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银行秋招中,科技岗跃升为人才争夺“主战场”。虽四大国有银行整体校招规模微调,但金融科技相关岗位逆势扩容,专项计划密集推出,彰显银行业对数字化转型的坚定投入。
科技岗成银行招聘战略布局核心支柱
国有大行带头攻坚。工行总行置顶“人工智能”专项招聘,定向招20名核心技术人才,分支机构同步设“科技菁英”岗,覆盖系统开发、数据挖掘;农行总行科技机构放出491个名额,含系统架构、信息安全等方向,“菁穗培训生”计划设金融科技专项岗,聚焦智能化营销与风控;建行在江苏各分行布局科技岗,吸纳数据挖掘、技术研发人才。
股份制与区域性银行同步加码。江苏银行因混合算力架构需求,扩软件开发与运维团队;成都银行AI发展规划岗开70-80万年薪抢高端人才。当前科技岗已从总行延伸至省级分行及重点地市,形成“总部攻坚+地方落地”的人才梯队格局。
能力重构下复合型人才成核心标的
银行对科技人才的需求已从单一技术能力向“技术+业务+合规”复合型能力转变,形成层次清晰的任职标准体系。这种需求升级背后,是银行业务底层逻辑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深刻变革。
基础技术能力仍是准入核心。软件开发工程师需精通Java、Python等主流编程语言及Spring、MyBatis开发框架,具备数据库设计与优化能力;系统运维工程师需熟练掌握Linux操作系统及Shell脚本、Ansible等运维工具,同时具备网络故障应急处理能力。信息安全工程师则需熟悉防火墙、加密技术等安全防护体系,持有CISSP、CISA等专业认证者优先,确保银行信息资产安全。
业技融合能力成为竞争关键。农业银行明确要求金融科技岗求职者需能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营销、风控等场景结合,复合专业背景者优先;建设银行的“帮得”智能助理项目,更需要技术人才理解客户经理工作场景,实现话术生成与客群筛选的精准适配。数据分析师岗位尤为典型,不仅需掌握SQL、Tableau等分析工具,更要能解读金融数据背后的业务逻辑,为信贷审批、客户分层等提供决策支持。
合规与创新意识被提至新高度。在智能风控、反电诈等场景中,科技人才需熟悉《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监管要求,确保技术应用合法合规。平安银行“慧小喵”审计大模型的落地,便要求技术团队既懂算法优化,又通内控合规规则,实现智能审查与风险防控的有机统一。同时,银行鼓励科技人员参与技术创新,对在大模型微调、算力优化等领域有突破者给予专项奖励。
生态构建下全链条人才发展体系逐步成型
为吸引并留存核心科技人才,银行已建立涵盖招聘、培训、发展的全链条人才管理体系,彰显对科技人才的长期投入理念。这种体系化建设,有效提升了科技岗位的职业吸引力。
多元化招聘渠道确保人才质量。除传统校园招聘与社会招聘外,银行普遍推行内部推荐奖励机制,鼓励员工推荐优秀科技人才;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课程共建、实习基地建设等提前储备人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已开设金融科技交叉学科,银行通过联合培养定向输送符合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招聘流程更趋规范化,通过技术笔试、业务面试、背景调查等多环节评估,确保录用人员能力与岗位匹配。
分层培训体系助力能力提升。新员工入职即接受企业文化、安全知识与业务基础培训,快速融入银行生态;岗位技能培训针对不同岗位需求开展定向授课,如软件开发岗聚焦大模型应用,运维岗侧重算力平台维护。外部培训与在线学习形成补充,银行定期选派员工参与技术研讨会,同时搭建线上学习平台供自主提升。江苏银行针对千亿大模型部署需求,专门开展MXFP4量化算法培训,提升团队技术适配能力。
清晰的职业发展通道提供成长空间。银行为科技人员设计“专业技术+管理”双轨发展路径:技术路线可从工程师晋升至高级专家、首席架构师;管理路线可转向技术团队负责人、科技部门管理者。定期绩效评估与反馈机制,帮助员工明确发展方向,配合项目奖金、股权激励等激励措施,形成“能力提升-价值创造-回报匹配”的良性循环。
科技赋能业务高质量发展支撑价值创造落地
科技人才的持续引入,正从效率提升、风险防控、服务创新三大维度为银行创造核心价值,成为行业转型的关键引擎。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指出,抢夺科技人才本质上是抢占数字时代金融服务入口。
运营效率实现质的飞跃。江苏银行通过科技团队优化,实现单张GPU计算卡千亿级推理大模型规模化部署,计算性能提升3倍,硬件资源占用减少75%;其智能体在电子流水鉴伪、询证函填写等场景累计处理业务数万笔,大幅降低人工成本。建设银行对公授信审批场景中,科技团队开发的大模型能自动生成评级审查要点文档,显著减轻合规岗工作量。
风险防控能力全面增强。平安银行依托大模型技术构建“风控大脑”,科技团队通过挖掘非结构化数据风险特征,提升零售贷款审批与反电诈识别精度;其对公风险管理平台借助智能体实现风险实时拦截,将风险响应时间从小时级压缩至分钟级。这些成果背后,正是风控算法工程师、数据安全专家等科技人才的技术支撑。
客户服务体验持续升级。工商银行“人工智能+”专项招聘人才参与的智能客服系统,能实现多模态交互与个性化应答;建设银行通过客群筛选算法优化,帮助客户经理精准定位目标客户,营销转化率提升25%。在普惠金融领域,科技团队开发的智能授信模型,让中小微企业贷款申请从“线下跑腿”变为“线上秒批”,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
2025年银行科技岗招聘热潮,是数字化转型攻坚的必然选择,更是银行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布局。如今银行科技人才引育体系化,既保障技术创新持续推进,又筑牢业务安全根基。对银行,科技人才实现技术突破与服务价值双升;对求职者,银行科技岗提供“技术报国”与职业成长的双重契机。这种“银才共生”的良性循环,驱动中国银行业向高效、安全、客户导向进阶,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责任编辑:陈爱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