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张然:多模态智能交互技术在数字化银行中的应用研究

    张然 王磊 高翔一 孔华杰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24-07-25 15:52:29 数字化银行 金融科技 张然
    张然 王磊 高翔一 孔华杰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24-07-25 15:52:29

    核心提示多模态智能交互技术不仅为银行业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而且也将为银行的长远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可能性。

    多模态智能交互技术是一项集成多种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技术,它通过整合计算机视觉(CV)、语音识别(ASR)、声音克隆(VC)和自然语言处理(NLP)等技术,使人们能够通过声音、肢体语言、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途径与计算机系统进行互动,从而为用户提供一种更加自然和人性化、沉浸式的交互体验。

    在金融服务领域,特别是银行业务中,多模态智能交互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银行业务的线上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传统的单一交互方式已无法满足用户的服务体验需求,而多模态交互技术以其丰富性和灵活性,在有效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能够提高银行操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为用户和银行带来诸多益处。

    一、多模态智能交互技术概述

    多模态智能交互技术利用人工智能的多个分支技术,实现一种高度互动和自然的用户体验。

    1.计算机视觉(CV)

    CV技术使得机器能够“看”和“理解”图像和视频。在金融服务领域,CV可以用于身份验证、文件识别和用户行为分析等,还能通过眼动追踪技术优化界面设计,提高用户交互的直观性。

    2.语音识别(ASR)

    ASR技术能够将用户的语音指令转换成文本,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语音进行交易或查询。ASR技术的进步使得交互变得更加快速且符合人类的自然沟通习惯。

    3.声音克隆(VC)

    VC技术可以生成与真人相似的声音,用于创建数字助理或虚拟用户服务代表,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4.自然语言处理(NLP)

    NLP技术使得计算机能够理解和响应人类的自然语言。在金融服务中,NLP技术可用于理解用户查询语言、提供用户支持和生成自然语言的报告。

    5.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

    AR和VR技术创造了沉浸式环境,让用户以全新的方式体验金融服务。用户可以通过虚拟环境进行探索、执行交易,甚至体验复杂的金融产品。

    6.混合现实(MR)

    MR技术是AR和VR技术的结合,它将实体世界和虚拟元素融合在一起,提供一种更加深入的交互体验。在金融领域,MR可以用于数据可视化和模拟复杂的金融情景。

    7.手势识别

    手势识别技术使用户能够通过简单的手势控制金融应用程序,并与其进行交互,为没有触摸屏或键盘的设备提供了一种自然的输入方式。

    8.表情识别

    通过分析用户的面部表情,表情识别技术可以理解用户的情绪和反应,使得服务能够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响应。

    9.动作捕捉

    动作捕捉技术常用于虚拟现实环境,可以识别和解释用户的身体动作,为用户提供与虚拟环境交互的能力。

    10.触觉反馈

    触觉反馈技术是指人们通过施加力、振动或触摸接收触觉信息,通过触觉模拟与虚拟系统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以获得触摸真实物体的感觉。例如,在进行交易时,用户可以通过触觉反馈进行交易确认,从而提升用户交互的直观性和满足感。

    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不仅能够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访问性和便利性,而且还能够提升交互的安全性和效率。通过对这些技术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处理,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降低运营成本。

    二、多模态智能交互技术在数字化银行的应用场景

    多模态智能交互技术可为银行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便捷性和互动性,同时也为银行业务带来转型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客户服务助理

    数字化银行通过使用基于NLP技术的聊天机器人和语音助手,可以为用户提供7×24小时服务,这些智能助理能够理解和回应用户的自然语言查询,提供账户信息、交易执行、财务咨询等服务。同时,智能助理能够持续学习,根据与用户的互动不断优化回答内容,提高服务质量。

    2.虚拟银行

    数字化银行正在通过VR和AR技术创建虚拟银行,使用户戴上头戴设备,就像走进实体银行一样进行各种操作。AR应用还能通过用户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提供银行服务信息,如利率变动提醒、产品演示等。

    3.自助服务终端

    通过集成了计算机视觉和触摸屏技术的自助服务终端,用户可以更直观和快速地完成存取款、转账和支付等常规操作。此外,这些终端可以加载身份识别技术,以确保交易安全。

    4.个性化金融建议

    多模态智能交互技术可以分析用户的语音和文字输入内容,配合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财务建议和投资策略,使银行可以在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为其提供定制化服务。

    5.交互式数据分析

    在数据密集型的银行业务中,数字化银行可以利用MR技术为用户和银行管理层提供交互式的数据可视化展示。用户可以通过手势和视线对复杂的数据集进行导航,直观地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或投资组合的表现。

