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互联网金融遭遇困境,金融科技如何才能迎来春天?

    孟永辉 来源:微信公众号 2018-08-17 10:32:47 互联网金融 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
    孟永辉     来源:微信公众号     2018-08-17 10:32:47

    核心提示以科技为切入点,以金融为落脚点,通过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来继续达成科技对于金融行业的改造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明显的共识。

      至少从当下的发展情况来看,金融科技所具备的“科技属性”要比“金融属性”多一些。以蚂蚁金服、京东金融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对于金融科技的“科技属性”的加持更是让这种趋势变得非常明显。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遭遇困境的情况下,金融科技的出现并被人们熟知似乎为我们打开了重新认识“金融”与“科技”两种元素应当如何结合的全新思考方式。以科技为切入点,以金融为落脚点,通过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来继续达成科技对于金融行业的改造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明显的共识。

      以科技为切入点,以金融为落脚点的发展方式正在演变成为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带来的发展难题、金融行业的本质痛点尚未缓解造成的用户诟病都在让金融科技的发展变得有些迫不及待。虽然很多人认为,金融科技的出现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作为互联网金融经过沉淀之后重新被认识的存在,金融科技的发展道路似乎变得更加笃定。

      互联网金融遭遇困境,金融科技迅速萌芽

      互联网金融的平台化、流量化的特征最终决定了它无法做到传统金融行业严格的风控机制。于是,用户倒戈、政策监管便会成为必然。当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一场以金融科技为代表的全新的金融行业革命正在悄然展开。

      以金融为培养基,以科技为外在表现,金融与科技新的结合体正在不断出现。如果我们将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看作是简单相加的话,那么,金融科技时代的来临则是一场更加深度的融合。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金融科技是以金融为出发点,用新技术提取具备金融元素的工具,再反过来为金融行业服务。

      这些工具包括大数据、智能科技等诸多方面,它们在诞生于金融行业的基础上,同样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形式来反哺金融行业,以促进金融行业更加安全、高效地运行。当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以金融和科技的深度融合为结合体的全新时代正在来临。

      我们现在看到的新的结合体有以大数据为切入点的风控模式、以用户行为代表的金融产品推荐系统、以智能科技为代表的智能风控模型,这些新的结合体在颠覆我们对金融科技原有认知的同时,同样在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打开新的发展思路。

      互联网金融的产品概念成为被金融科技的技术概念所取代。互联网与金融的简单相加所带来的一个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许许多多金融产品的出现,这些金融产品很多都是传统金融行业的产品进行了概念的包装之后在互联网上进行售卖的。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减少用户购买金融产品的麻烦,但是仅仅只是改变金融产品的名称,而不去改变金融本身,难以真正破解用户遭遇到的痛点和难题。

      再加上互联网金融平台缺少一套完整的风控体系,当互联网金融平台无法承载层出不穷的金融产品的概念时,用户便会遭遇风险。同互联网金融仅仅只是改变金融产品的名称不同,金融科技更加侧重的是技术概念的创新。

      金融科技时代的技术是经过金融与科技两种元素的深度融合之后产生的概念,它具备金融的属性,又兼具技术的力量,能够对用户和金融行业产生良性的促进作用,而非仅仅只是一些概念的创新。因此,在经历了互联网金融的洗礼之后,金融科技更加关注的是对于金融行业的改造和良性促进上。

      互联网金融的金融化正在被金融科技的生活化所取代。互联网金融之所以会出现当下的发展困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盲目的去中间化。为了提升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将很多原本必不可少的流程和环节全部都去除掉了,这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但是从长远来看,无法促进金融行业的良性成长。

      互联网金融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互联网金融的盲目的金融化。对于互联网金融平台来讲,它缺少的是金融行业的规范、安全,而这对于用户则是最终的追求。如果连规范和安全都无法保证的话,那么对于用户所承诺的高收益仅仅只是一个营销噱头。

      进入到金融科技时代,金融与科技两种元素的融合不再仅仅只是盲目地去中间化,而是挖掘金融生活化的相关细节,通过潜移默化的科技推动来优化用户的生活,真正将金融科技演变成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存在。比如,现在流行的二维码支付以及正在兴起的刷脸支付、指纹支付等。这些都是互联网金融的金融化向金融科技的生活化转变的一个表现。随着未来基于人们生活的科技元素的不断出现,未来将会有更多新的金融科技生活化的应用将会出现。

      当互联网金融遭遇政策监管和流量红利的双重夹击之下,金融科技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当巨头的加持与资本的推动将金融科技带入人们视野之中的时候,我们更加应该思考的或许是如何让金融科技发展得更加安全和稳健。

      金融科技如何避免陷入互联网金融怪圈?

