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中报公布时,回首2017年上半年,国内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部分村镇、农商银行纷纷谋求“换道超车”,而互联网行业的金融科技版图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2017年上半年,多数中小银行继续着稳定薄利的发展态势,以民生、光大、中信、招商、平安五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例,从它们的中报数据来看,四家银行上半年利润增速平均3%左右,只有招商银行时隔10个季度之后利润增速重回两位数。这也显示了传统的“存贷汇”业务步入瓶颈后银行业整体必然面临的增速放缓形势。
值得注意的是,五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唯一利润增速回暖的招商银行,其中报里的自我阐述是“‘二次转型’适时进入下半场”,中报中这样评价目前的发展形势:“2017年上半年度,招商银行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形势,持续推进“轻型银行”的战略目标和“一体两翼”的战略定位,盈利实现稳步增长,资产质量持续提升,总体发展态势良好。”表示招商银行开始明确将其自身定位于一家“金融科技银行”,并借此在当下的市场变革中及时调整了定位,减轻了转型中必然的摩擦。
不仅银行在目前的形势下积极调整,转型“轻型银行”,此前标榜“银行自己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的互联网企业此时也转变了激进的姿态,将“轻资产”作为入局金融的方式。
银行在多年“存贷汇”业务中的套利空间尚且在萎缩,互联网企业自然更不能在此时以己之短做事倍功半之事,输出金融科技,提供流量入口以及大数据风控,谋求与传统持牌机构合作是互联网企业当下的最佳选择;而银行希望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节约成本,同时从互联网世界中的海量数据资源中分一杯羹,从这个角度来讲二者的需求可谓一拍即合。
今年上半年,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联姻”BAT,事实上最早与腾讯牵手战略合作的是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华夏银行。业内普遍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给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其规模以下的中小银行带来了深刻的冲击,但也带来了转型“轻装上阵”的机遇。
另一方面,从互联网企业的角度来看,此前尝试的现在看起来与传统金融行业同质化的“重资产”模式被证明不可行,“入侵”不如“联姻”,与银行业展开合作便成为了当下流行的双赢选择。实际上,在今年正式“牵手”BATJ之前,四大行与BATJ的战略合作早已有之,双方的合作已达30余起,合作内容多元化并且有交叉性,也可以看做是正式“牵手”之前的磨合。
值得注意的是,各家银行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的重点与契合点也各有不同。如京东与工商银行在金融科技、零售银行、消费金融、企业信贷、校园生态、资产管理、个人联名账户等领域展开合作,而百度与农业银行的合作主要围绕金融科技领域开展。
责任编辑:Rachel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