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用户支付安全诉求提升 英国数字银行Revolut推出一次性虚拟信用卡

    椰子啤 来源:金卡生活 2020-04-07 11:31:49 银行 支付安全 金融安全
    椰子啤     来源:金卡生活     2020-04-07 11:31:49

    核心提示近期英国数字银行Revolut推出一次性虚拟信用卡,卡号用完自动销毁。

    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向好,各地复工复产节奏加快,人们压抑许久的消费需求被再次激起,而说到提振消费就不得不提信用卡,信用卡大家不陌生,那么你听过一次性虚拟信用卡吗?

    据it之家消息,近期英国数字银行Revolut推出一次性虚拟信用卡,卡号用完自动销毁。

    信用卡➡️虚拟信用卡➡️一次性虚拟信用卡,信用卡一次次华丽变身的背后,到底释放了哪些信号?

    一次性虚拟信用卡:自动销毁

    3月下旬,Revolut宣布,在3月24日正式进军美国市场,推出金融服务App与金融卡,美国用户在几分钟内即可在Revolut App开设帐户,Revolut已经推出更多功能(图1)。

    图1 Revolut针对美国市场推出的功能

    640.webp

    信息来源 | Revolut官网  制图 | 椰子啤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一次性虚拟(信用)卡。Revolut表示,客户每一次消费后,用过的卡号就会自动销毁并立即翻新,用户网购时,不用担心盗刷风险。同时,为了安全性考量,App服务功能可以手动调整,用户直接在App上,就能启用或关闭如刷卡付款、非接触式付款、ATM提款等服务。

    一次性虚拟信用卡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客户对于支付安全的需求,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在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当下,消费者对于刷卡安全、支付安全的诉求越拉越多。无独有偶,据《证券时报》报道,2020年3月上旬,渣打银行在虚拟银行业务中推出无号码信用卡,中国香港成为亚洲第一个被推出无号码信用卡的地区。同样,这种无号码信用卡的实体卡上没有印上卡号、有效期和安全验证码(CVV),有效降低了个人资料被盗取的风险。

    国内虚拟信用卡: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渣打银行推出的无号码信用卡从实物的角度做到支付安全,而Revolut则是做到了彻头彻尾的“虚无”,它推出的一次性虚拟信用卡是建立于虚拟信用卡之上。虚拟信用卡本身即是对传统信用卡业务的一次大飞越,但其本质上仍要依附于实体卡,以可变的16位帐号用于网间交易,以免让实体信用卡信息在网间泄露。

    曾几何时,国内也一度兴起过虚拟信用卡。据《新闻晨报》报道,2014年3月12日,支付宝官方表示,国内首张网络信用卡率先在支付宝钱包内亮相,首批发行100万张,可用于所有在线消费。几乎在同一时间,腾讯也表示,与中信银行、众安保险联合推出首张微信信用卡,首批将发放100万张。

    上述虚拟信用卡,在审核、发放等方面,实现了巨大的突破,在线申请、即时获准,可用于网购、移动支付等多个领域,从当时的眼光来看,其打破了传统模式下申请流程繁琐、支付方式单一的限制,还将办卡成本收缩到最小化,因而获得市场的广泛关注。

    但是好景不长,就在一天之后,2014年3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发紧急文件《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叫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以及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

    一年之后,多家银行也纷纷试水虚拟信用卡。2014年10月,浦发银行与多方合作推出虚拟信用卡“E-GO卡”,持卡人可以将该卡关联于已有的浦发银行信用卡实体卡账户下,而该卡也只能用于境外海淘网上交易,不能在线下的交易环境中使用。

    2016年1月,建设银行推出“龙卡e付卡”,是业内首张具有交易开关功能的网络信用卡,客户可通过建设银行手机银行、个人网银设置龙卡e付卡交易开关,随用随开,不用可关。同时,还可自主设置单笔交易限额和交易提醒功能,获得多重保护,安心用卡消费。

    此后,农业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也都相继推出虚拟信用卡产品。随着银行的成功试水,监管的逐步放开,消金、金融科技机构也开始跃跃欲试。据麻袋研究院分析,一方面,马上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等消金机构,分别推出“安逸花闪付”“邮你花云闪付”“招联云闪付”产品,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公司推出亦推出了包括玖富万卡、上海银行小赢卡等产品,后者产品由于涉及多方参与主体,被称作为“异业合作”。

    总上所述,随着支付方式的不断迭代,支付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支付的诉求趋于多元化发展,不仅要便捷、更要安全,另外再结合支付产品的升级、更新,虚拟信用卡等产品或将迎来第二春。

    责任编辑:韩希宇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