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勿虑!银行业资产质量仍然处于安全区间

    金言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15-08-30 13:27:05 银行业 吕方
    金言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15-08-30 13:27:05
    吕方

    核心提示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不仅仍处于安全区间,总体风险可控,而且与全球银行业相比仍然处于优秀水平,银行业的资产风险还远没有向全面扩散的地步。

    编者按:近期各大银行上半年业绩的披露,尤其是本周,几家银行的半年报集中发布。而从各路数据分析和报道来看,银行不良贷款和不良率增加的问题惹人注目,中国的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也让人担忧。中国电子银行网专栏专家,银行业人士金言(专栏)认为,目前的银行业状况良好,毋需忧虑。

    随着近期各大银行上半年业绩的披露,银行不良贷款和不良率增加的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的热点。看惯了过去10年中资银行不良“双下降”的人,面对社会上怀着各种目的的“看空”论调,不免心中犯疑:银行业的资产质量能否经得起这一轮经济周期的考验?中国的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全球同行相比到底怎么样?

    其实答案是非常明确的: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不仅仍处于安全区间,总体风险可控,而且与全球银行业相比仍然处于优秀水平,银行业的资产风险还远没有向全面扩散的地步。

    其一,上半年中国银行业平均不良率1.5%,仅相当于国际大银行平均不良率3%的一半。而且中国监管部门对银行业的稳健经营要求显著高于巴塞尔委员会要求的标准,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都在160%以上,也就是说每1块钱的不良贷款就有1.6元的现金放在账上准备冲销,而国际银行业除了美国几家大银行以外,拨备覆盖率大都低于100%。如果将拨备的这种计提水平算进来,则中国银行业的不良控制水平还会更好一些。

    其二,中国银行业经营长期向好的趋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经济尽管由于主动调整结构和外部环境影响而有所放缓,但7%的增长率仍然是发达国家中目前表现最好的英国和美国的3倍,比起其他发达国家来说还要更好一些。随着一系列改革的陆续到位,中国经济会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势头,经济决定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的良好基础并没有改变。所以,在当前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银行不良贷款呈现一定程度的上升,符合银行经营发展规律。短期来看,导致不良贷款上升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但中长期来看前景是光明的。

    其三,中国银行业严格管理资产质量的措施正在产生效果,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不良贷款上升的势头。上半年各大银行针对不良贷款都采取了严格的清收处置措施,现金清收、资产重组转化率在50%以上。以“宇宙行”工商银行为例,上半年不良贷款清收转化比例达到57%,今年二季度末,工行对一季度新发生逾期公司贷款的化解率达到74.2%,逾期贷款向不良贷款的劣变率呈现下降趋势。同时,工行也正在对经济上行期形成的信贷制度、产品、流程、IT系统等进行系统梳理,以建立起适合经济调整周期特点的信贷管理新体系。比如利用互联网金融大数据手段,将信贷业务划分为标准化和专业化两大基础类别,实行差异化的经营管理。标准化服务将重点通过开发互联网金融产品,开展纯线上的融资;专业化信贷服务,主要是针对一些复杂的大客户、大项目和大宗信贷业务,以及少量小微企业的个性化等非标准化信贷业务。这种对信贷业务的主动创新管理和调整,有利于资产质量的固本强基,清掉存量不良,防止出现新的“出血点”。

    对于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的一些波动,既不能无动于衷,但也不能动辄恐慌,自乱阵脚。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的波动起于本轮经济结构的调整,也会随着经济结构调整陆续到位而平稳向好。


    责任编辑:王超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