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家银行陆续发布2021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普惠金融作为银行业服务社会、践行责任担当的重要业务,已经成为推动各家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方向。
从刚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可以看到,去年,银行机构继续加大普惠金融业务的拓展力度和服务范围,提高了对小微企业的服务质效,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持续增长。在数字化技术的赋能下,普惠金融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数字普惠正在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关键领域。
助企纾困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持续增长
“考虑到中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56789’的经济拉动作用,加大对小微企业的帮扶既事关经济稳增长的效果,更关系到就业等社会民生。”中国银行研究院主管级高级研究员李佩珈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在2021年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各家银行都将普惠小微作为重要的战略方向,在落实政策、破解难题、创新特色等方面积极探索,全力推动小微金融增量扩面、提档升级。
工商银行在2021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中提到,该行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与供应链金融,普惠贷款余额近1.1万亿元,增速达52.5%,向160多万户小微企业主动授信1.3万亿元,贷款客户数增加20.4万户,均实现了近年来最好的增长。
农业银行更加注重把金融资源配置到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农行持续拓宽金融服务覆盖面,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倾力打造“多快好省”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为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增添金融动力。
截至2021年末,农业银行金融服务超过500万户小微企业,贷款客户数达191.55万户。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2万亿元,增速达38.8%,连续3年超过30%,为小微企业发展增添金融引擎。
“2021年,中国银行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达53.15%,居四大行前列。该行全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3.96%,真正实现向小微企业让利。”中国银行副行长王纬在2021年该行业绩发布会上提到,去年,中国银行创立了普惠金融专门品牌“惠如愿”,持续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结合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特点,中国银行在“惠如愿”普惠金融品牌下推出“随时惠”服务方案,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自2021年4月推出以来,“随时惠”服务方案已为企业核定授信额度超过500亿元,累计发放贷款近600亿元。
社会责任报告显示,中国银行全方位提升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效能,截至2021年末,“两增两控”口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815亿元,本年增速53.15%;贷款客户数62万户,普惠客户增速29.51%。
加强数字普惠建设 金融服务半径不断延伸
在金融科技的深度应用下,普惠金融正在加速推进。日前,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数字普惠金融已经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大势所趋。
“加快数字普惠建设,持续完善专属的产品线,打造‘用工贷’‘跨境贷’等特色产品,不断提升小微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与适配性。”在工商银行召开的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工行副行长徐守本介绍说。
农业银行的社会责任报告显示,2021年,该行统筹发挥数字化转型和机构网点遍布全国的优势,数字服务渠道更加完善。农行将打造的“普惠e站”输出至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各类数字政务商务平台,填补线下服务空白地带,进一步提高了数字普惠金融覆盖率。
建设银行则不断创新数字普惠模式,聚焦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涉农客户、供应链上下游客户的数据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持续丰富数字化线上化服务供给。
2021年,中国银行积极运用科技赋能打造数字普惠。王纬表示,“中行把2021年定位为‘线上产品突破年’,线上业务余额突破千亿元,在整体普惠业务中新增占比提升至34%。”
《金融时报》记者从中国银行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中了解到,该行以数字普惠为导向,加快创新普惠金融模式。以数字连接为技术支点,以网络平台为服务媒介,以场景嵌入为用户触点,利用微信小程序、H5营销工具等嵌入第三方平台,对接不同外部场景、数据,拓展普惠金融线上服务场景和渠道,延伸普惠金融服务触角。
“通过数字化手段来发展普惠金融,是已被证明的可行方式。”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银行利用数字化手段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小微企业,方便小微企业通过线上渠道获得金融服务,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效率,采用随借随还的方式降低小微企业的信贷资金成本。”
减费让利 让广大市场主体减负前行
“让利于企是银行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共克时艰的主动作为。”李佩珈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银行业减费让利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工作部署,也是落实普惠金融的重要抓手。日前,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让广大市场主体切身感受到综合融资成本实实在在下降。
作为国有大行,工商银行坚决落实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政策,助力经济稳定恢复、市场主体稳健发展。
2021年,工行不断降低贷款利率。据悉,该行新发放公司贷款平均利率和新发放普惠贷款利率在上年下降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别下降15个基点和18个基点。面对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工行主动免除或下调服务收费。同时,该行继续为符合条件的客户办理贷款延本延息,帮助其减轻财务负担。
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江苏银行提到,去年,该行加大减费让利力度,持续推动普惠小微贷款利率稳中有降,加快将政策红利向小微企业传导。江苏银行大力贯彻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优惠政策,涵盖账户服务、转账汇划、电子银行服务等多项减免,减轻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负担。
李佩珈认为,未来需要更多依靠科技手段,帮助银行实现经营成本的降低,从而构建可持续的让利于企长效机制。
“对于服务民生、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提供税收减免和资金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做好减费让利。”江苏苏宁银行金融科技高级研究员孙扬表示。
责任编辑:陈爱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