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市场下沉,如何强化中小银行的品牌张力?

    孙中华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23-12-19 09:23:34 中小银行 品牌 孙中华
    孙中华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23-12-19 09:23:34

    核心提示通过强化自身品牌张力,从而提升客户的品牌认知、美誉度,进而形成品牌溢价,抢占先机是中小银行最朴素的诉求。

    在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通过强化自身品牌张力,从而提升客户的品牌认知、美誉度,进而形成品牌溢价,抢占先机是中小银行最朴素的诉求。

    然而,不同于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深厚积淀,中小银行因为成立时间短、区域性强、总部、分支机构发展不同步等原因,难以在品牌上形成合力,照搬大行的品牌运维思路不仅行不通,有时还会作茧自缚、自相矛盾,对整体品牌造成负面影响。

    在市场无限下沉的当下,中小银行如何快速打开思路,提升品牌张力呢?笔者认为,中小银行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让品牌随时代“焕然一新”。

    一、品牌思路:市场第一,产品第二,品牌最后

    品牌的形成是一个市场检验的过程。通俗点讲,品牌是日积月累在市场、消费者中产生的产品、服务想象。中小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产品、服务是根本,品牌只是这种具象化符号的联想、延展。

    (一)先有市场,才有孕育品牌的土壤

    银行为给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二者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其中,产品就是联系双方的纽带。产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后形成体系、有了特色,这才有了形成品牌的可能。如果没有客户和为客户提供的金融服务全过程,银行也仅仅是个名字,而称不上品牌。

    因此,品牌运维的思路首先要尊重市场,完善产品,最后才是品牌规划与推广。

    (二)品牌是市场认可的产物

    品牌形成必然是一个市场逐渐认可的过程,绝不是中小银行自说自话、自我陶醉、心血来潮、头脑风暴的产物。

    有了市场认可,顺势而为,就会事半功倍。缺少市场认可,盲目上马、强行推广、牵强附会,都会事半功倍,甚至一无所成。

    还记得X大冰泉,一上市就定位高端,通过高成本的广告投放拉动销售。以为高定价就是高端品牌,殊不知,缺少市场认可的所谓高端,仅仅是一厢情愿的空中楼阁罢了。这种生硬的捏造品牌,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后果。

    同样,服务好市场、客户,形成自身的特色产品服务体系,中小银行的品牌才会自然生成翅膀,并逐渐羽翼丰满,完全没有必要绕开产品而空谈品牌。

    (三)品牌仅仅是个品牌

    国内外部分品牌塑造者喜欢故弄玄虚,似乎冠以品牌以后,就可以超出现有行业、区域、市场,立刻高大上起来。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

    品牌者,有广泛影响力的招牌者也。无非就是个叫得响的名号,仅此而已。换位思考,品牌是方便客户将自身与同业、同类产品区分开来,而不是改头换面、鸟枪换炮,翻脸不认人。

    而且,作为深耕一隅的中小银行,品牌定位、品牌策略、品牌推广,还要融入当地人文环境、风土民情,这样才有广泛的生命力和持续性。

    二、品牌规划:避繁就简,油然而生

    品牌体系与品牌定位,多见于集团化经营中,概其原因,一种是在集团兼并、收购过程中有不同历史的品牌产生定位重叠,基于集团高度做了人为的区分和再定位。再一种是在已有领域形成的市场优势,甚至垄断后,为了赢取更大市场份额,向上、向下延伸而推出相应定位的品牌,以免因为售价、品质、定位不同侵蚀主品牌。

    而对于中小银行而言,深耕区域有限、市场规模相对有限、产品门类相对有限、自身服务能力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就完全没有必要构建太过繁琐、复杂的品牌体系。甚至,子品牌设立都要慎重,做好自身品牌以不变应万变就足够了。

    对于中小银行内部而言,分为对公、零售、同业等条线,而对于客户而言,所有这些只是一个名字。

    (一)做深、做细、做透主品牌

    主品牌无非就是中小银行自身招牌,强化主品牌,增强市场、客户的认知与美誉度就足够了。对于客户而言,只要认可你这家中小银行,他其实没有精力和耐心去熟悉、认知中小银行所谓的各种细分品牌。

    如何将主品牌做深、做细、做透呢?