      “互联网+”的思维模式让人们在思考新的发展模式时会陷入到惯性逻辑里,在金融科技日益成为发展主流的时候,他们同样将会自然而然地将金融科技看作是一个平台。这种发展逻辑显然又将会把金融科技的发展带入到互联网金融的怪圈之中,想要实现互联网金融的蜕变重生,必然需要更加彻底、全面的融合才能保证金融科技的发展长远。

      摒弃平台模式,金融科技需要更加深度的介入。互联网金融之所以遭遇发展困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仅仅只是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撮合平台,并不愿意承担太多深度运营的东西。这就导致了尽管互联网金融平台在短时间聚集了海量的用户和项目,但是它无法对这些用户和项目进行深度的影响和控制。

      当项目出现风险之后,用户诉诸于平台,平台难以弥补项目方的风险,便会选择跑路。进入到金融科技时代后,我们不应该用平台逻辑和流量思维来进行。金融科技时代,我们需要深度介入到金融的具体流程和环节,通过科技的力量来重新塑造和整理传统金融行业的运作逻辑,实现更加安全、有效的发展。

      金融科技的深度介入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借助新的科技元素,深度介入到金融行业的发展过程当中,真正实现新科技对于金融行业的促进作用;第二个方面是金融科技深入到了用户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对于用户的深度影响和良性互动来实现用户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效率的提升。

      去金融化,增科技化,让金融科技回归到技术本身。互联网金融遭遇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过度地金融化,而忽略了互联网对于金融本身改造的能力。进入到金融科技时代后,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的是金融科技的科技特质,真正将它看作是推动金融行业良性发展的工具。

      大数据信用体系、智能风控系统、智能投顾等科技都可以算作是金融科技的具体表现形式,但是这些全新的金融科技工具并非金融科技的全部,而是金融科技的一个很小的部分。未来,金融科技还将会衍生出更多的科技类型,这些技术类型并非仅仅出现在金融领域当中,而是深入到了我们生活当中每一个环节。

      金融科技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类型不仅能够给金融本身带来效率的提升,体验的优化,而且能够与人们生活当中的每一个环节产生联系。按照这样一种思路,金融科技演变成为一种全新的技术类型,它具有鲜明的金融色彩,并且借助金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特征,真正实现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目的。

      告别流量思维,金融科技应该更加关注对于金融行业的真正改变。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另外一个弊端就是简单的流量思维,通过将用户和项目聚焦在自己的平台上面来达到撮合信息,获取分成的目的。这种模式虽然足够轻,但是同样会给用户和项目带来风险。而这也是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被人诟病的根本原因所在。

      金融科技想要走得长远,必然需要告别流量思维,而是要深度介入到项目实际运作过程当中。通过将科技与金融行业的融合来规避掉传统金融行业需要很多流程、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流程和环节,让金融更加快速地应用到行业上,从而促进行业的安全、高效地运行。

      从互联网金融时代的“轻”到金融科技时代的“重”,金融科技开始从概念的炒作转变成为行业的创新。告别简单的信息撮合和中间抽成,金融科技应该更加关注科技对于金融行业的真实改变上。这样,金融科技才不会为了盲目获取流量而去炒作一些概念,而是真正专注于金融科技的创新和研发上,金融行业才能获得远远不断的推动力量。

      在经历了互联网金融时代的调整之后,金融行业与科技之间的融合开始变得更加实际。单纯地借助平台模式和用户思维难以真正将金融科技的发展带入新的发展阶段,只有真正将科技元素融入到金融行业当中,再反过来推动金融行业的发展,才能让金融行业获得新的改变。

      辉常观察由资深撰稿人、专栏作者孟永辉创办,专注深度思考与趋势分析,长期关注行业研究。微信公众号:menglaoshi007

    责任编辑:王超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