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银行业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王祖继 来源:《中国金融》 2017-01-17 09:57:57 供给侧 银行业 首页
    王祖继     来源:《中国金融》     2017-01-17 09:57:57

    核心提示2017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建设银行将主动适应经济升级和金融业态发展趋势,通过自身转型创新,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风险防范能力,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重要助力。

      2017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建设银行将主动适应经济升级和金融业态发展趋势,通过自身转型创新,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风险防范能力,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重要助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战略意义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智慧,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晶。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解决当前诸多现实问题的必然选择,又是对长远发展的战略安排。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支撑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保障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为应对经济低迷的形势,很多国家采取了大规模刺激经济的需求管理政策。事实证明,需求刺激政策效果并不理想。我国也存在类似的情况,表明当前经济矛盾已经不是短期的、周期性的、外部的冲击,而是中长期的、结构性的、内生性的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着眼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等中长期的一系列优化改进措施,换言之,就是为了解决中长期的、结构性的、内生性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下,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服务业持续较快增长,金融市场加速发育,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绿色发展成效显现,城镇新增就业好于预期,城乡居民收入和社会发展保持协调稳定。同时,工业内部结构升级,低端制造业、高污染、高能耗工业占比降低,高技术、高端装备、清洁工业的占比提升。其中高新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表现抢眼,以高铁、核电和卫星等为代表的中国高端科技产品深受亚洲各国的欢迎。互联网催生商业模式革命,新经济快速成长,新业态突飞猛进。

      总之,中国经济要解决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实现后工业经济时代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经济转型升级,最终实现新经济结构和技术平台的可持续发展。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从根本上保障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作用体现在通过金融机制引导社会资本与资金的优化配置,这正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的问题。金融业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引导资源从过剩产能、落后产能的企业和项目退出,将更多资源配置到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来,在实现金融结构优化的同时,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实体经济结构转型,实现补经济结构短板、补科技创新进步短板、补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的目标。

      实体经济结构优化,必然催生一系列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要求金融行业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建立相应的服务能力。一是提升对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的针对性服务能力。对于初创期的企业,要重点加强风险投资机构的培育;对于成长期、成熟期的企业,重在帮助企业开展多元化、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对于衰退期的企业,提供并购、重组、转型的整体解决方案。二是提升对科技、文创、民营、服务业、制造业小微企业的服务能力。将支持方式从银行信贷向咨询顾问、风险管控、拓展市场、改善管理等全方位服务延伸。三是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新型电子支付服务能力、民生金融服务能力等,在提升金融服务质量的同时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供给结构升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突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困境、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当前主要经济矛盾之一就是供给结构跟不上需求的变化。我国一些行业和产业的产能严重过剩,同时大量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还依赖进口,供需结构不匹配矛盾日益突出。2015年我国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居民消费需求结构与档次逐步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尤其是在一线城市、东部沿海地区不断壮大起来的中产阶层,对生活品质要求迅速提高,但是消费品供给结构与档次的调整升级缓慢,难以满足消费需求,出现中国居民在海外大量购买马桶盖、婴儿奶粉等现象。

      同时,多年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使得第二产业落后产能几乎全部过剩,不仅消耗了大量宝贵资源,而且过剩产能导致的高库存引发企业资金链紧张,削弱了投资前景和投资意愿,增大企业债务负担和金融风险。要破解国内供需结构错位的问题,必须从供给侧入手,从体制机制、市场主体、产业转型等多个维度推进改革,通过改革淘汰过剩产能,促进供给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提质增效。

      建设银行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近年来,建设银行认真履行国有大型银行职责,把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放在首位,特别是在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综合性、多功能转型助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

      一是充分发挥多功能金融优势,帮助地方政府和企业去产能、去库存。支持煤炭、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的重组,2016年建设银行发放并购贷款300多亿元;全面压缩过剩产业的信贷投放,过剩行业的信贷余额逐年降低,2016年仅从钢铁和煤炭行业的147户企业就退出贷款68亿元;发挥住房金融的优势,大力支持三线、四线城市居民住房刚性需求,2016年新发放的住房按揭贷款平均每笔金额49万元,对应平均房屋单价每平方米7500元,超过七成贷款所购房屋面积在120平方米以下。

