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现金消失?论现金的价值与生命力

    刘贵生 司晓玲 来源:中国金融杂志 2018-02-26 09:26:19 现金消失 金融科技
    刘贵生 司晓玲     来源:中国金融杂志     2018-02-26 09:26:19

    核心提示鉴于我国支付基础设施、人口特征、居民消费习惯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现金仍然是居民的主要支付方式,现金支付与非现金支付并存的格局将长期存在。

      近年来,随着非现金支付特别是第三方支付迅猛发展,现金消失论甚嚣尘上。银行卡、票据、第三方支付的广泛应用,的确打破了长期以来现金在日常消费支付领域的主导地位。特别是第三方支付主导的移动支付已渗透到公众日常消费、理财、小额信贷等众多领域,这些现象不时发生,很容易给人一种误解:无现金社会即将到来。非现金支付能否全面地替代现金?现金是否会很快消亡?这绝非一个简单的支付方式改变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最终结果取决于市场选择。

       货币本质与支付工具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货币从无到有,货币形态从物质性到符号性、数字化形态的演变,带动了各类支付工具多样化发展,满足了商品交换的支付需求。

      学术界对货币本质论存在多种观点。例如,马克思认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商品生产者社会关系的集中表现;凯恩斯提出货币是表示经济生活中债务和一般购买力的一种符号,交易媒介是货币基本功能;弗里德曼等人认为货币是具有流动性的金融资产,价值储藏是货币基本功能。尽管货币本质论观点很多,但是价值尺度、支付媒介与价值储藏是被普遍接受的货币基本功能。

      纵观数千年中外货币形态演变,由天然贝币、金属铸币、金属机制币逐步发展为纸币、电子货币,由物质货币发展到信用货币。尽管货币形态演变过程漫长而复杂,但始终隐含着以下演化规律。一是形态演变是商品交换支付需求与供给之间矛盾作用的产物。货币形态应具有利于携带、便于计价、坚固耐久等特点,货币质量要满足防伪造要求,货币购买力要与经常性商业交换需求匹配,货币形态的变化要有利于政府金融政策的实施。二是形态演变与科技发展保持同步。科技进步为货币形态演变提供了可能与安全保障。反之,如果安全技术与印制防伪水平不高,可能导致假币泛滥、劣币驱逐良币。三是货币形态演变是社会诚信的产物。一种物品只有被社会普遍接受时才可能成为货币,社会信用环境是信用货币产生并履行职能的重要保障。

      支付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货币债权债务转移行为,实质是货币资金转移的过程。支付体系是为保障各类支付活动实现所需的法规制度性安排和相关基础设施的总和,主要由账户、支付工具、支付系统、支付服务组织及支付体系的监督管理等要素构成。支付工具是传达支付指令、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和资金转移的载体。

      货币与支付工具有着本质的区别。支付能力是衡量货币的关键条件。非现金支付工具虽然可以履行支付功能,但只有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才能称为法定货币。目前社会中流传的“非现金支付将全面替代现金”,其实是一种误解。确切地说,应该是非现金支付工具将替代现金的部分支付功能,进而减少流通中现金需求量,并不是替代货币的存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发展满足了公众支付多样化需求,加速了货币流转速度,但是它与中央银行发行的基础货币没有直接关系。

       现金的特征与价值

      现金是经济运行的润滑剂,我国现金支付主要发生在银行个人储蓄存取款、居民小额性消费支付、农村农副产品收购等环节。近年来,非现金支付的迅猛发展,导致现金支付的作用有所削弱。尽管如此,现金的基本特征并未改变。

      一是现金具有国家法律保障的法定地位。现金是国家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物品,国家法律与国家信用保障其法定地位,确保了现金能够被社会公众普遍接受与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二是现金对社会群体具有最广泛的适用性。现金是商品交换中最普遍使用的交易媒介,它适用于社会所有群体,与用户身份没有任何关联。不论社会阶层、年龄性别、知识技能等,所有公众都可以便捷地使用现金。非现金支付需要有银行账户、支付服务组织、支付工具、支付系统等结算条件,消费者还需考虑支付成本和使用技能等束缚(见表1)。

