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适者生存:重塑银行在金融科技时代的竞争力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7-06-05 08:52:40 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7-06-05 08:52:40

    核心提示金融科技带来了极具挑战力和竞争力的新对手,也激发了传统金融特别是银行业的转型和创新。

    适者生存:重塑银行在金融科技时代的竞争力

      随着科技和创新进入拐点式爆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全球金融业。来自巨大消费者群体的未满足的金融需求,让中国成为全球范围内金融科技的最大试验场。金融科技通过低门槛、普惠和高效率为更加广泛的受众提供服务,并通过新算法和深度学习改变金融度量风险寻找回报的基本方程。金融科技带来了极具挑战力和竞争力的新对手,也激发了传统金融特别是银行业的转型和创新。

      中国银行业如何应对金融科技带来的挑战和竞争?如何通过战略布局、经营策略、风险管理流程和技术框架的搭建和全面创新来拥抱新技术?如何塑造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由第一财经研究院和埃森哲联合发起的调研,在深度面访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领先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商行的决策者和相关部门之后,试图回答以上问题。

      1.金融科技的兴起

      金融科技是先进技术应用到金融体系的期限转换、信用转换、收益转换以及风险转换之中,延展、升级并创新了金融服务理念、思维、流程及业务,并逐步呈现要素整合功能的金融新范式。

      在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起源于以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网络借贷、股权众筹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然而,互联网金融只是金融科技的一个早期发展阶段,近年来持续的技术迭代创新,开源的普及,使得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等技术逐渐应用于金融体系之中,让金融科技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对金融业产生更为深刻、广泛的影响。

      在本次调研中,我们感受到中国的银行高管们面对金融科技带来的竞争压力和变革的紧迫感。调研结果显示,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的影响刚刚开始,超过一半的调研者认为,目前银行基于互联网金融的业务营收占比低于10%,而其影响已经涉及客户、产品结构和渠道等方方面面。

      埃森哲研究显示,在全球范围内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的影响在逐渐深入:消费者正以每年两位数百分比的增长速度从传统银行迁移到互联网金融,到2020年银行业将有近30%的营收受影响,其中17.4%来自存款,6%来自信用卡和支付,4.9%来自贷款,3.4%来自资产管理。

      2.应对金融科技时代的挑战

      在应用金融科技的变革中,中国银行业会面临诸多挑战,主要表现为:

      业务模式:形成商业银行自己的独特的,同时不偏离其金融属性的互联网业务模式,是首要挑战。同时发挥商业银行的既有优势,实现创新的互联网客户经营和产品开发服务模式。

      风险控制:调整现有的风险管理体系,针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特性,制定新的风险体系,平衡创新、风险和收益的关系。

      客户关系:在数字化消费者的世界中有效地获客、活客、转化、留客;有效快速应对客户的变化和新需求,构建新的客户管理模式。

      科技能力:传统金融行业的特性要求银行信息系统成熟、稳定、安全;而新的金融科技强调平台、开放、快速、敏捷和试错。整合新旧并存的技术体系,建立支撑稳定与敏捷共存的运营模式的科技能力。

      调研显示,面对扑面而来的金融科技,我们所访谈的银行已经开始战略调整和布局,并根据各自的优势和定位,选择了不同的打法和路径:

      电商平台:构建自己的电商平台,创建场景和互联网客户流,实现金融—场景—金融的转换,有效获客和留客。

      直销银行:打破传统银行网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为客户提供全天候、不间断的金融服务,更快响应客户的金融需求,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

      互联网交易银行:利用自身良好的信用、客户生态、信息优势,借助互联网和科技,作为信息中介,为客户提供投资、融资、支付结算等交易金融服务。

      综合金融服务模式:创建互联网“一站式”金融超市,方便客户选择金融产品和服务,这是拥有多牌照、多产品的商业银行和综合性金融服务集团的自然选择。

      开放式金融平台:通过直销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从C端和B端两个层面向非本行用户和金融同业开放,创建开放式网络服务平台,全渠道向内外部客户全面开放。

      基于这些趋势,我们预见,未来银行将沿着产业价值链的参与深度与产品及服务的丰富程度这两个维度演化出不同的商业模式,银行业将呈现出新的产业态势。

      3.塑造面向未来的竞争力

      我们认为,面向未来,只有适者,才能生存。塑造面向未来的竞争力,攀登新的增长曲线,银行需在以下三个层面做足功课:

      战略层面:在生态系统的构建中,找准差异化的独特定位;同时乐于被集成。

      业务层面:回归金融本质,聚焦核心业务能力。

      第一,在支付结算业务方面,专注于银行基础设施功能竞争优势的重构。

      第二,在账户体系的构建和延展中,注重应对金融科技对账户体系的影响,特别是信用中介职能的弱化。

      第三,利用金融科技来构建基于资金融通下的衍生服务体系以及分布式服务系统。

      第四,最后,基于大数据思维,依托云、网、端的融合效应,建立内外交互的信用风险评级管理体系、量化模型和IT系统。

      技术层面:善用科技,提升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

      第一,移动互联。赢得移动端是构建银行数字化生态的核心内容,须使其APP成为其客户智能手机上的优先选择。

      第二,大数据。聚焦客户,即利用内外部和生态伙伴数据构建客户全方位视图,洞察和预测客户行为,提升银行精准营销和客户服务水平;聚焦内部,即通过数据分析优化内部运营,使得业务流程效率更高,或建立更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减少风险损失;业务创新,即以新的模式做新业务、进入新市场、满足新需求,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

      第三,云计算。一个开放银行生态系统是一个“云”上的生态,基于“云”的架构将是银行构建生态系统的基础架构,只有这样才能实时响应客户和消费者所需,保持生态系统的开放性。

      第四,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机器人、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会使金融服务的形态、客户数据处理、洞察需求、风险管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第五,区块链。由于具有可访问、开源、可信、实时、去中心化等一系列特性,区块链可以被应用到金融服务的一系列领域,比如KYC(客户识别),贸易融资、支付和金融交易等等。因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商业银行可积极尝试,为未来大规模的应用项目积累经验和能力。

      

    责任编辑:王超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