    1.品牌基调:陪伴与成长,共赢与共担

    强化陪伴,融入客户全生命周期并与之携手发展,让中小银行成为客户成长的伙伴。凡是客户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金融问题,提供一站式、多维度、多条线服务即可。

    2.品牌设计:温暖、贴心、接地气

    无论是品牌logo、slogan设计,还是品牌色彩、形象、代言人,还是各类营销活动,只要坚守来自市场、回馈市场的底线思维,与客户平等对话就可以了。

    真诚是品牌最优秀的品质,要坚决抵制那些玄之又玄、天花乱坠,看似高大上实则与人千里之外的品牌设计。

    3.传承与迭代:兼顾新老客户

    很多消费类品牌往往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只做经典款容易被诟病不思进取,过度创新又容易被诟病忘本。最近,某运动品牌推出1990系列,以及某奢侈品一线品牌舍弃格子推出4Dlogo系列时,都遭遇了品牌滑铁卢。

    回归中小银行,如何做好品牌的传承又兼顾对新客户、潜在客户呢?

    简单来说就是,新瓶装老酒。对于不同年龄、行业、财富级别、规模(指对公)的客户,产品、服务内涵不变的情况下,新人善用新平台媒介、老客户善用习惯的媒介,投其所好、灵活应对就好。对于银行人而言,无非就是与时俱进,学用、善用、掌握新的社交、宣传平台。比如,对于年长客户,可以通过厅堂活动进行品牌露出、品牌推广、营销活动,对于年轻客户、潜在客户,就可以通过微信群、朋友圈、小红书,插花、手办、网游、剧本杀等形式开展。

    (二)主品牌与子品牌

    中小银行的品牌要聚焦,形成合力,品牌资产才会持续提升。强化且只推广主品牌,子品牌则是不主动、不强求、不回避,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决不可为了打造品牌而打造、拔苗助长。

    中小银行应该将主品牌持续品牌化,而对于子品牌,特别是条线、部门、分支机构子的子品牌,要以产品、服务所替代,即子品牌产品化。将品牌理念,具化到产品中,就足够了。

    三、品牌推广:社交推广

    过去三年,各类直播的兴起,加速了传统媒体的下行,原有广而告之型的宣传推广早已经失去了市场。面对新型的社交媒介为主战场的媒体业态,不仅仅是减少传统媒体投放,更主要的是持续减少喊口号式广告,改变推广思路。

    (一)化整为零,广告费变社交红包

    传统广告模式是投入巨额广告费换取市场份额,然后产品价格叠加广告费分摊出售给消费者。

    新业态下,直接将费用投入让利、发送福利给客户,赢得客户更加实际。要紧跟流量,跟上聚焦网红打卡地、知名景点等,通过线上线下业务植入合作做好品牌露出;通过客户群组、员工朋友圈发放相关福利、红包黏住目标客户;通过运动类、种草类等社交平台,持续以优惠福利发放做好品牌露出等等。

    (二)最好的媒介是中小银行自身

    厅堂和员工社交圈子是中小银行最为直接的宣传推广媒介。通过打造行庆主题感恩季,配合商家618、双11、春节等形式,将客户聚拢到厅堂,聚集在员工周围。进而再通过客户细分针对不同客群推出专属活动、产品、服务,为客户持续提供金融服务以外的增值服务。

    (三)自有平台生态建设

    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网上银行等,通过引导客户实名制,丰富线上产品、服务、营销活动等,搭建Nvs1多维度客户服务生态系统,定期组织抽奖等福利活动,增强互动。

    四、中小银行品牌运维中的一些问题

    中小银行很多都是现有分支机构,后设立的总行,总行对于分支机构的引导、支撑远不如国有、股份制银行。对于中小银行总分支间的这种独特存在,也应该充分做好分工、协同工作。

    (一)总行重协同

    总行内部,一定要将问题消化在方案下发前。总行部门间对于品牌推广的认知、决策差异,一定要形成一致意见后才能进行品牌规划、品牌设计。

    (二)分行创特色

    分行要在总行主品牌引领下,努力结合所在城市、区域特色,赋予品牌不同的城市底色,为主品牌增添本土化内容,丰富主品牌内涵。

    (三)支行只执行

    支行层面,没有任何的回旋余地,对于总行、分行制定的品牌打法,只需要不折不扣、原原本本的落地即可。

    中小银行品牌化是向精品银行、优秀银行进阶的必经之路。推行合理、适宜的品牌方案,让中小银行形成自身的品牌特色,将会助力中小银行的市场竞争,为中小银行市场下沉、短兵相接,提供软实力和无限可能。

    文章系个人投稿,文中内容不代表中国电子银行网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王超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