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银行网讯 “2013陆家嘴论坛”于6月27日至29日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金融改革和开放新布局”。众多国内外嘉宾对近期金融领域热点话题,包括货币市场流动性问题、金融互联网发展前景等展开热烈讨论。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在论坛期间接受了中国电子银行网的独家专访,他表示,中国出现金融危机的可能性非常小。但中国经济复苏比较疲弱,增长的力度在下降,这需要货币政策有一定调整,同时结构改革应该尽快的推出,促使中国经济重新回到一个可持续的道路。
上图为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 刘利刚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中国电子银行网:对于金融改革,如果让您给央行提建议,您会怎么建议?
刘利刚:我觉得在央行的一些讲话中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要用多种工具来稳定市场的利率。最近我们也看到银行间市场利息大幅下降。
我觉得下一步只要能防止这种高利率不要传导到实体经济当中,这次的钱荒可能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更重要的是我也非常同意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的一句话,我们现在所面临问题不是钱荒是心慌,在某种程度上银行间市场惜贷的状况下,央行应该提供更多的稳定因素,能够第一时间出来跟市场沟通,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可以继续进行银行间的操作,不至于使银行间市场利率大幅飙升。
中国电子银行网:您认为会出现金融危机吗?
刘利刚:我觉得我们金融危机出现的可能性会很小。很简单的一个道理。第一,国内金融系统大部分国有,在这样一个金融系统里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是流动性没有太大的问题。第二,中国有很多的资源来解决下一步银行间可能出现的问题。第三,我们的资本账户还是管制的状况。所以,在这三个条件下,中国出现金融危机的可能性非常小。但如果说我们不进行改革的话,我们很多的储蓄、我们这些资本不能有效的利用,金融没有效益,造成我们实体经济不能回到可持续的道路。
中国电子银行网:您觉得资本账户开放进程应该缓一缓吗?
刘利刚:今天周行长讲得很清楚,资本账户在今后一段时间可以加速,但是这是一个弹性的政策,在某种时段可以继续加强资本的管制。比如现在这种状况下,日本央行在进行量化宽松,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还没有退出。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资本管制还是有一定的效益的,特别是从今年一到五月份,我们已经看到正是因为对资本管制的放松造成了大量的所谓的热钱的进入。因此,我觉得政策决策者的角度上看,他们对这个风险的意识是非常强的。如果你不进行资本账户的开放的话,我们刚才讲了,很多的资源也不能得到有效的配置,更重要的是,我们中国的居民现在的资产都是人民币资产,我们也不能分散我们资产配置的风险。如果说资本账户下一步开放之后,对整个中国居民提高资产收益率也是有好处的。
中国电子银行网:您怎么判断中国下半年的经济形势走势?
刘利刚:看最近一段时间经济增长的数据,中国的经济复苏比较疲弱,特别是上半年引领中国经济复苏是重工业。现在重工业所遇到的问题是它的库存过多,增长的力度在下降,这需要我们在货币政策上面有一定的调整,同时一些结构改革应该尽快的推出,来使中国经济重新回到一个可持续的道路。
总体来说,7.5%的增长率应该在现在的状况下还是很高的,我们不应该认为这是一个很低的增长率,虽然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增长率。
我觉得如果下半年新政府能够出台城镇化的细则,同时再进行户籍改革的话,我觉得它将对中国今年下半年经济注入很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