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银行网讯 2014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7月8日在北京举行。由新浪财经与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中国电子银行网共同举办“新金融新生态”论坛,云集监管层领导、银行业高管、专家学者共论新时期的大变局,探讨互联网金融新局面。 江苏银行产品与技术总监王弋出席本次论坛并参与圆桌对话,他从应对互联网冲击、大数据应用、移动金融和P2P网贷等多方面结合江苏银行实际经验畅谈了银行业的新变化。
积极回应互联网带来的新变化
互联网广泛应用对金融活动带来深刻影响,对此如何应对它给银行业的冲击?王弋表示,江苏银行主要从三个方面做出回应:一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体验方式,对线下业务进行重构和用好,特别是对传统的电子银行业务给予极度的优化和客户体验的满足;二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建立一个独立的银行的模式,用这个平台来获取以及扩大客户,包括在互联网上客户的服务范围;三是发挥自己的优势,把线下的网点和线上虚拟技术平台结合,做好O2O的相对融合。
数据应用以理念和模式为主导
江苏银行作为中小银行的代表,王弋表示,他们十分重视客户数据。从整个大数据的规模和开发来讲,他们充分考虑到数据的清洗和数据的搜集,并同时考虑到整个客户的交易的习惯、交易的行为,认为只有清洗数据和搜集数据,才能用新的大数据搜集的方式得到客户需求的服务和降低企业成本这样一个目的。王弋强调,实际上这块技术是以理念和模式为主导的。
移动金融安全需用多种方式保证
网络银行从2000年到现在,证书的使用从证书卡到UKEY证书,在技术上的保证进一步增强。王弋认为,从目前来讲,网商银行技术保证是比较强的,高强度的。但是移动金融这块,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这种风险不但体现在通讯上的数据传输风险,身份认证也有风险。从身份认证来讲,安全方面肯定需要继续做一些事情来加强。不同的厂商通过不同技术手段达到安全,对于江苏银行来说,王弋认为,风险就是要达到可控,但是安全是第一的,要时刻保护自己客户资金的安全,这种安全的保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比如内部的拨备和保险等等来达到客户资金的安全保护。所以风险达到可控,需用多种方式保证。
服务P2P网贷:资金监管和风险分离缺一不可
“开鑫贷负责做项目的搜集,我们负责资金监管和划拨”,王弋表示,当时P2P投资方和出资方都必须有江苏银行的借记卡,通过这个借记卡把钱划到一个固定的账户中间去投资。当项目成立的时候,再从监管的账户把这个钱划给投资方。从这点上看,江苏银行在这个过程当中是起到资金的监管作用。
对于风险的考虑和管控,王弋表示,一要保证P2P的项目和银行无关;二是银行起支付作用,保证钱到监管账户上,也要保证钱能到达项目投资方。在P2P协议当中明确这一点并执行,它的风险还是可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