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 图片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制图/王橙子
币圈很近
明明区块链不等于比特币,为什么多数人一提区块链时,首先想到的依然会是比特币?又为什么媒体在报道区块链的时候又那么偏爱用比特币来做配图?尽管全文内容可能并不涉及到比特币。为什么币圈发币行为那么受关注,忠实拥趸那么多?而又是为什么一些在金融等领域实际落地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却并不为大众所关注,无法成爆款?
诸多现象,归结起来就是一个问题——为什么币圈离我们那么近,而链圈离我们那么远?
币圈之所以离我们近,至少是因为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直接和金钱挂钩,和人们最关心的话题——“能不能挣钱”有着直接联系。再者,进入币圈的门槛极低,人们甚至都不需要知道区块链是什么,就能在“一币一别墅”的投机流言里产生冲动情绪。
因为这种在直接而粗暴的投机现象让区块链技术呈现出一条奇怪的发展路径。
按说,人类进入现代工业以后,技术的应用往往是自上而下的,也就是先进技术往往是从高端应用开始,后来不断改进之后才开始在民间广泛应用,比如核工业。
但区块链却是反着来的。
它先是通过币圈迅速拉起大旗,队伍快速扩充。而以区块链技术研究和产业应用为基础核心的链圈却是后来者。这种反向的技术推进方式,虽然给技术的普及带来一定的意义,但也带来一些不适。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就于近日指出,以比特币为代表的“代币”,一方面成为公有区块链社区的激励工具,另一方面,也成为灰黑色经济活动所需要的“地下”可信任、“地上”难管控的支付工具。
链圈很远
与币圈相比,重技术在产业应用和研究的链圈则希望研发和部署除了虚拟货币之外的其他应用。好在,我们在相关领域,特别是金融领域有了一些落地的应用。
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院长张一锋总结了区块链落地应用的情况。
第一类,凭证类。比如,上海票据交易所落地的数字票据,民生银行的区块链信用证。他认为,这些项目里,区块链技术主要是解决了数字凭证的唯一性、不可篡改性和有序流转。 第二类,支付类。特别在跨境支付方面。比如蚂蚁金服实现了从香港到菲律宾3秒钟内的跨境转账。 第三类,多方对账。比如微众银行实现了和其他银行之间的区块链账本对账。 第四类,供应链金融。比如,平安科技和一些其他机构都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供应链金融跟数字票据有一些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它不只是一个凭证流转,往往还会涉及凭证拆分,甚至token化。
从这四类应用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在链圈,除了支付之外,大多应用与大众需求还有相当的距离。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链圈不出现“爆款”产品。
链圈如何打造“爆款”?
如何才能真正拉近链圈与大众的距离?如何才能在链圈打造出爆款产品?
趣链科技CEO李伟似乎提出了一个构想——数字化社会。他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区块链,实现大规模的社会协作,使原来相对割裂的数字化系统变成一个有机的数字化整体。我们可以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的方式,把模型放到链上,数据不动而模型动,实现数据的资产化,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数字化。如此,也就让区块链技术无处不在,拉近链圈与每一个人的距离,并深刻影响每一个人。
币圈自下而上的“普及”过程,让区块链的“发币投机”行为“发扬光大”,占用了大量的社会资源。链圈想要让技术回归实体,并不容易。
张一锋就指出,区块链到今天为止,无论在效率,还是隐私保护等方面,都还有不小的差距,仍需要脚踏实地就区块链的关键技术进行长期不懈的攻关。
责任编辑:王超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