      三是现金是安全性最高的支付手段,同时也是非现金支付最有效、最可靠的灾备工具。权衡便捷与安全是选择支付工具的重要条件。现金交易可以即刻实现权利与义务、责任与风险的转移,很少发生支付故障与信用风险,而且适用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由于非现金支付过分依赖于信息网络系统,一旦发生网络故障,现金将是公众最安全的应急支付;在自然灾害、系统性风险或金融危机时,现金仍是保障国家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最有效、最可靠的灾备工具和应急手段。

      现金需求面临的挑战

      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创新与发展,改变了部分公众支付习惯,对现金需求总量带来明显的替代效应。

      一是现金在货币供应总量中增速逐步放缓。考察1980~2017年我国流通中现金(M0)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其总体上呈明显下降趋势。1980~2000年,M0平均增速为21%,主要是经济规模的高速增长导致现金需求急剧攀升。同时,该段时期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并不发达。2001~2011年,M0增速基本维持在12%左右,现金需求增速平缓。2012年至今,M0增速已从2011年的14%降至2017年的3.4%。除个别年份外,最近六年的M0增速已从年均12%降至6%。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支付工具多元化等因素综合作用,M0增速仍可能呈逐年下滑趋势(见图1)。

      二是现金在支付总量中所占比例下降明显。1980~2003年,我国流通中现金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平均比例为43.91%,现金是线下社会零售商品交易的主要支付方式。随着银行卡应用的普及,2013年现金占比降至22.11%,十年间降幅接近50%。近年来,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发展加速了对线下小额现金支付的替代效应,2016年现金占比仅为10.73%,三年间便减少50%以上(见图2)。

      引起现金增速放缓与支付总量结构性变化的主要事件:一是2002年中国银联成立,银联卡实现了跨行转账,满足了公众异地支付、跨行支付与大额取现的需求,逐步打破了现金支付的主导地位;二是自2012年以来,以支付宝、财富通等为代表的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和渗透,改变了公众线下小额现金支付的习惯。总体来看,我国非现金支付工具应用领域不断扩张,逐渐打破了长期以来现金支付的主导地位。

       现金能被完全替代吗

      非现金支付工具是社会需求、技术进步和支付创新的产物,其便捷的服务和可以转换现金的能力,对提升我国货币流速和支付效率具有重要价值。我国非现金支付的快速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它是金融支付服务不平衡、不充分、信用卡渗透率相对较低、智能手机网民数量大,以及政府对支付创新采取较为宽松的政策等多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尽管如此,鉴于我国支付基础设施、人口特征、居民消费习惯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现金仍然是我国居民日常消费的主要支付方式,现金支付与非现金支付并存的格局将长期存在。

       网络支付设施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很突出

      非现金支付高度依赖于信息技术与网络环境。虽然我国信息化排名已从2012年的第36位攀升至2016年的第25位,但是许多主要关键技术仍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目前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终端普及率、网络就绪度等方面依旧是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短板,与发达国家金融基础设施技术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一是支付基础建设尚未完全覆盖。从金融服务网点布局看,农村地区银行机构网点主要集中在县城和乡镇中心,普通行政村的银行机构网点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从密度看,县域每1000平方公里拥有网点13.2个,远低于城市的114.6个;从人均上看,县域每万人拥有网点1.2万个,仅为城市的一半。目前全国还有1000多个乡镇、70多万个行政村、上百万个自然村没有金融服务网点。从金融账户普及率来看,任何非现金支付工具都是基于账户实现交易。美国专门从事支付交易调查的咨询公司AGIS的数据显示,2013年发展中国家15岁及以上年龄的人仅有50%的人在正式的金融机构拥有账户。在美国抽样调查的960个家庭中,有7.7%的家庭没有正式金融机构账户。截至2014年底,我国县域银行个人结算账户普及率为58%、城市地区为74.1%。由此可见,推动个人账户普及仍需要很长的时间。

