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哪吒之魔童闹海》在电影圈杀出重围,以破百亿的成绩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榜新的冠军。中国动画电影近10年不断尝试、创新、突破,发展迅速,打破国人对“动画即低龄”的偏见,逐步转型为老少咸宜,在市场中从边缘晋升为主流。本文浅谈10年中国动画电影探索发展的经验给商业银行运营带来的一些启发。
明确定位,精准触达用户
中国动画电影尝试通过内容分层受众来实现对观影客群的全年龄段覆盖。《大护法》是中国首部自主分级(PG-13)的动画电影,明确其成人向定位;《白蛇2:青蛇劫起》探讨女性成长话题,吸引青年女性群体;《深海》聚焦抑郁症主题,明确其心理成熟向定位。
商业银行可通过捕捉用户需求,在产品设计上响应并丰富、迭代产品来覆盖不同类型的用户,如建设银行为有养老需求的用户推出理财、存款、基金、保险等多类专属养老产品;工商银行为有年终理财需求的用户推出覆盖现金管理、投资等场景的“新年‘薪’愿”系列产品等。如何更快速捕捉用户需求、如何更高效推出相应产品、如何更精准触达需求用户是商业银行不断努力的方向。商业银行除整合线上线下用户信息资源,通过储蓄、信用卡、贷款等内部业务数据分析用户行为,还可以结合地理位置、社交媒体信息、时事热点等快速洞察用户新需求,针对不同需求高效推出相应产品甚至配套服务,如锁定刚入社会但有强烈理财需求的年轻白领群体推出定制化理财产品,并配套专属理财经理等。同时,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自营阵地或外部媒体等渠道有目的性的对用户进行不同形式的广告投放,如图文、短视频、直播等;或通过用户经理利用电话、企业微信、云工作室等直接联系用户,有效吸引需求用户,实现精准营销。
内容重塑,赋予产品意义
中国动画电影为故事赋予符合当下的审美、情感等,吸引更多人对中国动画进行关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成人向叙事重塑了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并标志着中国动画电影的崛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用“我命由我不由天”为中国传统神话故事注入现代价值观,引发共鸣;《长安三万里》以唐诗贯穿影片展现历史画卷,寓教于乐。
金融产品可以通过被赋予非金融价值来获得更多用户青睐,多家商业银行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产品赋予产品新意义,如建设银行联合故宫博物院、央视网推出故宫瑞兽系列产品;民生银行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出主题信用卡等。在推动金融产品从单一功能满足到情感共鸣的探索道路上,商业银行可以继续深耕产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方式,如将不同地区的特色本土文化融入产品,区域化销售,打造地区差异化经营。除了中国传统文化,商业银行也可以尝试为金融产品融入其他意义,如在产品描述中加入生活化的举例,让文字更具亲和力,提供情绪价值,降低用户理解产品的门槛,提高用户从理解产品到加入产品的概率;或者结合企业文化发行企业大事件纪念产品,配套企业文化视频、故事册等,让用户有渠道更直观的了解企业面貌,提升品牌温度,增强用户黏性等。
技术升级,优化用户体验
中国动画电影通过技术创新使影片效果越来越深入人心,给观众带来良好的观影体验。《白蛇:缘起》真人表演结合动态捕捉技术,放大了动画人物的真实感;《深海》的粒子水墨技术将中国传统水墨艺术与现代三维动画技术相结合,创造既写意又写实的视觉效果;《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动态水墨渲染引擎将传统水墨的笔触、晕染效果融入3D动画,提升中式视觉美感。
优化用户体验可以通过技术赋能,商业银行可自主研发或接入前沿科技如DeepSeek以提供更智能的服务,如建设银行手机银行通过创新技术、引入新功能不断迭代版本提升线上服务能力,不断满足用户对金融服务的新需求。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安全、更适配的体验服务可以更好的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利于推动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如提供更智能的问答机制,在用户遇到问题时能及时、准确获取解决方案,降低用户寻求人工客服帮助的频次,提高用户解决问题的效率;提供更安全的交易环境,一方面加强对用户信息的保护,一方面更准确的对用户异常交易进行监测,一方面更及时的对用户进行风险示警,降低用户被诈骗的概率,提升用户的信任感;深度挖掘用户需求的全链路判断点,丰富行为埋点,建立更准确的用户画像,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用户的使用感等。
心智培养,引导用户行为。
中国动画《熊出没》通过瞄准春节档上映系列电影让其在电影市场有一席之地,主要是通过合家欢的定位逐步培养了观众的新年观影仪式感,让电影成为家庭记忆的一种载体,从而使观影人在春节时会主动进入影院观影。
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营销活动配套交互游戏引导用户行为,如建设银行在“建行生活”平台推出交互类场景游戏“小龙马云游记”,通过不同的玩法设计与产品联动,提升用户的参与度和活跃度,培养用户心智。多维度内容布局利于对用户心智的培养,商业银行设计活动时可以结合文化、地域、特定时间点、热点等元素,如生肖、星座、节气、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多种主题方案,建立活动库,再有计划的开展活动。活动开展时建议线上线下联动,并配套任务和奖励,刺激用户参与活动。线上可通过交互游戏进行活动打卡、分享、拍照、触发奖励等互动;线下可通过网点发行不同门槛的免费主题周边,根据线上打卡次数、分享人数、购买金额等动作对应获得。多维布局,强化用户的参与感、仪式感,让用户能对活动保持新鲜感、产生期待感,激发用户收集、分享等行为,引导用户自主消费。
场景互联,构建生态矩阵
2015年光线传媒成立公司理念为“为中国动画崛起而奋斗”的彩条屋,同年与可可豆动画达成战略合作,后可可豆动画成为彩条屋旗下公司。光线传媒通过联合优秀团队,推动高质量作品的诞生,形成品牌矩阵,构建动画产业生态。
强强联合利于推动产业生态圈的做大做强,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联合品牌非金融场景构建产业生态矩阵,目前多有布局“金融+非金融”的生态领域,主要聚焦外卖、观影等生活消费领域,如招商银行的“掌上生活”、交通银行的“买单吧”、建设银行的“建行生活”等。避免同质是商业银行发展“金融+非金融” 生态矩阵的一个方向,除生活消费领域,还可以加强与教育、母婴、医疗、公益、文娱、直播等领域的合作。商业银行应提高敏锐度,紧跟社会动态,及时发现并丰富服务场景,将自有平台直接对接第三方非金融平台或将第三方非金融平台嵌入自有平台或并行,加强金融场景与非金融场景的交互联动,增加非金融场景用户在金融场景的停留时间,加深非金融场景用户对金融场景产品的印象,再通过任务、问答、游戏等交互工具吸引用户去主动了解金融产品,提高非金融场景用户购买金融场景产品的概率,逐步将非金融场景用户培养成金融场景用户,最终实现“金融+非金融”产业生态圈的构建。
(文章系作者投稿,文中内容不代表中国电子银行网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王煊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