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排兵布阵又一年,这家银行怎敢让“5G+智能银行”上C位?

    王超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20-04-01 09:33:29 5G 智能银行 原创
    王超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20-04-01 09:33:29

    核心提示既然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已经不可逆,科技创新的脚步又不能停,那总得有点冒险精神。

    QQ图片20200401084440

    Banking

    用新技术释放金融科技效能

    作为一家大银行,敢把尚未成熟商用的5G和智能银行推上C位是要点勇气的。但既然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已经不可逆,科技创新的脚步又不能停,那总得有点冒险精神。

    近日,国有六大行2019年的年报皆已出齐。各家银行在金融科技和数字化转型的大战略背景下,大格局小目标各有侧重。有的开始注重C端用户,有的在推进渠道融合,有的将零售推向下半场,而标题里说的这家将“5G+智能银行”推上C位的是中国建设银行。

    在建设银行的年报中,所谓的5G+智能银行,指的是运用 5G、物联网、生物识别等新技术打造的代表未来趋势的新概念银行网点。一连串的科技新词被加持在这个5G+智能银行里。

    科技发展是动态的,而且是快速迭代的,银行想要跟上节奏并非易事。因为大行在战略的制定和执行方面往往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此前,中国电子银行网有文章称,建行为了一个TOP+战略,投入近万人,花费近七年的时间。

    不过,在创新的路上,大战略稳定,并不妨碍科技创新策略的灵活性。纵观六大行的年报,我们就可以看出,大战略下,具体的技术应用都是被灵活穿插在各业务领域的。

    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融合新元素,银行做得并不差。

    只是5G在技术应用上,并未普及,也算不上成熟,而人工智能在具体表现上尚未形成普遍的可观效益。建设银行敢在这个时候提出此战略,胆儿有点大,也颇有野心。

    在这一野心驱使下,建设银行试图进一步释放金融科技效能。“夯实金融科技基础,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金融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对内打造协同进化型智慧金融,促进数字化经营管理能力提升。”

    检索建设银行的这份年报,“智能”二字出现了49次之多。

    智能银行如何智能?5G技术、手机银行、大数据等都是重要的发力点。

    5G技术应用支撑未来智能银行

    2019年7月11日,建设银行就在北京推出了首批“5G+智能银行”,分别为清华园支行、建国支行、兴融支行开业。据介绍,“5G+智能银行”可以提供300余种常见的金融服务。

    体验方面,用户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智能语音、VR和AR等技术办理银行业务,还可以体验5G-WIFI冲浪、分享个性化名片等个性化服务。

    但仅仅是这些,并不能体现出5G的技术优势。

    其实5G技术的更大优势在于,它可以支持金融业务远程服务,扩大了客户自助业务范围。据建行工作人员向媒体介绍,智慧柜员机、金融太空舱、智能家居、共享空间、客户成长互动、安防监控等新的应用场景,均通过5G实现了远程交互传输。

    这就可以很好地支撑手机银行业务的发展,而手机银行正是各家银行必须花大力气去建设的重点工程。

    狂飙突进的手机银行

    2004年,建设银行推出BREW版的在线手机银行,随后于2005年推出WAP版手机银行,2009年陆续推出了iPhone/Android版手机银行客户端,功能覆盖查询、转账、理财、信用卡等金融功能和缴费、网点排队预约等生活服务。

    2015年初提出移动优先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以手机银行为代表的移动金融业务。

    2017年1月4日,建设银行在其官网称,该行手机银行在总交易量和转账、缴费、基金、贵金属等大部分业务上已成为该行服务客户的第一大渠道。

    2018年年报中,建行手机银行用户破3亿,超过网银用户。

    2019年,在智能银行的战略驱使下,建设银行在手机银行上推出了智能语音服务。据新浪财经金融研究室联合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的评测认为,建设银行APP推出的语音银行服务,支持语音搜索、语音问答、语音办理查询/转账等功能。此外,语音识别结束后可以编辑相关内容,整体表现较为优秀。

    经历了狂飙突进式的发展,建行手机银行的各项数据表现也颇为好看。

    年报数据显示,2019 年末,建设银行个人手机银行用户 3.51 亿户,较上年增加 4,121 万户,增幅 13.31%;交易量 173.17 亿笔,交易额 58.93 万亿元。企业手机银行丰富功能服务,部署小微企业专区。企业手机银行用户数159 万户,较上年增加 53 万户,增幅 49.40%;交易量 973 万笔,交易额 1.06 万亿元。

    智能银行的大脑中枢——大数据

    建设银行前行长张建国在2015年的一句“银行是‘弱势群体’”的“名言”惹来各界热议。

    随后张建国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解释说,当前银行遇到巨大挑战——存款者要求高收益,但这会间接推高全社会融资成本;需要资金的则批评贷款难、贷款贵。多重压力之下,银行也成了“弱势群体”。

    他的解释被认为很有说服力。

    好在,鉴于一些互联网公司的金融科技成果,银行业似乎从大数据里得到了一些启发。

    2019年6月15日,建设银行的继任行长刘桂平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对大数据的看法,或许有助于消解前面提到的这一难题。

    他说,建行融合现代科技探索出以“五化”(批量化获客、精准化画像、自动化审批、智能化风控、综合化服务)为特色的普惠金融新模式,实现了“三一”(一分钟融资、一站式服务、一站式收费)的信贷体验。做到了普惠金融的精准滴管和穿透落地,拳头产品小微快贷累计为超过73万客户提供超万亿元贷款支持。

    这是摸到了大数据的门路。

    然而,要做到这一步并不容易。

    以2003年为分界线,建设银行的大数据建设从无到有,又从仓库式大数据逐步走向智慧型大数据。

    在2003年以前,包括建设银行在内的诸多银行并不关注数据建设。

    2003年,中国建设银行成立了信息中心(建设银行数据管理部的前身),提出数据管控概念并制定了一些数据的标准,开始规划和建设数据仓库。2003年规划、2004年建设、2005年上线,当时号称银行界的第一家数据仓库。

    而真正提出智能大数据是2016年。当时给出的名字是大数据智能平台,主要具备三大功能:数据获取、数据分析和数据交付(模型交付、批量交付、分装交付)。

    单就数据获取这一块,建设银行于2019年5月15日就与温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建立合作关系,进行数据互联互通,以促进云税贷”“抵押快贷”“裕农通”和“慧兜圈”等业务产品的发展。

    另外,建设银行还与阿里云、金山云进行大数据方面的合作,试图构建更为完善的大数据服务体系。

    发展智慧银行,成就数字金融。银行虽然表现得很积极,但依然保持低调。按刘桂平的话来说,“数字经济时代下普惠金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其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政府、银行、市场主体多方参与,按照“共建共享”思路充分发挥各方合力,共施良策,久久为功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责任编辑:王超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