      二是网络支付人群渗透率增速放缓。非现金支付交易需要依赖于网络环境和支付终端。从移动终端普及率看,2017年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人,但与目前13.83亿人口比较,非现金支付短期内仍然无法覆盖所有用户。虽然未来移动支付用户仍会不断增加,但艾瑞咨询《2016移动数字发展》报告显示,从2012年开始我国网民规模增速已低于全球网民增速,并预测在2018年网民为7.5亿人,增速从2012年的11.0%降至1.4%,这说明我国网民增速已从高速发展期进入平稳渗透期,互联网人口与营收规模放缓。从网络支付的群体结构看,我国网络人群结构差异显著。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年我国城镇网民规模为5.50亿人,农村网民规模为2.01亿人,虽城乡普及率持续增长,但依旧差异显著;从年龄结构看,我国10~49岁群体占整体网民的86.2%,60岁及以上占比约4.8%。网民结构虽向两端渗透,但增速缓慢(见图3)。另外,针对非网民不使用互联网的原因调查显示,我国非网民规模约为6.32亿人,上网技能缺失及文化水平限制仍是阻碍非网民上网的重要原因。其中,因不懂电脑或网络、不懂拼音等知识水平限制而不上网的比例分别为52.6%和26.9%;不需要或不感兴趣的比例为11.2%;受电脑或上网环境限制的比例分别为9.3%和6.2%。由此可见,如果让所有公众都接受非现金支付,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是移动支付安全仍存在诸多隐患。从网络支付安全看,类似社交媒体盗用、短信木马链接、骗取验证码等诈骗行为,已经成为移动支付安全重要隐患。从数据安全技术看,虽然加密技术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传输数据的完整性,但道高魔亦高,网络支付安全风险始终如影随形。如果支付安全风险不可控,将会直接影响经济金融运行稳定。

      消费者群体差异影响着支付方式选择

      消费者群体的年龄结构、教育程度、消费偏好与习惯,以及收入结构、支付成本等,都是影响公众选择现金与非现金支付工具的重要因素。

      一是城乡居民对支付成本敏感度存在差异。从城乡收入结构来看,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616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2363元。与此前十年相比,虽然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已经明显缩小,但二者差距依旧明显。收入差距造成城乡居民对支付成本敏感度的差异。根据对部分商业聚集区的消费支付调查:虽然银行卡、移动支付已成为商户普遍接受的非现金结算手段,但对小规模零售商而言,现金结算不需要银行账户、结算终端设备、网络环境等额外支出,零成本优势依旧是小微商户选择现金的重要因素。另外,对农村网民在各类互联网使用频率的调查还发现:农村在信息获取类、网络娱乐类、交流沟通类使用率较高,但在商务交易类和网络金融类使用率相对较低,这说明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农村网络支付消费行为习惯。

      二是特殊人群难以改变现金支付习惯与偏好。老年人群依旧是现金支付主力。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23080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6.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约为1500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0.8%。依据联合国关于《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的确定标准,我国实际在2015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虽然非现金支付已成为80后、90后等年青群体的主要支付工具,但现金对老年人的便捷性和安全感,是任何电子化形态的非现金支付所无法替代的。此外,特殊人群很难改变支付习惯。庞大的特殊人群习惯于选择现金支付。从特殊人群数量看,2016年全国农村低收入人口约为4335万人,未受教育人口16777万人、视力残疾1263万人。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村居民,平时很少接触电子设备,大多不会操作手机支付,不会利用ATM、POS 机等进行刷卡支付。

      以上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着各种支付工具的效率与风险、服务质量与服务成本。消费者选择支付工具,既会考虑便捷性,也会考虑消费成本、消费习惯,安全性和适用性等。

