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亿联银行李树峰:开放银行=金融连接器

    整理/王超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19-09-05 16:29:59 开放银行 亿联银行 原创
    整理/王超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19-09-05 16:29:59

    核心提示开放银行是以客户为中心,以生态场景为触点,以 API/SDK 等技术为手段,以服务微型化、碎片化为特征,银行通过与第三方数据、业务等的共享融合来满足客户需求的平台商业模式。

    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中国电子银行联合宣传年主办,和讯网联合主办的“论道银行数字化创新转型”2019金融科技高峰论坛于2019年9月5日至6日在成都举行。峰会为期两天,包含闭门研讨、高峰论坛、优秀创新案例展演、知名金融机构走访等丰富内容,近百家银行及金融科技企业一线从业者、学术专家齐聚一堂,共谋银行数字化创新发展之策。

    亿联银行助理CIO兼科技运维部总经理李树峰出席活动并就开放银行建设等话题做了发言。

    亿联银行助理CIO兼科技运维部总经理李树峰

    亿联银行助理CIO兼科技运维部总经理李树峰

    什么是开放银行?

    李树峰首先对开放银行的概念做了梳理和介绍。他列举了欧洲银行管理局、高纳德、麦肯锡、波士顿咨询等多家机构对开放银行的定义。

    李树峰结合以上定义给出的判断是,开放银行是以客户为中心,以生态场景为触点,以 API/SDK 等技术为手段,以服务微型化、碎片化为特征,银行通过与第三方数据、业务等的共享融合来满足客户需求的平台商业模式。

    李树峰认为,开放银行有三个主要特征:

    以开放API为技术,开放API最符合开放银行的要求,适合充当传统银行“走出去”与第三方机构融合的桥梁。

    以数据共享为本质,开放银行可以理解为银行领域的共享现象,而其共享的内容就是客户数据,这些数据是由支付,信贷,储蓄一系列行为产生的。

    以平台合作为模式,银行不再如以往那样直接将产品服务传达给客户,而是将不同的商业生态嫁接至平台之上,从而形成共享开放的平台模型。

    李树峰随后对国内外的开放银行实践做了简单梳理,总结认为,市场倒逼金融行业进行开放银行实践。

    开放银行国内外发展现状:市场倒逼金融行业进行开放银行实践

    在国内,建设银行采取了TOP+的开放银行战略。2018年8月建设银行推出了开放银行管理平台,对外开放8大类产品,支付结算,账户管理,信用卡,贷款服务,投资理财,生活服务,小微一站服务产品等。

    浦发银行API BANK,无界开放银行,以数据,能力,模型等API为粘合剂,把金融服务和各行各业连接起来,围绕端到端的客户场景需求,结合银行和跨界合作伙伴的各自优势,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快速创新。

    百信银行推出基于微服务的智融INSIDE开放服务平台,作为百信银行的金融开放的统一入口,建立开发者中心和技术开放商城。对外提供130个接口,已经接入了100多家平台。

    2018年香港金管局公布《银行业开放API框架》。

    开放银行3

    国外方面,2004年,payPAL推出payPAI API,标志着具有开放银行的实践开始,随后的2015年,英国开放银行工作组(OBWG)成立。2016年,欧盟新的支付服务指令(PSD2)生效,要求欧盟各国2018年1月将其转化为法律,2016年,英国OBWG公布《开放银行标准框架》,新加坡金管局公布《API指导手册》。

    李树峰总结认为,从整个方向发展来看,国内和美国、日本等更多是自下而上,以市场来驱动,通过市场来倒逼相关金融行业来进行开放银行实践。

    亿联银行开放银行建设思路:金融连接器的平台

    在谈到亿联银行的开放银行建设思路时,李树峰介绍说,亿联银行秉承“数字银行,智慧生活”的发展定位,以金融为本,科技为用,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手段,以用户为中心构建服务链条,通过特定场景提供普惠、综合的金融服务和安全、便捷的金融体验。

    李树峰表示,作为民营银行、小银行,在没有丰富的线下网点资源也没有自己的场景,又不可能自己建场景的情况下,亿联银行在建设初期就把开放银行定为自己的战略,提出要建立金融连接器的平台,连接金融机构、数据公司、场景平台、技术实施商等,通过整合各方面的优势,形成以信贷、支付、账户、数据为核心的服务生态,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在这个战略指导思想下,亿联银行建立了开放银行的整体金融机构和业务架构,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和数据中心支撑,依靠分布式技术、容器技术、微服务技术,将传统的银行服务实现碎片化。然后通过亿金山,亿金付这两个工具支撑B端和C端用户,继而实现开放银行框架的搭建。

    李树峰表示,2019年2月,亿联银行就推出了2.0开放银行平台,金融连接器平台解决方案。这个方案有四个连接思路,即,金融与科技链接,产品服务与金融连接,场景服务与金融链接,金融与监管链接。在底层有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保证整个平台和产品能够在先进技术上创新,能够让平台参与方利用先进技术来实现产品。

    开放银行服务体系的三个阶段

    李树峰介绍说,亿联银行整个开放银行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连接,将亿联银行服务体系通过API、SDK的方式输出给场景方;

    第二个阶段是开放,将自己的资源开放给合作伙伴;

    第三个阶段是生态,通过前两个阶段建立起金融服务市场,形成生态。

    要完成这三个阶段,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事情:

    第一个方面是开放银行系统架构搭建,即,搭建开放银行标准的基础架构。这与传统的架构有大不同,这种系统架构底层采取分布式架构,包括容器,包括私有云,智能交互服务体系。

    第二个方面是做架构调整,内部建立敏捷团队。整合业务、科技、风险、运营和法律合规人员,共同推进项目,采取敏捷性管理,有效保证开放银行落地需要的快捷,同时让整个团队在人员结构上更贴近于互联网公司。

    李树峰介绍说,目前亿联银行整个科技加风险人员占全行人数的65%。这种架构确保亿联银行在落地整个开放银行战略过程中,团队能够有效地理解并落实整个开放银行架构的实施。

    责任编辑:王超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