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政协委员张景林
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全球数据量呈现指数级增长,“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你是否想过在享受打车软件、地图服务、社交软件便利的同时,存在隐私被泄露的风险?
1月17日,互联网领域信息安全问题也成为河南省政协政协委员们的关注焦点。
河南省政协委员张景林向河南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建议,希望尽快制定《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法》。
大数据时代 个人信息成重灾区
当前,随着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公民个人信息大量被盗用问题日趋严重,互联网上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泛滥,由此滋生的电信诈骗等犯罪花样屡打不绝,社会危害及其严重,群众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2016年8月19日,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发生一起电信诈骗案,18岁的准大学生徐玉玉被他人以发放助学金为由,通过银行ATM机转账的方式诈骗9900元。发现被骗后,徐玉玉与其父一起到公安机关报案,回家途中晕倒,出现心脏骤停,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2016年8月23日凌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即将进入大二学习的山东理工大学学生宋振宁也在遭遇电信诈骗后心脏骤停,不幸离世。
这些新闻刺痛了不少人的心,也引起了更深的反思,我们的隐私信息是怎么被泄露的,谁又在倒卖这些信息?
严厉打击贩卖个人信息交易
省政协委员张景林长期关注个人信息、数据保护的话题。
“出行前查路况、在手机软件上找附近餐馆……同时,每个人也成为大数据的数据源,我们使用互联网的行为,就会产生数据,如电话号码、身份证信息等这些数据被转卖,后果将不堪设想。”张景林说。
张景林希望尽快制定《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法》。呼吁立法保护计算机信息及个人信息安全,希望能通过立法加强网络信息保护,有利于维护公民个人信息合法权益,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对利用网络作电信诈骗作案的非法分子,应加强法律适用、加大追责力度。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教育。通过网络安全警示教育内容进社区、学校、企业、农村,提高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主动防范各类信息泄露和诈骗犯罪。
严厉打击泄露、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公安等部门应依法严厉打击恶意泄露、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强化监管问责,防止信息泄露。一是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获取用户信息的监管,规范企业在业务范围内获取用户信息,对违规者予以重罚。二是加强对企业、移动等三大运营商和相关政府单位等管理公民个人信息的部门进行严格监管,严肃追究失职、渎职行为。
责任编辑:韩希宇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