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8日,在2014年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分论坛“金融大变革时代的财富管理”上,来自平安银行的副行长蔡丽凤与兴业银行的蒋云明在做主旨发言时都不约而同的谈到了利率市场化对于传统银行带来的变化,两位嘉宾分别围绕提高服务水平和丰富产品体系展开论述。
蔡丽凤在论坛发言中预言:如果利率市场化完成,会有1/3的银行要么被收购,要么倒闭。因为利率市场化,贷款利率走低,存款利率升高。在这种情况下,品牌重要性凸显。客户投资理财首先要考虑的是风险,也就是品牌怎么样。第二,团队够不够专业,因为客户把钱交给这家银行,如果团队不专业,容易把不赚钱的产品推荐给客户。第三,就是服务,做零售银行,一定是用产品来获取客户,用服务来留住客户。平安银行,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推出了不同的理财产品,比如说比较年轻的,主营很简单,门槛很低,针对5万以上的客户去和这些宝宝的爱好者,平安也推出了平安赢和一些养老保障系列的产品,这些产品的特点就是门槛很低,收益也比较高,流动性又强,可以大量满足一些年轻的但是钱不是很多的客户
而来自兴业银行的蒋云明更是围绕变革,全面阐述了大变革时代的未来银行之路。蒋云明表示现在变化要素主要有利率市场化、行业互联网化、专业细分化和竞争多元化。在面对这些变化的时候,银行业的变化也就理所当然。面对这些变化,银行首先就是要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未来如果银行赚的好,董事长就不要每两年就募一次资本金,行长也不非要拉存款了,我们更多的可能做产品,也就是做我们财富管理,把好的资产、好的贷款做产品卖给客户,老百姓也不仅仅享受存款利率了,就可以享受贷款利率,银行在这个贷款收益里面又收一点管理费,所有参与者都承担一定的风险。这样银行以后不见得靠有多少存款才能发放贷款,能卖多少产品就能发放多少的贷款,这样加速了资金的周转,增加了企业能够筹资、融资的渠道,加快了资金的融通,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这也就是所谓利率市场化推进所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