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公布的阿里巴巴财报,披露了蚂蚁金服的一些最新信息。其中最值得关注是:一减——蚂蚁金服在今年一季度出现净亏损;一增——支付宝们(包括全球合作伙伴)的全球活跃用户达到8.7亿。
尽管一季度业绩小幅亏损,蚂蚁金服的估值却在今年以来不断创下新高,目前投行对其的最新估值超过1500亿美元,表明资本市场并不在意这家公司的短期业绩波动,而是深层次的价值,诸如科技化、平台化和全球化等。
一些市场人士的观点是,一季度的间隙性亏损,不排除是蚂蚁金服有意利用上市前的时间窗口,把握战略机遇,果断投资未来。毕竟,一旦上市,作为一家公众持股公司,蚂蚁金服需要顾虑更多。
在短期亏损背后,蚂蚁金服在核心的支付业务上迎来重大胜利,其不仅在国内支付市场进一步扩大份额,拉开了与微信支付的差距,还在海外市场高歌猛进,全球化布局不断开花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技术自主创新方面,蚂蚁金服的支付、风控等底层技术全部自主研发并掌握核心知识产权,对于区块链等新技术也坚定战略性布局。目前,蚂蚁区块链团队拥有的技术专利申请数量,在全球互联网公司中排列第一。
1. 巩固市场优势,一季度出现亏损
财报显示,蚂蚁金服2018财年以知识产权及技术服务费名义向阿里巴巴支付的利润分成为34.44亿元(5.49亿美元)。在2017财年,这一数字为20.86亿元。
根据阿里巴巴与蚂蚁金服达成的协议,蚂蚁金服每年需向阿里支付知识产权及技术服务费,金额相当于蚂蚁金服税前利润的37.5%。这意味着蚂蚁金服2017财年的税前利润为55.62亿元,2018财年的税前利润为91.84亿元,同比增长65.12%。
新金融琅琊榜早前曾测算,2017年全年(自然年),蚂蚁金服的税前利润达到131.89亿元,其中一、二、三、四季度分别实现税前利润21.04亿元、52.43亿元、53.20亿元和5.23亿元(参见《蚂蚁金服去年税前利润132亿,消费金融最赚钱》)。
由此可知,蚂蚁金服在2018年一季度(2018年财年第四季度)出现了亏损,这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一个可能的影响因素是去年末出台的现金贷新政,这对蚂蚁金服的借呗业务造成了一定影响,短期营收下滑。
然而,这并不是主要原因。实际上,这并非蚂蚁金服近年来第一次出现季度性亏损。2016年一季度,蚂蚁金服因为春节红包投入等因素导致小幅亏损。
对于此次亏损,阿里巴巴在财报中提到,这要归因于蚂蚁金服“积极的营销与推广活动带来的成本上升”,但此举“为支付宝钱包带来了大量的新增用户”。
据公开信息,从去年末到今年3月底,支付宝投入10亿元,以到店付款红包等形式吸纳新用户;而在春节期间,支付宝再次推出“集五福”活动,并投入5亿元现金红包。
事实证明,这样的投入是值得的。
在2016年,面对微信支付的步步紧逼,支付宝的市场份额一度降至50%左右,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微信支付将乘胜追击,取代支付宝的领导地位。然而,2017年以来,支付宝逐渐稳住阵脚,不仅稳居行业头把交椅,还扩大了领先优势。
尤其对三四线市场的培育,有望在未来数年裨益支付宝市场优势的巩固和拓展。
2. 加大布局线下,支付市场份额连续上升
易观2017年Q4移动支付市场数据显示,支付宝市场份额占比持续增长,达到54.26%,而微信支付则回落至38.15%。
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蔡崇信在分析师会议上称:“蚂蚁金服的新用户获取非常强劲,过去两个季度,支付宝用户的黏性也非常好,蚂蚁金服在线上和线下支付方面都在积极进行扩张,获得了非常鼓舞人心的进展。”
除了上面提到的支付补贴,支付宝的强势表现,得益于阿里巴巴及蚂蚁金服的一系列投资布局。
公开资料显示,在过去的一个季度,蚂蚁金服先后投资了蘑菇租房、领投了哈罗单车10亿美金的新一轮融资,战略投资了快捷停车、佳都数据。此外,蚂蚁金服还参与了阿里巴巴95亿美金收购饿了么,以及投资共享单车平台ofo。
仔细观察这些被投资机构,蚂蚁金服几乎所有的投资,都在为其拓展支付宝的用户数以及支付场景服务。
