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12月5-6日在北京JW万豪酒店召开。在6日举行的“行稳致远:实业源动力”金融主论坛上,与会代表们从各家银行的经验出发,对“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金融是经营风险的行业,不在于跑得多块,而在于跑得多久。全国金融会议提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三项任务等要求。习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
回归金融本源,走出一条具有平安特色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之路
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在会上表示:随着市场开放程度提高,改革力度不断深化,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破局的路子有很多,但不管怎么样,从纷繁复杂的局面中抽丝剥茧,抓住不变的本质和内核,回归初心,才能帮助我们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
近年来,平安银行按照“科技引领、零售突破、对公做精”的战略推进转型,从综合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角度出发,围绕三大机会点,逐渐走出一条具有平安特色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之路。用更先进的科技平台支持各项金融服务加速创新;借助集团综合金融资源,快速突破零售局面,满足客户多样化金融需求;有的放矢,坚持服务关乎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服务广大老百姓的金融生活,才能实现自身发展。”谢永林说:“让广大群众更好地享受到经济发展红利,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支持社会经济发展、支持实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嵌入金融之芯,提供“自金融”整体服务的浙商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浙商银行副行长吴建伟表示:为实体经济嵌入“金融芯”,赋予核心企业、小微企业和消费端群体“自金融”之翼,助力它们向更高远之处振翅腾飞,正是浙商银行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义。
目前,国内上市银行长期深陷于低估值困境;而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和科技公司异军突起纷纷涉足金融业务。但受制于稀缺的牌照资源、高昂的资本占用、巨大的科技投入、复杂的风控体系等因素,“自金融”依然是一件“奢侈品”,多数企业可望而不可得。吴建伟指出: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自金融”向消费端延伸、为终端消费者提供消费融资,将是下一阶段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全新演绎。
实体经济真实需求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发挥金融全牌照服务商的力量,借力金融科技,将按需定制的金融服务嵌入国民经济中的各行各业,提供包括支付、结算、融资、理财等一揽子金融服务,赋予大型企业、小微企业乃至消费端等各类群体“自金融”的翅膀,满足国民经济中的各类参与主体对“自金融”的渴望和追求,降低成本,助力实体经济腾飞。
共铸金融平台,形成浦发银行产融互动、创新发展的创新服务模式
当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一大批新兴科技,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投资等各类场景日益交融,人类社会正在迈向数字社会。如何利用金融手段更好地支持新兴产业,通过产融互动处理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问题,成为摆在金融机构面前的重大课题。
浦发银行副行长崔炳文表示:浦发银行基于多年金融服务实践积累的经验,通过大量的行业研究和市场分析,充分利用上海国际金融建设集聚的优质金融资源,积极实施集团化、综合化、专业化战略,创新性提出“股债贷、境内外、跨市场”的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努力满足节能环保、污染防治、智慧城市、清洁交通、新零售、新农业、先进制造业、文化教育、人工智能、物联网、现代物流、医疗健康、新材料等领域的金融需求。逐渐形成了以积极服务供给侧改革、优先支持新兴产业和绿色产业发展,集中优势资源打造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三驾马车”并行的产融创新服务模式。
下阶段,浦发银行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金融形势的判断和对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按照“回归本源、突出主业、做精专业、协调发展”的经营理念,不断提高认识、转变方式,提升服务实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质效。
“经济兴则金融兴,金融活则经济活”。如何增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将成为摆在广大金融从业者面前最直观的考题。
责任编辑:松崎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