不同类型银行手机银行运营指数来看,国有大行手机银行7、8、9月份运营指数分别为90.4、89.1、93.9,股份制银行手机银行7、8、9月份运营指数分别为79.9、78.4、79.7,城商行手机银行7、8、9月份运营指数分别为62.9、62.8、64.7。总体看,国有大行手机银行运营指数明显领先,并展现出持续稳健的上升势头;股份制银行手机银行则处于中间梯队,表现平稳但增长乏力;而城商行手机银行虽在9月略有改善,但整体运营水平与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手机银行差距很大,凸显出其数字化运营面临挑战。

    从数字用户发展来看,国有大行手机银行、股份制银行手机银行、城商行手机银行9月份活跃用户规模分别为4.33亿户、1.54亿户、4451万户。综合看,国有大行手机银行用户覆盖广度优势明显,但人均启动次数为8.7次,略低于股份制银行,反映其在提升用户使用频次和活跃深度方面仍有优化空间。股份制银行手机银行人均启动次数达9.4次,表明其通过精准运营、场景融合和体验优化,增强了用户粘性,助力实现存量用户的深度价值挖掘。城商行手机银行则面临用户规模有限(4451万)与人均启动次数偏低(7.6次)的双重挑战,亟需增强产品吸引力,提升运营能力,以突破用户活跃与使用频次瓶颈。

    综合以上情况,易观千帆分析认为,2025年第三季度,手机银行运营的核心策略聚焦以AI驱动的财富管理深化存量用户价值运营,以数据驱动的分群服务实现精准触达,并通过场景化拓展与运营提升用户活跃。

    一、 2025第三季度中国手机银行数字化运营整体情况分析

    总体而言,2025年前三季度手机银行运营态势良好,虽有波动,但整体向上,并在第三季度末表现出强劲势头,运营指数在9月达到高点86.0。

    2025年第三季度,手机银行运营的核心策略聚焦以AI驱动的财富管理深化存量用户价值运营,以数据驱动的分群服务实现精准触达,并通过场景化拓展与运营提升用户活跃。

    聚焦财富管理,深化存量用户价值运营。第三季度,多家银行以财富管理为核心抓手,着力于存量用户的价值深化与转化,升级方向突出智能化与陪伴式服务,通过AI助手、大数据洞察等工具,升级持仓诊断、多维产品榜单、收益可视化等功能,旨在降低投资决策门槛,赋能用户自主管理资产。此类举措不仅提升了服务的专业性与透明度,更有助于增强用户粘性,推动用户资产规模提升及平台内金融产品的渗透。

    强化数据驱动,推进精准化分群运营。数据驱动的个性化运营能力在第三季度进一步强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基于用户行为画像的智能推荐,实现首页宫格与功能的动态适配,提升功能触达效率;二是深化客群分层运营,升级养老、代发等特定群体的专属服务专区,提供差异化产品与体验。

    拓展场景生态,加强场景化运营。手机银行通过深度融合内外部场景提升用户活跃。一方面,借助本地文化IP(如天津马拉松、戏剧节),增强用户的情感联结与实际依赖;另一方面,通过升级领券中心、活动广场等权益体系,引入多品牌合作与简化参与流程,提升用户的日常参与意愿,加强场景化运营。

    图片1

    从不同类型银行手机银行运营指数来看,国有大行手机银行运营指数明显领先,并展现出持续稳健的上升势头;股份制银行手机银行则处于中间梯队,表现平稳但增长乏力;而城商行手机银行虽在9月略有改善,但整体运营水平与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手机银行差距很大,凸显出其数字化运营面临挑战。这一格局表明,未来各类型银行手机银行需依据自身定位,采取差异化运营策略以实现突破。

    图片2


    二、 中国手机银行数字化发展分析

    从数字用户发展来看,易观千帆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9月,各类型银行手机银行在用户规模与使用频次上呈现出差异化特征。国有大行手机银行活跃用户达4.33亿,用户覆盖广度优势明显,但人均启动次数为8.7次,略低于股份制银行,反映其在提升用户使用频次和活跃深度方面仍有优化空间。股份制银行手机银行虽用户规模为1.54亿,但人均启动次数达9.4次,表明其通过精准运营、场景融合和体验优化,增强了用户粘性,助力实现存量用户的深度价值挖掘。城商行手机银行则面临用户规模有限(4451万)与人均启动次数偏低(7.6次)的双重挑战,亟需增强产品吸引力,提升运营能力,以突破用户活跃与使用频次瓶颈。

