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指明方向。银行业作为经济核心领域,在此政策推动下,将迎来全方位变革与新发展机遇。
推动业务模式创新,提升服务质效
《意见》强调创新服务业发展新模式,鼓励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在金融等领域广泛应用。这为银行业创新业务模式提供契机。银行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智能客服系统,实现7×24小时不间断服务,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服务效率。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银行的智能客服可以准确理解客户问题,提供精准解答与业务办理指导,减少客户等待时间。同时,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客户数据,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与偏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金融产品与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
加速数字化转型,强化数据应用
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数据支撑。《意见》提出打造开放共享的高质量科学数据集,提升跨模态复杂科学数据处理水平。银行拥有海量客户数据与交易数据,应以此为契机,加强数据治理与整合,构建统一数据平台,提高数据质量与可用性。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为风险评估、信贷决策、市场营销等提供有力支持。银行可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风险评估模型,更准确评估客户信用风险,降低不良贷款率;基于数据分析的精准营销,能提高金融产品推广成功率,增加业务收入。
优化风险管理,保障金融安全
金融安全是银行业发展的基石。《意见》要求提升安全能力水平,加快形成动态敏捷、多元协同的人工智能治理格局。银行可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强风险管理,实时监测交易数据,识别异常交易行为,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例如,通过建立智能反欺诈系统,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分析交易特征,快速识别欺诈交易,保障客户资金安全。同时,加强对人工智能应用的安全管理,防范数据泄露、算法歧视等风险,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在银行业安全可靠应用。
促进人才结构调整,培养复合型人才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将改变银行业人才需求结构。《意见》提出加强人工智能人才队伍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银行需要培养既懂金融业务又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加强对现有员工的培训与再教育,提升其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引进人工智能领域专业人才,充实银行科技团队。通过优化人才结构,为银行业人工智能应用与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推动开放合作,构建产业生态
《意见》鼓励构建多元开放创新生态,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发展。银行应加强与科技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共同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例如,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金融大模型,提升银行智能化水平;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探索新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场景。通过开放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银行业人工智能生态建设。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银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与挑战。各银行应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抓住机遇,加快人工智能应用与创新,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