      二是充分发挥专业化金融优势,服务企业市场化债转股去杠杆。积极探索开展市场化法制化债转股试点,2016年10月份国务院发布《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后,建设银行率先行动,与武钢、云南锡业等成功实施债转股方案,示范效应非常明显。目前已与煤炭、钢铁、有色、建筑工程、交通运输业中资产负债率偏高但是发展前景好的7家企业,自主协商达成市场化、法制化债转股协议金额近千亿元,可以实现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5~15个百分点,大幅度减少转股企业当前财务支出,更重要的是推动了企业股权结构多元化,促进企业改组改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三是积极发挥集团综合金融服务优势,优化企业财务结构。近年来,建设银行发挥集团优势,满足了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除了信贷融资外,通过理财、委托贷款、信托、债券承销以及IPO等非信贷综合投融资服务,帮助客户累计融资超过4.6万亿元。

      四是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努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2016年1~9月,新发放人民币非贴公司类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92个基点;9月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已下降至5.15%。积极认购地方债和参与地方债置换,为地方政府每年节省利息支出约730多亿元。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实施一系列收费减免措施。2010~2014年累计给企业、个人客户让利600多亿元。

      以创新型和智慧型银行建设助推“补短板”

      一是以“融智+融资”创新服务模式,帮助地方政府补公共服务短板。发挥在基础设施领域的优势,率先在业内推出PPP模式系列贷款、PPP基金业务方案、PPP专项财务顾问方案和政府购买服务贷款,助力政府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供给水平和效率。目前已储备PPP项目贷款需求800多亿元;发起设立的PPP类基金总规模超千亿元。建设银行还购买政府债券2.4万亿元,为各级政府提供融资支持。

      二是创新小企业信贷产品,积极补足小企业融资难短板。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和公共信息,拓宽小微企业征信渠道,减少小微企业信贷对财务信息和抵押担保等环节的依赖,量身定制“五贷一透”等金融产品和服务。截至2016年9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8万亿元,同比增长1500多亿元,申贷获得率93.36%,同比提高9.23个百分点。连续五年满足“三个不低于”监管要求,更好地帮助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题,支持其创业发展。

      三是创新消费金融产品,助力消费转型升级。前瞻性地研究消费升级趋势,积极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截至2016年9月末,个人消费贷款和信用卡贷款余额5400多亿元,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消费及信用卡贷款超过两万亿元,同比增速10%。1~11月累计发放服务业贷款2.1万亿元,同比多发放超过3000亿元。加大对百姓安居的金融支持力度,优先支持居民购买普通住房,普通住房贷款笔数达到92% ,满足242万户居民实现安居梦。

      四是依托技术进步,推进普惠金融。建设银行立足开放合作、互惠共赢、长尾效应、体验为王的“互联网+”理念,正视互联网企业跨界竞争,积极推动互联网创新成果、大数据分析技术与银行业务深度融合,加快打造以建设银行、第三方金融服务商和客户为主体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网络金融生态系统。坚持“移动优先”策略,搭建一流的互联网渠道和平台,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的用户数分别达到2.3亿、2.14亿、3300万个,连续三年保持同业第一。首创全流程在线的网络银行业务模式,与金银岛、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等百余家优质核心平台建立合作,累计发放网络贷款2300多亿元。建设银行通过“善融商务”电商平台,为6万户企业免费开辟了新的网上销售渠道。

      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促进经济新动能发展壮大

      一方面,明确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作为优先支持领域,特别是对清洁能源和交通、节能减排、治理污染等具有低碳环保特征的绿色领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2016年上半年,建设银行对绿色交通、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等产业基金投放400亿元,新增绿色资产配置超过50%。另一方面,发展科技金融,大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立科技金融创新中心、投贷联金融中心,全面构建服务“双创”综合金融服务大平台。为科技型企业打造集“融信、融创、融资、融智、融惠、融通”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探索对科技企业的专属产品与服务模式。连续冠名赞助“建行杯”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与教育部门共同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结合。自2015年至2016年6月末,累计为1.8万户创业创新型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100多亿元。

      不断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水平,助力实体经济持续稳健发展

      “打铁还须自身硬”。为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建设银行不断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健全风险管理流程,强化授信审批及贷款投放管理,开发风险计量模型,提升监测及预警能力,实施数据大集中并推动企业级的IT系统架构建设。2014年成为国内首批获准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的银行之一。

