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腾讯控股(0700.HK)披露2020年中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腾讯总收入为人民币2229.48亿元(314.92亿美元),同比28%。期内盈利为人民币592.04亿元(83.63亿美元),同比增长29%。
其中,今年第二季度,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298.62亿元,同比增长约30%,占总收入的26%,仅次于增值服务收入650.02亿元,远超网络广告收入185.52亿元。
根据腾讯财报,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的收入增长,主要反映因日均交易量和单笔交易金额增加带动商业支付收入的增长,理财平台收入的增长,以及因公有云消耗量增多(尤其是互联网服务及民生服务行业)带动云服务收入增长。
与之同时,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第二季的收入成本同比增长22%至212.22亿元。该项增长主要反映因支付活动增加导致交易成本上升,以及因云业务规模扩大使得服务器与频宽成本增加。
腾讯称,商业支付及理财平台业务在用户及业务规模上均有所增长,推动金融科技收入同比及环比上升。由于线下商户(特别是中小企业)加快接入支付服务及商户管理工具,以便通过手机触达客户并完成交易,实现数字化升级。在本季,商户对支付解决方案的需求上升,尤其是在零售及餐饮等行业。因此,商业支付的日均交易量及单笔交易金额同比均有所增长。理财平台业务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用户认同理财平台之便利性,资产保有量及活跃客户量同比均有所增长。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自年初以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席卷全球,影响民众的日常工作及生活规律。值此充满挑战之际,利用自身的平台和技术帮助用户通过在线工具适应新常态,支持企业的数字化升级,广泛助力经济复苏。
近期,国内头部金融科技公司前后宣布启动上市计划,腾讯金融科技在其中站位如何。
7月20日,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集团宣布,启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和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寻求同步发行上市的计划。
8月10日,有消息称,平安集团旗下陆金所已经在美提交了上市申请,陆金所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对市场传闻没有评论。此前,京东数科拟赴科创板上市,并已与四家券商签署了辅导协议。
腾讯金融科技业务较为低调,一直未传出上市融资计划。根据中信证券研报,对标蚂蚁集团与腾讯金融科技,腾讯金融科技业务在用户和交易体量占优,在产品和数据积累上欠缺。预计随着微信交易生态体系的逐步完善,腾讯金融科技的发展潜力有望逐步被挖掘,从估值上看,腾讯金融科技业务应该与蚂蚁金服处于同一水平。
从用户规模对比上看,根据益普索2019年三季度数据,腾讯旗下财付通、蚂蚁旗下支付宝分别达到10.0亿、7.8亿用户规模,总体用户渗透率分别为92.4%、72.1%,微信支付用户规模更大;从市场规模对比上看,腾讯、蚂蚁分别切分46%、43%的交易金额份额,腾讯金融在个人类交易、线下消费类交易中份额领先。
国信证券此前表示,疫情冲击下,金融科技业务的利润率仍能保持稳定,分析主要原因,理财平台及贷款等利润率较高的业务保持增长;疫情期间,公司有效控制了市场推广及补贴开支;支付业务中,毛利率较低的线下支付收入有所降低,而毛利率较高的线上支付,如京东、美团、拼多多等腾讯系公司收入增速跑赢线下。在4月的最后一周,支付业务的日均商业交易额已恢复至 2019 年底的水平。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