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工商银行行长刘珺:坚定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持续建设粤港澳“湾区通”产品生态

    来源:金融界 2025-09-18 09:39:16 湾区 金融 银行动态
         来源:金融界     2025-09-18 09:39:16

    核心提示9月15日,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刘珺在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上发表讲话,深入阐述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发展优势与潜力。

    9月15日,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刘珺在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上发表讲话,深入阐述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发展优势与潜力,并介绍工商银行支持湾区建设的实践与规划。他强调,从金融机构视角来看,服务湾区发展不仅是对接广阔市场的契机,更是对自身综合化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检视与锤炼。

    刘珺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发展展现出三大显著特质。首先,湾区金融要素高度集聚,具备强大规模效应。从历史规律来看,湾区发展常与地理大发现、科技革命及全球化进程相伴,在此过程中会聚集大量产业、技术、人力等要素资源。而金融作为资源配置中介,得以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优渥成长土壤,进而推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产生,这也使得全球顶尖金融中心、金融创新前沿多源于湾区。具体到粤港澳大湾区,当前深交所与港交所上市公司总流通市值已超 75 万亿元,合并统计后在全球交易所中位居第三;同时,湾区内金融机构布局更趋密集、多元,吸引金融资源的 “磁场效应” 愈发凸显。

    其次,湾区实现科技与金融双向赋能,勾勒出更具张力的创新曲线。在数字时代,科技创新成为生产函数的核心要素,全球一流湾区均在向创新经济发展生态演进。一方面,随着生产复杂程度与精确程度要求几何级数提升,创新对资本投入强度的阈值效应愈发显著,这就要求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时,在精度、强度与效率上达到极致,将更多资源配置到 “从 0 到 1” 的原发性、颠覆式创新中;另一方面,金融行业对技术敏感度极高,科技创新正持续深化对金融形态与金融体系的塑造。作为科技创新制高点,粤港澳大湾区在未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的金融应用,以及从 Fintech 到 DeFi 的生态演进中,拥有丰富创新机遇与广阔想象空间。

    第三,湾区是金融开放与合作的前沿阵地。湾区由港口贸易、临港制造等经济形态演变而来,天然带有外向型特征;而金融的内核是资金、资源、信用等的交汇融通,同样具备天然开放基因,二者高度适配,使得湾区成为金融开放合作的重要载体。作为我国对外开放先行者与金融开放排头兵,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可通过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框架体系建构,务实灵活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和制度协调,为实现与全球的链接融合创造更有利环境。

    除上述三点外,刘珺提到,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发展还拥有诸多独特优势。例如,它是全球唯一在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种货币、三个关税区” 条件下建设的湾区城市群,内生存在跨境金融场景需求,湾区内金融的互认互通范式,将为开展更广域全球金融业务奠定基础。再如,大湾区是联通中国内地与全球 “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的重要通道,能为金融发展创造更多机遇 —— 以 2025 年港股 IPO 情况为例,截至 9 月上旬的 60 家港股 IPO 企业中,有 53 家注册地或总部位于内地,这一数据既体现出大湾区可为中资企业出海布局提供 “跳板”,也表明其能推动全球资本对中国资产的长期配置。

    在介绍工商银行的实践时,刘珺表示,工行始终高度重视并坚定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近年来,工行创新发布大湾区一体化金融服务方案,组建大湾区一体化办公室,持续建设粤港澳 “湾区通” 产品生态;同时,紧跟科技发展趋势,不断完善以投行、资管、交易、托管等为特色的现代金融服务,切实提升湾区金融服务质效。

    责任编辑:陈爱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