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银行网讯 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于9月10日至12日在天津举行。来自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位精英将就“推动创新 创造价值”这一主题展开激烈讨论。中国电子银行网全程直击,第一时间为您带来达沃斯最前方的报道。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就业不降反增
央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谈及中国今后增长的前景时表示,从增长的前景来看,中国对世界上的影响是非常强健的,现在国内的市场依然有所进展,一些激励性的措施产生了一些积极的投资方面的影响,特别是铁路还有住宅方面,都是积极增长方面的情况。
马骏同时表示,经济还有一些下行的风险,主要是房地产销售比较软弱,也证明在房地产的投资可能会进一步的放缓。但是,他认为,中国有政策保证今后的经济发展比较稳定。尽管GDP的增长在过去几年有所放缓,但就业形势不错。数据显示,1-8月份,31个大中城市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700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0多万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就业不降反增,主要是改革发了力。
服务业快速增长推手 人口老龄化趋势扩大
马骏表示,劳动需求和劳动力供求之间的关系现在还是在改善,需求超过了劳动力的供给。他认为,对于构造结构性的过渡,中国正快速的采取一些措施,如从制造业为主导增长模式转到促进服务行业发展等。
然而,这其中也反映出来人口变化的一个重要事实:老龄人口不断增加。马骏表示,人口老龄化在今后的15年内,将会达到70%。人口老龄化要求卫生保健行业快速的发展,这也是服务行业增长的主要原因。
劳动力成本上升 成能源结构调整动力
人口老龄化使得青壮年劳动力变得更加值钱,马骏表示,当前一个主要结构性变化是能源结构将会进一步从传统的煤炭转向清洁能源,例如天然气、风能、电能、太阳能,将朝着价值上游往上走,这个方法是通过创新,但主要的动力是劳动力的成本快速的上升。
马骏认为,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劳动密集型行业将会进一步的往下分解,像其他新兴的市场环节或者方向领域来转移,而增长将主要通过创新的发展,以及增长效率方面提升,这要求通过不断的努力来促进国家的创新。
人口老龄化倒逼创新 价值链向上游转型
麦肯锡亚洲分公司董事长Kevin Sneader表示,现在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不断上升,劳动力成本增长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现在许多企业都要把制造基地搬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了。
提到“人口赤字”时,KevinSneader说,现在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大军在不断缩减,而劳动力成本又在上升,这也说明,投资流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是非常有希望、非常有前景的,包括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
中国正面临着非常现实的人口老龄化的问题,Kevin Sneader表示,这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去思考和实践“如何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如何让价值链的上游转型”。他认为,人口老龄化一方面是一个威胁,同时也是一个创新的机会,中国企业还没有充分把握住一些机会。此外,政府必须要通过创新来确保政府能够提供公共服务,降低成本,如果做不到的话,那么就会出现真正的问题。
日本改进生产率 应对人口老龄化
哈佛大学公共政策教授、经济学教授Kenneth Rogoff在“全球经济最新动态”互动会议上问到,日本和每一个国家一样,出现老龄社会,劳动力缩减,很难想象日本怎么才能够在长期获得经济的复苏?如果日本继续坚持这种不允许更多移民的政策或许将给日本的经济增长提出更大的挑战。
日本内阁府副大臣西村康稔对此表示,人口长期的缩减,的确对日本来说是一个挑战,而且对于未来来说,其他的国家也不例外。西村康稔表示,到2050年,日本的总人口将从目前的1.27亿减少到1亿人口左右,这会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带来的挑战?西村康稔表示,日本现在想要做的是改进经济增长的效率,同时要让那些不愿意就业的人进入到劳动力市场上,改进现有的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并且改进生产率,也去尽可能扩大劳动力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