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银行网12月7日讯,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携手成员银行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在北京举行。百余家银行电子银行部、网络金融部和科技部相关领导,以及金融科技公司、学术界的大咖参会,并就“科技赋能金融 智慧引领未来”的主题共谋智慧金融的发展之策。中国电子银行网全程直播了本次活动。
成都科来软件有限公司副总裁 龙成
成都科来软件有限公司副总裁龙成先生出席本次会议并发表演讲。龙成指出,在这个互联网爆发的时代,银行业要想更好的开拓新用户渠道就要引入新技术,而这些新技术在现有的平台下就需要有新的应用开发,以及引入其他不同的数据源。所以面对这样一个趋势,银行业给互联网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更好的满足银行业需求呢?
他表示,从Gartner的定义原则来看,其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是从实用主义专项战略思考,从专注于技术本专业转向整体的业务感知,从着眼于细节转向全局。
龙成还提出了以下几项具体措施,首先把业务视图化,覆盖多数据中心、全局的,这个视图应该包括三个层次:网络、应用,以及应用之间的逻辑关系。其次,了解应用中间的关系节点。之后,了解业务的趋势、业务的发展。最后,强化安全原则。
以下为演讲实录:
龙成:首先非常感谢大家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能够分享一些我们科来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想法和感受。我分享的题目是“灵捷化业务运维——NetOps在企业的最佳实践”。
从我过去工作经历来看,做了很多年在银行业的技术支持,对比现在银行业和互联网业,其实两个行业有非常巨大的区别。大概在十年前,第一次“双11”时,晚上我在某一个银行,当天晚上业务倒了,这个银行里直接的应对是不是要扩容,是不是要做更多的优化?实际上观察过去几年的技术发展,在大业务流量的场景下,银行第一步想到的是扩容,是CDN,包括虚拟化、容器,引入更多的新技术,甚至包括业务流程的优化、软件版本的优化。但是互联网行业不是这样,每年春节,我们都在发红包,而从腾讯的业务运维来讲,他们提到的原则是面对大业务量时,如果一定会挂,那么就让业务倒得更优雅一些。
但是有一些差异,从整个运维体系来讲,我们的银行都已经有了很多年的金融电子化建设经验,也建立了非常完善了运维体系,而这样一个运维体系首先是分专业的,网络、系统、应用、开发等等,而今天,我们需要去做互联网金融、需要去理解我们的用户、去了解我们的用户在干什么,以及他是谁。在这个互联网爆发的时代,银行业要想更好的开拓新用户渠道就要引入新技术,而这些新技术在现有的平台下就需要有新的应用开发,以及引入其他不同的数据源。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讲,他们的运维平台很新,完全是新建的,所以在整个运维平台设计时,就已经把用户特征抽取和行为分析等有关于业务发展的应用考虑了进去。对于这样一些差异,从Gartner提出“NetOps2.0”的概念,这其实是两个单词,即Network和Operation。对于NetOps2.0来讲,Gartner定义了几个原则:从实用主义专项战略思考,从专注于技术本专业转向整体的业务感知,最重要的一个原则,从着眼于细节转向全局。所以面对这样一个趋势,Gartner提供这样一个定义,银行业也给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来做,如何去实践这样一个概念。
科来提出一个想法、一个思路,首先我们应当去把我们的业务视图化,而且不仅仅设计一个单一的业务或单一的应用,而应该覆盖多数据中心、全局的,这个视图应该包括三个层次:网络、应用,以及应用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二,我们要知道这些应用中间的关系节点,不同应用之间的调用关系,以及每一个应用的关键指标用来做什么,去判断业务运行的好坏。这里涉及到很多节点,每一个节点应用于不同理论,都会有一些关键的节点、关键的指标,可以直接呈现出来业务运行的状态。而之后,我们要去了解我们业务的趋势、业务的发展,所以提出业务质量监控的概念,这里实际上是针对我们业务量的变化,业务的笔数、最大的响应时间、平均响应时间等等。
另一方面,我们提到银行业科技发展原则时,都在讲安全、快速、高可用,第一个原则就是安全。所以在我们看来,所有银行都建设了非常庞大的安全体系,引入了很多的设备,也有非常专业的团队在做这件事,但是有一个问题异常交易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提取。而这样一个问题实际上应该基于网络的行为、基于数据的流量提取出来、呈现出来,基于行为去判断。所以行为是检验安全的唯一标准。
科来发展了十五年,专注在非侵入式业务运维领域。原则很简单,以最小系统的变化,实现整个业务系统的透明化,不光是业务的,而且还包括应用的和网络的等等层次。过去十五年来,非常感谢大家,各个银行都给予了我们很大的信任,都在利用我们科来的技术,非常感谢大家能够给我们这样的机会,能够让我们科来帮助到大家。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龙总,也很感谢科来,在传统银行业务转型升级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截止到目前,第一个论坛环节所有主题演讲就到此先暂时告一段落,下面这个环节叫做“对话大咖”,其实是一对一对话环节,我们用另外一种形式看看这些嘉宾能够分享出什么样的观点。
责任编辑:陈爱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