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中资收购欧洲银行成潮流 脱欧+金融业回暖或为主要成因

    汪晨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17-05-10 13:44:12 中资 银行 原创
    汪晨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17-05-10 13:44:12

    核心提示多家中资机构却竞相举牌控股、收购欧洲银行,这其中除了中资海外扩张中对金融资产的固有偏好外,或许还暗含了别的战略意图。

    2017年是本世纪最大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第九个年头,距离2012年的欧债危机也过去了近5年,全球金融业一大支柱—欧洲银行业似乎正在步入复苏回暖的正轨,但意大利银行业坏账危机和德银因诉讼丑闻引发的全年亏损等仍然像定时炸弹一样威胁着欧洲乃至全球市场。而在这样一个欧洲金融业前景依旧悬而未决的时间点,多家中资机构却竞相举牌控股、收购欧洲银行,这其中除了中资海外扩张中对金融资产的固有偏好外,或许还暗含了别的战略意图。

    2016年11月,复星集团斥资1.75亿欧元收购了葡萄牙千禧银行16.7%股份,成为了这家当时市值约为10亿欧元的小国大行的第一大股东,截至复星收购之前,这家葡萄牙最大的上市银行正处于风雨飘摇中,在2016年前三个季度中股价下跌了逾三分之二。千禧银行的困境也被看作是葡萄牙金融行业整体不稳定的缩影,为此该国金融业大范围寻求所有权变更以清除不良贷款和增资输血,此时中资提出收购请求,正是与原主人的迫切需求一拍即合。

    而在此之前,复星在德国的类似收购动作曾经遭遇了该国金融监管部门马拉松式的合规审查,收购行动因此几近夭折。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海航在今年5月4日宣布持有德意志银行9.92%的股份,目前持股份额超过了卡塔尔王室,成为了该行第一大股东。从今年2月最初询价到如今持有近10%的股份,海航此次收购行动仅仅低调地进行了三个月,从中可以窥见,中国资本对于走出去和海外资产配置具有强烈需求。

    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德国一直维持着GDP增长和控制银行业坏账水平的双重稳定,因此被看作欧元区整体稳定的基石,而国内最大银行—德意志银行也被看作欧洲银行业复苏的旗手,因此在严格执行合规性审查的前提下,这家银行业巨头也在寻求尽快增资的方式,当“走出去”与“迎进来”两方的迫切需求相遇,便配制出了中资收购海外银行的最佳催化剂。

    美国和欧元区各国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增长率

    美国和欧元区各国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增长率(图表来源:CBSN)

    美国和欧元区银行业坏账变化趋势

    美国和欧元区银行业坏账变化趋势(图表来源:CBSN)

    2017年以来,中资机构布局欧洲银行业的动作还包括吉利集团收购丹麦盛宝银行股份,有望于年底持股30%。以及中资机构安邦保险和海航在内的7到9家各国企业目前正在竞购陷入困境的德国北方银行。据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估计,欧洲企业的融资需求有77%由银行放款实现,这意味着银行业对于跨国市场乃至区域整体经济具有最高等级的重要性,而英国3月正式启动脱欧谈判程序以来,很多国际大型金融机构将业务重心转移至欧洲大陆,体现了对于这一区域市场更显著的倚重,而这个被看作可能是欧洲政治经济趋势小拐点的变化,也吸引着一家家中资机构加入角逐。

    纵观近年来国内外市场不难发现,银行业早已成为我国民间资本释放活力的一大出口,而民间资本进军海外银行业,更是拓展自身业务广度、实现综合多维度布局的重要落子。而选择重要金融市场—欧洲银行业的复苏时期抄底,或许也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越来越多中资企业的选择。


    责任编辑:Rachel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