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一下“宽松”这两个字,如何让民营企业感受到货币宽松?债务拉动的金融信用扩张是一种外力,驱动企业不断奔跑,直至失速;商业信用扩张“宽松”而稳健,企业现金流富余,但刹车在自己的脚上,没有用尽杠杆、制造过剩的必要。
把企业视为一个整体,互相间缔结宽松协议即为商业信用扩张
商业信用就是赊欠,向来是强势对弱势方的特权。如果从特权变成平权,将商业信用的杠杆在企业间传递,就形成了整体宽松、不缺钱的感觉。甲方花钱痛快儿的,所有被金融抑制的需求得到满足,所有可能创造的利润得以创造。不憋屈以后,有的企业主会选择继续加码、转型研发,有的企业主会满足于供需两旺。
商业信用也有“空转”的问题,但是跟金融投机的空转完全不是一回事。比如企业虽然得到5倍杠杆,开工满了,赶单的需求再付代币企业就不愿意了,企业没有为“赚代币”而扩大再生产的愿望,抵制代币“空转”。但是,企业有“融代币”转型、扩大新市场的愿望,或者从销售型企业升级制造型企业,经验来看这是一种饥渴,并且也会带来真正的成就感,这时企业接受代币提高流转次数。中小企业更需要信用币,加大杠杆、充分利用产能,上下游关系融洽,不会带来扩张压力,是一种适度宽松。
处于“开工”、“转型”两者中间的地带时,企业主会想到用代币来替代成本,即工资。这对于劳动者来说不坏,工资虽然是重要的收入,但是大家以前都羡慕国企福利好,希望生活不花钱。金钱的丰足满足的是储蓄、储藏天性,物质的丰足则满足生活的多彩需求。于是工资大约就都流向资本市场了。加密数字货币行业曾出现过这种情况,一些员工工资愿意收以太坊。
商业信用扩张的路径大致是以上三个层次:满足开工的需求、提高员工福利的需求以及转型升级的需求。转型升级离不开企业生态,企业间互相带动应该是很必要的一个因素,商业代币投资本质是大企业提供生态内的帮助,尤其是小企业、创业者用比较少的现金收购较大的企业。例如电视剧靠电视台投资,消费品靠零售渠道投资等。
抵押品不够,轧差排队凑
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抵押品或者根本没有抵押品,债务上限低,就只能靠销售“速动”,向别的企业出售服务,换取其他企业的“额度”,集齐额度后用于大额支付。如果企业销售很快,实际上不需要抵押品也能应付大规模的支出。归于一点,对于中小微企业讲,甲方付款是不是顺利,维系着企业的宽松感。
这里可能产生监管的尺度,即企业债是否可以用于再抵押(例如现实中企业债券的质押式回购),小企业用大企业的信用币作为质押品换取5倍的杠杆,这听起来确实是货币创造。理论上只要有人愿意收,也并不违反公序良俗或者金融秩序,只看支持的交易是否真实贸易。但问题是,可能引发大量的造假。造假成本相比收益来讲不值一提,从而导致资产炒作,以及企业在实质的从事借贷金融业务。最后,有抵押品的行业会大量挤出无抵押品的服务业、新兴产业,知识行业。信用币会造成核心企业的过度扩张,导致产能过剩、企业体制老化、阻碍创新升级,是有可能的。新老企业、大小企业两者之间的平衡是可以量化的,应也是监管的平衡点。知识产业可以通过快速的现金储备追平不动产抵押规模,新兴产业可能会因此有宽裕感,对大型企业的监管可能应该更严格。
如果将税收引入信用币交易,税收会使企业扩大生产的意愿进一步降低,因为每生产一个批次意味着多交一些税。税的作用是降低信用币杠杆。
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现有的B端信用流转因为委托给了保理公司,因此是“出表”的。如果没有委托给保理公司,只是企业间一致的“分期付”协议(见《网贷平台可转型促进“B端信用流转”的助企平台》),这笔债务事实上没有出表,但是没有产生利息负担。“不出表”也代表信用币是企业债务而不是金融资产,不可用作质押,逻辑自洽。
B端信用流转目前的惯例是通过保理公司,提供贴现支持,但每一个产品的逻辑都有不一样的地方。“平均分期”杠杆式是一种可以参考的标准,强调企业间的信用币兑换(而不是贴现服务),对法币、牌照的依赖性更小,但对担保平台、第三方平台依赖性大。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可能有许多变种,因此更需要行业协调。
责任编辑:陈爱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