      随着风险管控能力的提升,建设银行的资产质量逐年向好,2016年实现了不良率逐季下降,9月末不良率比2015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当年新暴露不良比2015年减少了121亿元。与此同时,建设银行还帮助两千多个客户优化融资方案,通过机控系统对风险的实时监测和预警,防范和化解风险550亿元。对当前遇到困难,处在行业重要地位又有发展前景的9500余户企业提供近3000亿元再融资支持,帮助它们渡过难关,调整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建设银行也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2016年9月末,建设银行的ROA、ROE和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1.34%、17.16%和15.36%,均居国内同业前列。随着自身能力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和效率大幅度提升,通过信托、债券、理财等方式为客户融资超过9000亿元;为小微企业提供的融资,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类贷款和绿色信贷,都比2015年同期大幅度提升。

      推进转型发展,进一步提升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能力

      当前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对银行业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银行业只有加快转型发展,才能满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

      深化综合性经营、多功能服务、集约化发展的转型,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金融需求

      深化综合性经营转型。一是进一步拓宽金融业务领域,形成资产结构多元、金融业务门类完整、各项业务协调发展的经营体系,以满足产业升级的多方面需求;二是在稳步发展银行主业的同时,加速发展子公司、股权投资(非控股)公司、新兴业务,实现为产业升级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三是集团内部银行业务与非银行业务之间、银行内部的批发与零售等业务条线之间实现功能融合,推动战略协同效应最大化,延长服务产业升级的链条;四是通过资产组合以及业务经营的多元化,实现风险分散与风险对冲,保证稳健经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深化多功能服务转型。一是紧跟全量客户结构变化,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服务导向,构建有效分类、精准识别、快速匹配的服务机制;二是整合集团和第三方机构各类资源,为客户提供本外币、境内外、银行与非银行、融资与融智相结合的多样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组合;三是实现产品、服务体系完备,品质优良,既能“一站式”满足一个客户的多种金融需求,又能让各类客户都获得满意的服务和产品;四是基于对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准确把握和对银行集团产品的深入了解,通过优化标准产品或设计产品组合方案,能够为客户提供最匹配其需求的差异化金融服务;五是以线上线下、多样化、智能化的渠道或方式,及时响应客户需求,将产品服务快速高效精准地送达客户;六是努力为客户创造风险调整后的最大收益,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和满意度。

      深化集约化发展转型。即实现银行内部资源运用的集中、专业、高效。通过提高内部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为客户提供全面高效的技术支持,切实提升服务效率,降低客户融资成本。

      全面加快智慧型、创新型银行建设步伐,满足客户创新发展需要

      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正在从要素驱动、投资拉动转向创新驱动,对银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设银行确定的创新型银行内涵是指为了适应新的经营环境,主动地对集团内各种金融要素进行持续性优化组合或创造性变革,通过流程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就是要在战略思维层面,秉持创新理念,通过形成竞争新优势,为发展提供新动能。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创新体系日益高效、具有深厚的创新潜力基础和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

      实现经营管理高度智能化。通过信息化支撑、数据化保障和渠道智能化升级,业务经营上能灵活快速响应市场,快捷有效识客、获客、稳客和服务客户;内部管理上实现智能监测业务运营、及时提供全面信息、敏锐洞察各类风险、辅助精准高效决策。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改造经营管理范式,消除信息资产的不透明和不确定性,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和经营管理效率,实现客户经营的高效智能和内部管理的精准精细。

      全面推进内涵转型,打造最具价值创造力的银行

      为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建设银行亟须加快内涵转型步伐,进一步完善资源配置机制、风险定价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优化全额资金计价机制,建立全集团统一的资金中心,将全额资金计价机制延伸到海外机构、子公司,总行根据每笔资金来源运用的重定价期限和现金流特征匹配转移价格;加强转移价格与市场利率的衔接,提高转移价格的敏感度,发挥转移价格“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有效引导经营单位的经营行为。改进管理会计,扩大成本、盈利的计量维度,合理匹配不同维度对应的责任业绩和成本投入,有效落实经营主体责任,提高基于价值链的投入产出分析能力,为决策层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信息;全面实施经济资本管理,将经济资本应用于风险偏好和风险战略、计划预算、资源配置、风险定价、信贷决策、绩效评估等经营和管理过程,提高全行资本使用效率和回报水平;健全风险定价管理体系,适应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明确定价策略,优化定价模型,强化授权约束,建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风险定价管理机制和体系,提升核心竞争力;完善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体现风险约束和价值创造的经营导向。

      作者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