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对外公示北京市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新一批(第8批)创新应用(“数字金融”主题)。
该批次创新应用仅1项,申请机构为中信银行北京分行。值得一提的是,该应用涉及大模型,以及隐私计算、大数据等技术。
具体而言,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科技成果转化贷款服务”中,中信银行北京分行运用大数据、隐私计算、大模型等技术,对初创类科创型企业的工商、征信传统信息,以及技术专利、研发投入、管理团队、投资机构等可信数据要素进行联合建模分析,综合评估企业未来成长空间、还款能力等情况,面向初创类科创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助力相关主体及时获得融资支持,以数字技术赋能提升相关主体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和可得性。
该应用由中信银行北京分行负责系统研发与运维,并提供金融应用场景,此外无其他第三方机构参与。
这并非北京首批以“数字金融”为主题的金融科技创新应用,上一批次(第7批)同样是“数字金融”主题。
《银行科技研究社》获悉,截至目前,北京已先后公示了8个批次的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共29项。申请机构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百信银行等银行,以及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支付公司等。
据《银行科技研究社》不完全统计,目前共有401项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对外公示。其中,391项创新应用申请机构包含银行,银行参与度97.51%。
责任编辑:王煊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