       现金需求总量增长面临新机遇

      一是现金需求总量随经济发展不断增长。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带动支付需求总量的上升,必然部分转化为对现金需求的上升;同时,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广泛应用提高了货币流转速度,加大了货币供应总量,间接带动现金需求增加。可见,现金支付与非现金支付并非完全是此消彼长,也有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互补融合。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据看,流通中现金(M0)总量2017年已高达7.06万亿元,较2016年增长3.4%,从2010年至今八年间累计增长幅度达到64.5%。国际货币事务联合会(ICA)近期的研究表明,即使是在电子支付迅速发展的今天,现金仍旧是世界各国的主要支付方式,全球社会零售商品交易的83.17%依旧使用现金。其中,现金在非洲五国的平均增长率为49.6%,在亚洲的平均增长率为5.36%。在美国,虽然有69.9%的人表示已习惯使用信用卡支付,但99.7%的人表示仍会使用现金。在欧洲,预计到2020年现金增长率仍为0.7%。这说明,当前世界各国对现金需求依然处于相对稳定增长之中。

      二是人民币国际化地位不断增强。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币现金已经在周边国家经贸往来中大量使用。在当前“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过程中,人民币现金也将随之加速走出国境。特别是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篮子,意味着人民币的信用获得了全球央行背书,人民币现金的国际化需求无疑会进一步增加。随着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投资货币、贸易货币和世界货币的国际化程度也将有显著的提升,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境外现金的新增需求。

      三是现金的文化属性与社会价值被不断挖掘。现金被世界各国誉为“国家名片”,它不仅具有交易与储存等基本功能,同时还是传承一个国家悠久历史、展现一个国家时代特征的有效载体。世界各国纸币硬币都凝聚着该国历史文化传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例如,金属铸币记载了自远古时期以来的文明和艺术,生动展示了人类发展历程与创造力,成为后人了解各国文化历史的有效载体;纸币的艺术浓缩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期的历史记忆,是物质价值与艺术价值的有机统一,被许多收藏者视为独特高贵的艺术品。目前,越来越多的钱币爱好者正在挖掘与发展现金的社会属性和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此外,从消费心理学角度,现金支付会促使消费者更加理性和谨慎,有助于消费者控制成本预算与消费冲动。

        结论与展望

      从货币形态与支付工具的演变历程看,一种货币形态取代另一种货币形态需要漫长时间。自纸币诞生一千多年以来,现金所具有的高信用度、匿名性、普适性、使用者的零成本以及对支付环境的低要求等综合优势,仍旧是现有非现金支付工具所无法完全替代的。因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现金将继续成为社会经济和居民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交易媒介。

      一是现金需求总量仍将缓慢增加。随着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货币总量将随着经济规模与交易活跃程度的增加而不断增长,人民币亦将随着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而加速走出国门。虽然近年来我国M0年均增长率不断下滑,但其绝对量上升趋势并没有发生逆转,流通中现金总量上升与比例下降将同时存在。

      二是现金不可能被完全替代。现金是世界各国法定货币形态,是公众最普遍使用的支付方式。仅仅作为支付工具,现金也不可能被现行非现金支付工具所完全替代。目前,尚没有出现非现金支付工具完全替代现金的国家,即便是丹麦政府提出“无现金社会、计划取消印钞”等,也没有完全取消银行提供现金服务。而且,出于灾备与防范风险的考虑,重视现金的生产与使用,应成为一项应对支付系统性风险的基本政策。

      三是现金与非现金支付工具将长期并存。现金与非现金支付工具分别有特定的使用对象、交易环境,具有不同的交易成本、交易风险等特点。支付工具的多样化组合,提升了我国支付体系运行质量和效率,满足了公众差异化支付需求。从未来支付发展趋势看,现金支付与非现金支付工具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共存共生的局面将长期存在。特别是对我国这样一个地域广、人口多、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来说,由于核心技术水平的限制,过度依赖非现金支付会大大增加支付体系的脆弱性。必须长期确立现金作为国家法定货币的法律地位,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选择现金、使用现金的合法权益。

      作者单位: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责任编辑:陈爱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