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环渤海、西部地区不良率持续上升,广东、河南等中、东部则持续快速下降。2018年上半年,银行业不良贷款、不良率“北高南低”的局面继续。
截至9月18日,广东、山东、吉林等十余省市的监管部门披露了当地上半年的银行业数据。监管公开信息显示,截至6月底,吉林、广西的不良率分别突破4.1%、3.7%,在已披露数据的省份中处于高位,而经济大省山东的不良率也已逼近3%。
但与此同时,广东、河南两省的不良率出现大幅下降。与上年底相比,河南省银行业上半年的不良贷款规模下降了6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上半年银行业资产质量压力重现,部分地区的不良贷款经过一段时间的好转之后,不良率出现反弹,而个别不良率较低的地区,则出现了小幅上升。如广西地区上半年的不良贷款余额、不良率均比去年底上升约135%、117%。而在2016年至2017年,当地银行业资产质量曾显著好转。
相对于大中型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的资产质量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不良率也处于较高水平。多地监管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当地中小银行的不良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基本处于3%以上。
不良率“北高南低”
根据各地监管披露的数据,2018年上半年,东北、环渤海、西部地区银行不良率仍在上升,而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则在下降。
在已披露监管数据的地区中,吉林银行业目前不良率最高。吉林银监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当地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达到777亿元,不良率达到4.12%,不良贷款余额比3月底增加了44亿元,不良率则上升0.17个百分点。
这种情况并非吉林特有的。根据监管统计数据,截至6月底,全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约为1.96万亿元,比上年底的1.71万亿元增加近2500亿元,环比则增加约1830亿元;不良率为1.86%,比上年底上升0.12个百分点。
广西的银行业不良率也处于较高水平。截至6月底,当地银行不良贷款余额930.53亿元,比一季度末猛增496.49亿元;不良率达3.71%,比一季末的1.79%大幅上升了1.92个百分点,增幅高达114%左右。
同上年底相比,广西地区则增幅更高。根据监管统计,2017年底,广西地区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96.37亿元,不良率为1.71%。据此计算,2018年上半年,广西银行业不良贷款新增规模达到534.16亿元,不良率则上升了2个百分点,增幅分别达到135%、117%左右。
除了吉林、广西,山东银行业的不良率也已接近3%。根据监管披露,截至2018年6月底,山东银行业不良贷款款余额2226.9亿元,比年初增加413.7亿元,增幅约为25%,不良率为2.96%,比年初上升0.4个百分点。
此外,江西、厦门等地的不良率虽然相对较低,但在上升之中。监管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江西、厦门两地的银行业不良率分别为2.23%、1.89%,分别比年初上升0.2个、0.42个百分点。
不过,不同地区银行的不良贷款已经出现分化,东北、西部、环渤海的不良率持续上升,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不良率开始下降,这种情况在部分银行的半年报中已有所体现。
根据工行披露,截至6月底,该行不良率最高的是东北地区,不良率为2.88%,其次是环渤海,为2.03%,再次是西部地区,为1.61%,分别比上年底上升了0.21个、0.03个、0.07个百分点,珠三角、长三角则分别下降了0.13个、0.22个百分点。
建行半年报也显示,2018年6月底,该行不良率最高的是东北地区,为3.23%,其次是环渤海、西部地区,分别为1.88%、1.55%,而珠三角、长三角则分别为1.26%、1.24%,比上年底分别下降了0.17个、0.13个百分点。
这在各地监管的统计数据中也有体现。除了山东和尚未披露数据的浙江,经济总量前五的大省中,广东、江苏、河南上半年的不良率均在持续下降。广东银监局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该省(不含深圳)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1.57%,比年初下降0.12个百分点,同比则下降0.22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河南全省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为393.93亿元,不良率为1.68%。而在上年底,当地不良贷款余额还高达978.81亿元,不良率为2.3%。由此可见,该省上半年消化的不良贷款高达585亿元,降幅达到60%,不良率也大幅下降了0.62个百分点。此外,贵州省同期的不良率也比年初下降了0.2个百分点。
部分地区不良反弹
与整个银行业上半年的走势一致,部分地区银行业资产质量经过一段时间好转之后,不良率出现反弹,而个别不良率较低的地区,则出现了小幅上升。
根据监管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6月底,江苏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450.85亿元,不良率为1.29%,分别比去年底小幅增长150亿元、上升0.04个百分点。而在2017年底,上述数据分别为1299.06亿元和1.25%。但相对整个银行业,江苏地区银行的不良率仍然维持在较低水平。
除了江苏,吉林、广西两地也存在类似情况。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吉林省银行业不良率就已突破4%的水平,但2018年一季度短暂降至4%以下。根据监管披露,2017年3月底,当地银行不良率为4.09%,6月底、9月底的数据分别为4.3%、4.35%,12月底为4.31%。而到了2018年3月底,吉林银行业不良率下降为3.95%,但二季度又重新开始上升。
但相较于江苏、吉林,广西的情况更具代表性。此前的2016年到2017年间,广西银行业资产质量出现过明显的好转迹象。数据显示,2016年3月底,当地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428.93亿元,不良率为2.26%,此后便逐季下降,2016年6月底、9月底的不良率分别为2.14%、2%,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414.96亿元、400.84亿元,到了2016年底,广西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余额、不良率则已经分别下降为395.24亿元、1.91%。
这种好转的势头一直延续到2017年三季度。截至当年9月底,广西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379.78亿元,比上年3月底减少了近50亿元,不良率则降至1.68%,也比上年3月底下降了0.58个百分点。但从2017年四季度开始,当地不良贷款余额、不良率重新回到上升通道。
另外,江西银监局披露的数据亦显示,2014年底,当地银行不良率约为1.9%,2015年底则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57个百分点。此后,当地监管未再披露相关数据。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江西银行业不良率为2.23%,比年初上升0.2个百分点。据此测算, 江西银行业的不良率在2016年、2017年间曾经出现过显著下降,如今则开始小幅上升。
中小银行资产质量承压
相对于大中型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的资产质量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不良率也处于较高水平。
江苏银监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该省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不良率分别为1.01%、1.05%、1.17%,不良贷款余额为128.51亿元、96.26亿元、112.67亿元,法人银行业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622.68亿元,不良率为2.19%,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不良率则达3.09%,不良贷款余额达到448.49亿元。
山东也存在类似情况。根据监管数据,截至6月末,山东银监局辖区(不含青岛)中小法人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782.8亿元,比年初增加191.6亿元,不良贷款率达到4.33%,比年初上升0.79个百分点。而在上年同期,当地中小法人金融机构不良率为2.74%。
此外,吉林中小法人银行的不良率上升较快。数据显示,2018年6月底,包括城商行、农商行、民营银行在内,当地中小银行的不良率为3.04%,低于吉林全省银行不良率1.08个百分点,但比3月底的中小银行不良率2.01%上升了1.03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松崎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