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网贷行业还有未来吗?

    来源:苏宁金融研究院 2018-07-19 10:03:08 p2p 网贷 金融科技
         来源:苏宁金融研究院     2018-07-19 10:03:08

    核心提示在当前的P2P平台爆雷潮中,恐慌情绪的蔓延让市场对P2P行业的未来产生了动摇。

      在当前的P2P平台爆雷潮中,恐慌情绪的蔓延让市场对P2P行业的未来产生了动摇。自2007年在国内诞生以来,P2P行业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在宏观层面去杠杆和行业层面密集爆雷的背景下,P2P行业还能迎来下一个10年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P2P行业的未来,还要回到行业初心去寻找。

      于平台而言,P2P的初心是为个体间的借贷行为提供撮合服务,是在传统金融供给不足背景下的普惠金融模式创新。行业早期还没有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市场虽然对这一新生事物保持着宽容,允许其探索与发展,但因为缺乏一个“名分”,在不少人眼中,P2P始终难以摆脱“非法集资”的帽子。

      那个时候的P2P创业,非但没有纳斯达克敲钟的憧憬,还需要克服因政策环境变化而随时被取缔的恐惧,是需要一些理想和勇气的。2007-2010年间,国内P2P平台数量不过10家左右,截止2012年底,数量也不过150家左右。

      后来,有了“互联网金融”名分的加持,一些居心不良的人混了进来,如e租宝之流,打着P2P的名号玩起了庞氏骗局;一些平台开始膨胀,做起了大金融的梦,把影子银行那一套玩法照搬过来,对接起了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大标资产,搞起了期限拆分,从P2P到P2F、P2G,资产端的那个P不见了踪影,偏离了普惠金融的初衷。

      当P2P可以承载各种各样的梦想时,各色人等扎堆涌进来。2013-2014短短两年内,P2P平台数量增至数千家,变得鱼龙混杂,后来,频频有平台爆雷,再后来,有了互联网金融集中整治。

      P2P的初心是小额分散的普惠金融,是个小而美的缝隙性行业,是传统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无论是非法集资,还是借助P2P的名号玩影子银行,都偏离了P2P的初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回到当前的P2P平台爆雷潮,这些先后爆雷的平台,哪个没有偏离行业的初心呢?

      普惠金融领域,P2P仍大有可为

      近些年,借助金融科技的赋能,普惠金融领域开始成为巨头的战场。先不说传统银行相继成立普惠金融部以及长期以来的“两个不低于”及“两增两控”等指标的贯彻,互联网金融巨头在供应链金融、场景消费金融以及农村金融、微商金融等领域也多有布局,这个时候,发展普惠金融,还需要P2P行业吗?

      借助金融科技的手段,我们可以把金融业务从线下搬到线上,普惠金融,不必再依靠在当地设网点的传统模式,大大扩充金融服务的范围,降低金融机构经营成本,也为大中型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业务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

      不过,无论科技怎么发展,借款人与放贷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永远存在;普惠群体在主流的风险评估指标上弱于主流人群的现状也不会改变;信贷资源属于稀缺资源,从商业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金融机构会优先满足主流客群融资需求的现状也不会改变。

      所以,要发展普惠金融,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始终是基础和前提。既要鼓励大中型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业务,更要鼓励和扶持各类扎根区域的小型机构的发展。P2P行业,作为普惠金融领域的重要力量,仍然有坚实的存在基础。

      完善投资者保护长效机制,重拾行业信心

      P2P行业中长期发展的基础依旧牢靠,不过对行业而言,当前最紧急的工作是应对爆雷潮带来的流动性危机。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8年6月份以来,爆雷的平台已经超过110家,且仍在以平均每天3-5家问题平台的速度持续发酵。受此影响,市场流言四起,恐慌情绪蔓延,资金加速流出,形成了恶性循环。

      在金融行业,流动性问题几乎能引发任何其他问题。在P2P行业,流动性问题不仅是违规平台的死穴,资金池运作、活期理财等模式在流动性危机前毫无抵抗力;即便是合规经营的平台,投资者端资金的大量流出,也会因业务萎缩、信心缺失等很快转化为经营问题。

      截断流动性危机的关键是重拾投资者信心,所以,我们看到一些头部平台和媒体先后站出来为自己代言、为行业发声,还有一些平台,通过披露融资信息、主动增资、主动披露经营信息、发起投资者见面会甚至是临时加息等方式,试图挽回投资者信心。不过,在平台爆雷声不停的环境下,这些措施的效果有限。

      P2P行业的污名化,非朝夕积累,投资者的信心,从来就不稳固。投资者的忧虑,根源在于资金安全,对平台的要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求平台合规经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因非法集资、自融、虚构项目等违规操作导致的资金损失;二是在平台合规经营的基础上,建立一些保护资金安全的长效机制,尽量降低因平台经营性风险带来的资金损失。

      所以,从投资者保护角度出发,仅仅是合规经营恐怕还不够。即便是银行存款,若没有存款保险制度,即便银行合规经营,储户依旧会担心因经营失败导致的存款资金损失,进而容易引发挤兑等问题。就P2P行业而言,一方面要聚焦合规发展,积极推动整改,早日启动差异化备案工作;另一方面,在投资者资金安全上,除了银行存管,还应该再匹配一些长效机制,比如,能否效仿存款保险制度,探索推出P2P投资保险等资金保障制度等。

      树立风险意识,才是资金安全的根本保障

      再完善的投资者保护机制,也不能从根本上杜绝投资风险;再完善的投资者保护机制,也需要投资者的配合才能发挥效果。

      在此次平台爆雷潮中,我们看到太多的投资者在平台甄选上缺乏基本的常识,投前不做调研,投后不做跟踪,不少人甚至把网贷投资等同于高息版的银行存款,借钱投资,自以为是无风险套利。

      若投资者不树立风险意识,投资者保护便无法真正落地。高收益对应高风险,网贷投资不是存款,投资资金安全与否,归根结底取决于投资者自身。

      不过,历史告诉我们,投资者大多是健忘的。此次P2P平台爆雷潮中,很多投资者体会到了恐慌的滋味;到了风平浪静时,我们是否还能把风险牢记于心呢?

      希望如此,可我不抱希望。

    责任编辑:陈爱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