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 图片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制图/王超
俗语称“燕子不进愁家门。”意思大致是说燕子对农家的选择很挑剔。家中不详和,不干净的,燕子多半是不会进去筑巢的。民营企业和燕子一样,都会对经营环境进行考量,环境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之一。
在农村,燕子与农家能互助互益,而社会经济发展中,银行如何借力金融科技,与民企形成有效互助生态,成为化解民企融资难的一个关键。
天“屎”降临
小时候,家里的房梁上一直是有个燕子窝的。一到夏天,两只大燕子会频繁地飞进飞出,喂养小燕子。
农村人喜欢这种景象。
燕子招农村人喜欢,除了它们精湛的搭窝技巧让人折服外,更因为它们还是十分友好的益鸟。
燕子小巧而聪明灵动,又能捕食飞虫,有益庄稼,所以备受欢迎。
在经济体系中,民营企业也多因小而灵活,数量众多解决大量就业,让社会经济生态更有生机,也备受各地政府欢迎。为了让他们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各地政府总是希望当地金融机构能在服务民营企业方面多下功夫,多给他们融资的机会。
但服务民企这个事儿并不好做,原因是民企的缺点有点难克服。
燕子的缺点是他们经常将粪便排在墙边或者屋中,如果不采取措施,家里的墙壁上会挂满鸟粪。若是运气好点儿,头上就会有天“屎”降临。
而民企在资本市场上最大的缺点之一就是他们的风控点不太好拿捏,一不留神就给你爆个雷,银行就又多出来一本,甚至是多本坏账。
但银行并不是真的讨厌民营企业,只是他们有时候真的没有太多办法去平衡风控成本和收益。在银行房梁上筑巢的大约是爱恨交织,无能为力,无从下手,“我拿什么拯救”这些无奈,而少见民企的巢穴。
天使 or 天“屎”?
农民对待燕子的态度和银行看待民企的心态很不一样。
绝大多数农民不会因为燕子随地便便而心生厌恶,他们会在燕子窝的下边放置一些东西做遮挡,或是薄木板,或是硬纸盒,只要控制住天“屎”的降临即可,燕子不再是麻烦,而是天使。
在民企面前,银行缺的就是这个遮挡天“屎”的能力和工具。
燕子和民企一样,抗风险能力也很低。燕子只会捕食空中飞虫,而不善于在树缝和地隙中搜寻昆虫、种子等食物(所以第一个寒潮来临之前,它们要南迁。天冷了,虫子不飞了,燕子没吃的了)。
因为抗风险能力弱,燕子需要一个安稳的窝,靠着自己在鸟界顶尖的筑巢工艺,和精湛的捕虫技术(一只燕子一个夏季可捕食各种害虫50万只以上。百度百科),享受着农民的庇护。
大多数民营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也很低,所以他们也需要一个稳定的资本环境。理想状态下,他们靠着自己灵敏的市场嗅觉快速输出产品,服务经济,方便民生,以讨好资本市场和地方政府。
但现实和理想总归是有些差距。这种差距成了那些互联网公司的机会。这些互联网公司认为,自己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帮助”银行去完成一些银行无法完成的事情——向民企进行低风险资本输出。
他们试图通过科技手段来缩小这个差距,做银行之前一直解决不了的问题——平衡风控成本和收益。这些手段至少包括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等。
他们利用金融科技手段的首要目的是要将企业的数据进行线上化,将企业的风控数据进行归集、挖掘、解析和优化,尽量做到KYC(Know Your Customer)。让风险可控,让收益看得见。
银行传统的线下调查不仅成本高,还因为数据缺失,或数据难以客观呈现而达成KYC标准。
银行要想在民营企业身上达成双赢,就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低成本的数据获取,实现数据线上化处理,合理地排除风险,银行若盲目地对民企进行大资本输出,将来,银行的头上必是污浊不堪。
民企不止少钱
民企抗风险的能力弱,并不仅仅体现在资本获取能力弱方面,他们更需要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环境。
同理,生态的失衡也会导致燕子的生存受到威胁。
记得有一年夏天,我家周边老鼠较多,大家就到处撒老鼠药,这导致周边蛇类的口粮锐减,饿急了的蛇就会绕梁侵扰燕子窝,吞食窝中的小燕子。受了刺激的大燕子再也没有飞回来。
民营企业的发展同样也受不得经济生态的破坏,社会资本如果过度地向某个领域倾斜,就很容易导致民营经济的生态被破坏,继而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生态失衡。这样,即使民营企业不缺钱,也会失去竞争力,面临危机。
民企不进愁家门
所以,银行若想真的支持民营经济,并不简单地体现在资金输出的体量上,而在于如何利用金融科技,让自己在敏其中做到KYC,也在于资本输出的社会生态的考量上。
如此,银行的资本输出才有可能是高质量,高标准的,也才可能保证企业和银行的利益,否则到头来,银企两伤和气。银行不再信任民企,而民企也不再愿意飞到银行的屋檐下筑巢。
在未来,银行与互联网企业的争夺中,谁能在科技的助力下更好地达成民企的KYC目标,谁就有机会迎来天使降临,而输的那一方迎来天“屎”降临。
责任编辑:王超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