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如何避免在虚拟世界“裸奔” 收好这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指南

    万木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综合 2019-10-28 10:37:11 大数据 金融信息 原创
    万木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综合     2019-10-28 10:37:11

    核心提示银行、监管层对于信息安全保护的态度逐渐明朗,个人方面,也需要提高防范意识,避免安全事件发生

    互联网在新技术新业态高速迭代中快速发展,值此背景之下,每个人都在虚拟世界近似“裸奔”,小到言行举止,大到隐性信息,都被曝光在互联网的“无影灯”之下。于是乎,近年来不断爆出电话记录贩卖、银行流水曝光、公共WIFI有毒、行程信息泄露等等形形色色的违法行为,令人惴惴不安。如近期被报道的第三方数据公司“爬虫”事件,金融数据安全问题再次引发群众与监管的重视。10月24日下午,有媒体报道称,央行紧急调研要求银行填写是否与第三方数据公司开展合作。排查内容涉及数据采集、信用欺诈、信用评分、风控建模方面,央行要求上报第三方数据公司的名字、股东背景、是否涉及爬虫。

    随着金融科技时代渐行渐近,网络安全“四化”趋势日益明显,即网络犯罪组织化、攻击方式定向化、攻击目标数据化、信息系统云化,网络安全运营已经走到变革的交叉路口。金融科技所引领的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生活,对银行的网络安全运营工作既是机遇,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银行应该充分认识到做好金融科技时代下网络安全运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势而谋、乘势而上、顺势而变,变被动防御为主动管理,积极探索新的网络安全运营管理思路,才能与金融科技时代形成良好互动,赢得主动、赢得稳定、赢得未来。

    网络安全运营方面,不仅银行在努力,监管层也动作频频。

    十月初,有知情人士处获悉,《个人金融信息(数据)保护试行办法(初稿)》(以下简称《办法》)已经在征求意见当中。消息称,待《办法》正式出台后,银行将根据相关要求,对提供业务数据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摸排,对于不能保证数据来源合法的数据供应商,要停止合作。今年以来,严防个人金融信息泄露、篡改和滥用已被央行反复提及。9月25日,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在“首都金融科技发展研讨会”中指出,央行将多措并举推动金融科技健康发展,建立健全金融科技监管体系,强化个人金融信息保护,严防个人金融信息的泄露、篡改和滥用,平衡好金融服务便捷和安全的关系。

    除了银行、监管层对于信息安全保护的态度逐渐明朗,个人方面,也需要提高防范意识,避免安全事件发生。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护好我们的个人金融信息?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

    1、什么是个人金融信息

    依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个人金融信息,是指金融机构通过开展业务或者其他渠道获取、加工和保存的个人信息,包括个人身份信息、财产信息、账户信息、信用信息、金融交易信息及其他反映特定个人某些情况的信息。

    2、个人金融信息的范围

    (1)个人身份信息,包括个人姓名、性别、国籍、民族、身份证件种类号码及有效期限、职业、联系方式、婚姻状况、家庭状况、住所或工作单位地址及照片等信息。

    (2)个人财产信息,包括个人收入状况、拥有的不动产状况、拥有的车辆状况、纳税额、公积金缴存金额等;

    (3)个人账户信息,包括账号、 账户开立时间、开户行、账户余额、账户交易情况等;

    (4)个人信用信息,包括信用卡还款情况、贷款偿还情况以及个人在经济活动中形成的, 能够反映其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

    (5)个人金融交易信息,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付结算、理财、保险箱等中间业务过程中获取、保存、用存的个人信息和客户在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 、证券公司 、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发生业务关系时产生的个人信息等。

    (6)衍生信息,包括个人消费习惯 、投资意愿等对原始信息进行处理、分析所形成的反映特定个人某些情况的信息。

    (7)在与个人建立业务关系过程中获取、保存的其他个人信息。

    3、个人金融信息泄露渠道列举

    (1)随意填写个人资料。如街头填问卷送小礼品、网上填问卷送礼品、注册即送大礼、填写详细资料赢抽奖机会等, 参与这些小活动均有可能泄露个人金融信息。

    (2)随手在网上晒个人信息。一个带有定位的晒图可能会暴露家庭地址。一个聊天截图可能会暴露手机号、微信号,庆祝生日的蛋糕刚好描述了你的年龄和出生日期,这些无形中泄露了个人信息。

    (3)贸然连接不明免费Wi-Fi , 随便扫码 。免费Wi-Fi以及二维码可能成为木马病毒的携带者,盗取用户手机号码、银行卡号、交易密码等重要个人金融信息。

    (4)个人金融信息被倒卖或者盗取遭致泄露。不法分子利用技术手段、改装改造设备窃取用户信息,黑客攻击系统获得用户信息或者相关工作人员倒卖用户信息也是个人金融信息泄露的重要渠道。

    4、个人金融信息风险防范要点

    (1)切勿将自己的身份证件、银行卡等转借他人使用。

    (2)在日常生活中切勿向他人透露个人金融信息、财产状况等基本信息,也不要随意在网络上留下个人金融信息。

    (3)尽量亲自办理金融业务, 切勿委托不熟悉的人或中介代办,谨防个人信息被盗。

    (4)提供个人身份证件复印件办理各类业务时。应在复印件上注明使用用途, 例如: “仅供*****使用”以防身份证复印件被移作他用。

    (5)不要随意丢弃刷卡签购单、 取款凭条、信用卡对账单等。对写错、作废的金融业务单据。应撕碎或用碎纸机及时销毁,不可随意丢弃。以防不法分子捡拾后查看、 抄录、 破译个人金融信息。

    (6)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号码、手机短信和邮件。警惕向您询问个人金融信息的电话及电子邮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向他人透露自己的银行账户、卡号、密码或向来历不明的账户转账,如遇到此类情况,应予以拒绝,必要时立即报警。

    (7)为手机安装有效的安全保护软件, 不要在社交平台上随意接收别人发来的二维码 、 链接和APP , 以防手机被木马病毒入侵 。不要向任何人透露手机短信中的校验码、验证码。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