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多年,金融行业一直站在数字科技的最前沿,既是先进技术场景应用的试验田,也是新技术产业价值的试炼场。”7月18日,腾讯集团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OO兼腾讯云总裁邱跃鹏在腾讯云金融数智峰会上表示。
得益于全球金融机构的数字化发展,成立十年的腾讯金融云已服务超过10000家金融客户。据邱跃鹏介绍,在国内,腾讯云已和央行、六大国有银行都建立了合作关系,服务了TOP200的银行中90%以上的客户;在保险领域,12大中资保险集团和300多家保险客户都采用了腾讯云方案;在大资管领域,覆盖了90%以上的资本市场买卖方和头部经营机构;并且服务了超1000家消费与产业金融领域的企业。在境外,腾讯云已服务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金融客户。
面向客户应用AI大模型的迫切需求,腾讯云发布面向金融行业的AI创新解决方案:系统性整合了从模型底座到智能体开发,从训推平台到业务场景插件的全链路能力,同时联合生态伙伴推出“金融智能体创造营”,加速AI应用,深度创造价值。
发布金融行业AI创新解决方案,联合伙伴深挖应用场景
对于AI大模型,各大厂商走出了不同的路径。腾讯云副总裁胡利明表示,在大模型领域,腾讯践行“AI In ALL”战略,不是发展孤立的单一AI产品,而是把AI模型和原子能力嵌入旗下社交、内容、广告、金融科技等全场景业务矩阵。一方面通过AI大模型的场景实践快速迭代解决用户在场景中的实际痛点,另一方面又通过海量数据反哺模型迭代改进。
而针对场景复杂、安全合规要求高的金融行业,腾讯云在会上发布了金融行业AI创新解决方案。据胡利明介绍,面向金融领域客户需求,腾讯金融云提供专有云TCE,大数据平台TBDS,腾讯云TI平台和智能体开发平台,以及丰富的应用能力。通过整合腾讯B端的技术能力和C端丰富生态,构建了覆盖银行、泛金融、资管、保险等核心业务场景及金融行业通用场景的智能产品和方案体系。
找准关键场景,加速AI大模型行业落地,是腾讯的优势。据邱跃鹏介绍,截至目前,已有上百家金融客户接入混元大模型,上线了AI代码助手、智能客服、保险代理人助手、信贷审核助手等众多AI应用。
例如对公贷款尽调场景,是国内银行的普遍痛点。在传统流程下,银行客户经理撰写授信尽调报告需要2-3周,甚至更久。针对这一痛点,腾讯金融云打造了“大模型信贷尽调助手”。信贷尽调助手具有覆盖尽调业务业务端到端的处理能力,能覆盖95%工作内容。目前,大模型信贷尽调助手已在华兴银行深度测试半年,将尽调报告生成周期从10天压缩至1小时,合并人工审核1个工作日内完成,整体效率整体提升了10倍。
为了探索更多金融AI应用,会上,腾讯金融云联合多家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推出“金融智能体创造营”合作计划,聚焦“信贷助手”、“智能柜面”、“理赔助手”、“智能投顾”、“智能合规”、“智能运营”等高价值的金融业务场景,打造高质量的金融AI应用。
加速大模型场景落地,打造金融数智化标杆
在助力金融机构大模型应用方面,腾讯金融云已打造了众多行业标杆案例。腾讯云TI平台助力中国银行搭建了面向全行的“分析师工作台”,已服务总行及分行共95个租户,近4000名分析师,生成了反欺诈模型、大众客户流失预警等3000多个AI模型,大幅提升了业务的质效。
微众银行也早在2015年启动AI技术研发布局,目前已构建起覆盖多元场景的AI应用体系。微众银行数字金融发展部副总经理周铭表示,2023年开始,微众银行进一步加速基于大模型的AI应用开发,通过腾讯混元大模型、弹性搜索等产品的协同赋能,打造涵盖软硬件AI关键能力的工程化体系,完成多个业界大模型的部署与应用探索,最终在营销、运营、风控及消保等核心环节实现业务高效发展。
在保险行业,腾讯乐享帮助东吴人寿、长生人寿等客户打造了智能化的企业知识库,有效管理了保险精算、金融法规等千万级知识单元,并且通过乐享的AI陪练系统,为保险经纪人提供模拟真人的一对一陪练,大幅提升了其专业性和面客能力。
实际上,除了落地场景,AI大模型幻觉、安全等问题也是金融机构关注的重点。在国金证券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李双宏看来,金融行业应用大模型需建立场景幻觉容忍度分级标准与容错机制,科学管理大模型能力边界。企业应以系统论视角统筹技术升级,强调架构合理性和协同性,通过冗余设计与渐进业务融合提升系统稳定性,避免简单替换原有系统。在安全方面,腾讯云在会上也发布了《IEEE金融风控大模型标准》,助力金融机构实现大模型的有效治理和管控。
持续战略投入融合创新,由点及面实现行业覆盖
金融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持续夯实金融数字底座仍是重中之重。
面向融合创新,腾讯持续研发投入,不断升级专有云TCE、专有云PaaS平台TCS、数据库TDSQL、大数据平台TBDS、人工智能开发平台TI和操作系统TencentOS等基础软件6T的能力。据邱跃鹏透露,目前腾讯云TDSQL已经支撑了超100家金融机构核心系统,并且实现四大行主力数据库的全覆盖。
比如,富邦华一银行借助TDSQL完成了分布式架构改造,性能提升50%以上,业务连续性保障得到了提高,也大幅降低了运维成本。同时,瑞众保险也依托TDSQL 完成团险核心的国产数据库改造,其核心对象兼容率达 99.4%,SQL 兼容率超 99%,6 个月完成切换,性能提升 50%,大幅降低运维成本。
如今,融合创新已步入了全面铺开的关键阶段。为了帮助金融机构加快自主创新步伐,腾讯云发布了升级版《腾讯云商业银行核心系统分布式转型白皮书》、《腾讯云保险核心系统转型白皮书》, 结合自身多年来助力头部机构融合创新发展实践,为更多机构融合创新发展提供指引。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