    6.安全性增强

    在安全性方面,多模态智能交互技术可以结合声纹识别、面部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为用户提供多重身份验证,提升账户安全水平。

    7.可穿戴设备集成

    数字化银行正在将银行服务与可穿戴设备结合起来,如智能手表和健康追踪器。这些设备可以通过震动或视觉提示为用户提供即时的账户更新、交易通知和警报提醒等。

    8.教育和培训

    数字化银行可利用多模态技术对员工和用户进行培训,通过模拟环境和游戏化学习,用户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学习金融概念等知识。

    9.无障碍服务

    多模态智能交互技术对于提升银行服务的无障碍性至关重要。例如,视力受限的用户可以通过语音交互完成交易,而听力受限的用户则可以通过图像和文字交互进行操作。这种技术的普及使得银行服务变得更加友好和便利。

    多模态智能交互技术为数字化银行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助力银行提高服务的安全性,并推动服务创新,使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三、数字化银行应用多模态智能交互技术的难点与挑战

    多模态智能交互技术作为一种集成了语音、文本、图像等多种交互方式的先进技术,在数字化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应用中也面临诸多难点与挑战。

    1.技术整合与兼容性

    多模态智能交互技术需要将ASR、图像处理、NLP等多种技术融合在一起,这种跨领域的技术整合不仅技术复杂,而且要求高度的精准性和实时响应能力。大部分银行现有IT系统已运行多年,与新兴的多模态交互技术进行融合时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如何在不影响现有IT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上实现技术升级和功能扩展,是银行面临的一个难题。

    2.用户体验与接受度

    虽然多模态交互方式更加自然和直观,但对于一些用户来说,适应新的交互方式尚需要时间,尤其是对于不太熟悉现代科技的老年用户。要确保多模态交互界面既直观又易用,就需要银行相关技术人员深入理解用户行为和需求,同时考虑到各种交互方式的协同效应。

    3.安全性与隐私保护

    多模态交互意味着需要收集和处理大量用户数据,包括可能涉及隐私的语音和图像信息,如何确保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或被恶意利用是银行面临的一大挑战。同时,随着交互方式的不断多样化,银行识别和防范欺诈行为的工作也变得更加复杂。

    4.成本控制与投资回报

    银行研发和部署多模态智能交互系统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这对于一些中小型银行而言是一个较大的负担,而多模态交互技术的投资回报并不能立即显现,因此,银行需要基于长远的战略规划,权衡投入与潜在收益。

    5.法律合规与伦理问题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关于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法律法规各有不同,银行需要确保技术应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此外,使用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如面部图像、声音等)可能涉及伦理问题,银行需要考虑如何在尊重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合理使用这些信息。

    总之,银行需要从用户体验、成本控制以及法律合规等多方面周密考虑和规划,以确保多模态智能交互技术能够有效助力银行业务的发展以及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四、未来展望

    多模态智能交互技术不仅为银行业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而且也将为银行的长远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可能性。

    1.用户体验的持续提升

    未来的数字化银行将通过利用多模态智能交互技术提供更加流畅和无缝对接的用户体验。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文本聊天提出查询请求,然后无缝切换到语音通话,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借助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银行能够更准确地了解每位用户的独特需求和偏好,为其提供高度定制化的服务,这种个性化体验将极大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2.安全性的不断增强

    多模态智能交互技术将使得安全验证更加复杂和严密。银行通过结合生物特征识别、行为分析等多因素认证手段,将极大提高服务的安全性。同时,多模态交互智能系统能够实时监控交易模式和用户行为,以便及时识别和响应潜在的欺诈行为或异常活动。

    3.操作效率与自动化水平的提升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银行将能够自动化处理更多类型的查询和交易业务,大幅提高操作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多模态智能交互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前端用户体验,也将优化银行的后台运营。例如,通过MLP技术,可以自动化处理大量文档,极大地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和准确性。

    4.创新服务的发展

    结合AR、VR等技术,银行能够提供更加沉浸式和具有互动性的金融服务,如模拟投资环境、虚拟用户服务代表等。通过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银行将开发出更加智能的金融顾问和投资分析工具,帮助用户作出更明智的财务决策。

    5.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多模态智能交互技术有助于银行更好地服务于远程地区和具有不同能力的用户群体,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综上,多模态智能交互技术将极大地影响数字化银行的未来发展,助力银行在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银行需要不断适应技术变革,克服困难、直面挑战,确保实现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

    责任编辑:王煊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