其逻辑是,尽管微信在线上依然拥有无可匹敌的社交统治力,但在线下,腾讯并不占优势。在上述投资的基础上,再加上蚂蚁金服不断融入阿里巴巴的新零售布局,最终支付宝通过在线上以及线下的攻城略地掌握了市场主动,从而巩固了领先地位。
在用户层面,蚂蚁金服通过和芝麻信用、网商银行合作,支付宝和房屋租赁机构向用户推出了租房免押金、租金月付等体验;在共享单车领域,凭借芝麻信用推出了支付宝扫码免押金服务等。
在商户层面,蚂蚁金服以收钱码为基础,为小商家提供了包括信用贷款、资金管理、经营分析、货源赊销等丰富的综合金融服务,B端企业级服务悄然发展,这正是它未来的想象空间之一。
3. 出海造船,支付宝们全球活跃用户8.7亿
相比国内市场的收复失地,蚂蚁金服在海外市场的开疆拓土更令人瞩目。
据阿里巴巴财报披露,在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财年中,支付宝与其全球合资伙伴一起在全球为约8.7亿年活跃用户提供服务。
这是支付宝首次公布全球活跃用户数量,意味着支付宝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移动支付服务商。
据蚂蚁金服方面介绍,在全球化过程中,蚂蚁金服选择了“出海造船”的模式,即将自己在中国经过检验的技术和商业模式输出,给本地化的合作伙伴,帮助他们在所在国发展本土化的电子钱包。
目前,蚂蚁金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布局全都选取了这种模式,因为本地的合作伙伴更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监管政策、也更懂当地市场,通过技术赋能,也更容易进入金融这种强监管的行业。
4月26日,孟加拉国最大的移动支付公司bKash和蚂蚁金服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加之3月份落地的巴基斯坦本地钱包,支付宝的海外本地钱包伙伴增至9位(中国香港、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韩国),形成全球“9+1”新格局,共同面向包括中国在内的超过30亿的用户市场。
蚂蚁金服曾提出希望在未来10年服务全球20亿用户,这一目标正随着支付宝本地钱包的接连落地而加速实现。
而全球化业务拓展的背后,依仗的正是技术竞争力。过去的一个财年,围绕BASIC战略——区块链、人工智能、安全、物联网和云计算五大领域,加大技术投入和转型也是蚂蚁金服的重要特征。
不仅支付、风控等底层技术全由蚂蚁金服自主研发并掌握核心知识产权,对于区块链等科技也战略性布局。根据介绍,蚂蚁区块链团队拥有的技术专利申请数量,在全球互联网公司中排列第一。
此外,支付宝全球服务用户数的增长同样受益于阿里巴巴集团的全球化拓展。从财报来看,2018财年,阿里巴巴国际商业零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4%,这主要由阿里巴巴投资的的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和其全球零售市场平台Ali Express的强劲增长带动。
中金公司互联网行业首席分析师吴越指出,处在上升期的蚂蚁金服和支付宝势必要为巩固业务优势持续投入,中长期看为未来增长打下基础。随着阿里巴巴的新零售、全球化战略和蚂蚁金服在全球化和科技布局上实现全面协同,蚂蚁金服长期持续增长被日益看好。
毕竟,传统行业看净利润增长,科技公司更看未来,看成长性,看用户增长。从这个角度理解,如果蚂蚁金服的账上趴着大量利润没有用出去,不一定是个好消息。
最近半年,包括京东金融在内的国内互金巨头竞相宣布去金融化,而蚂蚁金服算是最早的践行者。从2014年初的“互联网推进器”计划到BASIC战略,意图已经非常清晰,未来的蚂蚁金服,金融服务只会是其科技应用的一个场景而已。
近期的几份投行研究报告显示,蚂蚁金服的估值已经达到至少1500亿美金。巴克莱银行不久前对蚂蚁金服的估值由1060亿美元上调至1550亿美元,上调幅度达46.23%;而国内安信证券更对蚂蚁金服给出1600亿美金的估值。市场对于蚂蚁金服的技术和全球化的长期看好,才是其估值最有力的支撑。
责任编辑:陈爱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