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费率调整浪潮。自2025年7月以来,包括中银理财、建信理财、招银理财等在内的10余家理财公司密集发布费率调整公告,管理费降幅最高达0.25个百分点。
国有大行理财公司率先拉开降费帷幕。建信理财将"睿福"稳健FOF系列产品管理费降至0.05%以下,其中嘉鑫(稳利)固收类产品管理费率触及0.01%低位;中银理财则把"稳富固收增强优选配置360天持有期"产品的固定管理费从0.25%直降至0.05%。相较于国有大行的稳健调整,股份行理财公司展现出更大力度,民生银行发行的"富竹固收优选封闭合享6号"将固定管理费从0.5%骤降至0.05%,降幅高达0.45个百分点。
城商行理财公司的区域性竞争策略更为激进。杭银理财、南银理财等机构通过阶梯式降费吸引属地客户,部分现金管理类产品综合费率已跌破0.05%。这种分层竞争态势直接反映在市场份额变化上,第三方监测数据显示,实施显著降费的理财公司近三个月规模增速普遍超过行业均值2-3个百分点。
费率调整背后的双重驱动因素日渐清晰。资金市场利率持续低位运行,使得传统固收类产品的收益空间收窄,倒逼理财公司通过压缩管理成本维持产品竞争力。同时净值化转型带来的规模效应开始显现,目前存续的净值型理财产品规模已突破30万亿元,规模扩张有效摊薄了单位产品的运营成本。
招银理财推出的混合类产品"招智睿远平衡(安盈优选)68期",标志着理财行业进入浮动费率实践阶段。该产品设置0.25%的固定管理费,远低于同系列0.4%-0.6%的常规水平,同时引入三档或有管理费机制:当年化收益率低于1.5%时免收浮动费,收益率在1.5%-4%区间收取0.15%,超过4%部分最高收取0.25%。这种"低固定+阶梯浮动"模式,使产品综合管理费较传统产品下降30%-60%。
传统固收优势领域的研究深度持续加强。中银理财建立信用债"五维评估模型",对发行主体实施动态跟踪;建信理财搭建利率债交易策略库,涵盖骑乘策略、利差交易等12种战术工具。这些举措使固收类产品收益稳定性提升,2025年上半年国有大行理财公司固收产品平均回撤控制在0.3%以内,优于行业0.5%的平均水平。
责任编辑:王煊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