    图片3

    图片4

    从数字营销监测来看,2025年第三季度,手机银行营销活动呈现出体系化、场景化与精准化的运营特征,整体围绕用户全生命周期展开深度经营。

    一是分层运营精准化,贯穿用户全生命周期。各手机银行普遍建立起覆盖“新客引导-存量深耕-高价值维系”的分层运营体系。新客引导方面,通过开通APP、首绑支付、风险测评等任务,搭配立减金、红包等激励,如农行掌上银行新客礼遇、招商银行APP新户专享等,完成新用户的教育与习惯培养。存量客群深耕则聚焦财富管理、代发工资等高价值群体,通过资产达标礼、等级晋升礼,如工行手机银行星享事成、光大银行手机银行薪动进阶礼,持续激励用户提升资产规模与业务参与度。

    二是场景融合日常化,以高频生活带动用户活跃。营销活动深度嵌入用户日常生活,通过缴费、出行、美食、娱乐等高频场景提升APP打开频次与用户黏性,如交行手机银行外卖券与打车券,平安口袋银行周四生活节,以常态化“小额高频”的场景活动助力促进服务转化与用户活跃。

    三是激励体系平台化,构建任务与积分的闭环生态。多家手机银行通过“任务中心”或积分乐园整合运营活动,形成“行为任务-积分激励-权益兑换”的闭环生态。用户完成从账户访问、产品浏览到交易办理等全链路行为均可获得对应激励,如工行手机银行任务中心。而以“工银i豆”“CC豆”等为代表的虚拟积分体系,作为通用价值媒介,可以助力增强活动的灵活性与用户长期参与意愿。

    三、 典型手机银行数字化运营分析

    三季度,以"智领金融新生态"为核心,天津银行手机银行8.0版本通过云端发布会正式发布。此次升级以"科技赋能服务、场景重构体验"为突破口,通过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金融服务,为用户打造全场景、有温度的智慧金融解决方案。

    财富管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护航。新版手机银行以"一站式账户管理"整合用户存款、理财、贷款等资产,形成全景资产视图;"财富五笔钱"智能货架基于用户风险偏好与生命周期,精准匹配活钱管理、安心存款、稳健优享、进取投资、保障计划等五大场景需求;针对养老、代发、商户三大客群,设立特色专区实现差异化服务,推动财富管理向个性化、专业化转型。

    打造千人千面智能适配的交互体验。依托用户行为数据分析,实现界面布局、功能推荐及搜索服务的动态优化。高频功能智能置顶、语义关联检索、场景化问题推荐等功能,构建"所想即所见"的服务闭环。适老化"关爱版"采用大字体、极简流程设计,破解老年群体数字使用障碍;"在华智慧通"多语言版本支持十一国语言切换,满足境外用户账户管理、跨境转账等核心需求。

    场景生态实现金融与生活深度融合。以天津马拉松、戏剧IP为支点,打造运动金融、智慧文化等场景专区,串联本地衣食住行服务;通过普惠金融延伸服务边界,既覆盖老年群体数字包容需求,又为外籍人士提供母语化操作环境,构建"金融+非金融"的开放式生态圈。

    指数样本附录(排序不分先后):

    大型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恒丰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北京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徽商银行、长沙银行、蒙商银行、中原银行、哈尔滨银行、天津银行、宁波银行、河北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汉口银行、成都银行、四川天府银行、苏州银行、兰州银行、桂林银行、贵阳银行、青岛银行、龙江银行、郑州银行、乌鲁木齐银行、泰隆银行、齐鲁银行、甘肃银行、长安银行、吉林银行、盛京银行、晋城银行、威海银行、东莞银行、昆仑银行、泸州银行、晋商银行、西安银行、张家口银行、泉州银行、江西银行、重庆银行、洛阳银行、泰安银行、唐山银行、潍坊银行、济宁银行、贵州银行、广西北部湾银行、九江银行、石嘴山银行、锦州银行、齐商银行、莱商银行、温州银行、台州银行、福建海峡银行、广东南粤银行、烟台银行、东营银行、营口银行、临商银行、绍兴银行、日照银行、承德银行、德州银行、民泰银行、平顶山银行、珠海华润银行、厦门银行、金华银行、大连银行、邢台银行、邯郸银行、辽阳银行、宁夏银行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