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北京银行构筑智能风控生态,有效防控电信网络诈骗

    来源:北京银行 2025-09-28 11:27:28 北京银行 诈骗 金融安全
         来源:北京银行     2025-09-28 11:27:28

    核心提示北京银行通过构建智能化、多层次的金融风控生态,为客户竖起一道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坚实屏障。

    在当前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信网络诈骗手法不断翻新,给客户资金安全带来严峻挑战。作为一家扎根首都、服务人民的金融机构,北京银行始终将保障客户资金安全放在首要位置,通过构建智能化、多层次的金融风控生态,为客户竖起一道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坚实屏障。

    2025年2月的一个午后,74岁的关先生正在家中休息,突然接到一通自称“某视频官方客服”的来电。对方以专业伪装的口吻告知关先生,其账户的“免密支付”功能尚未关闭,如不及时处理,将每年自动扣费2万元。对于不太熟悉数字支付的老年客户来说,这笔费用无疑是个巨大的负担。在诈骗分子精心设计的话术诱导下,关先生逐步落入陷阱——通过点击链接下载了一款聊天软件,开启了屏幕共享功能,并按照指示将名下的100万元临期定期存款转为活期,准备转入所谓的“安全验证账户”,100 万养老钱正濒临险境。

    就在关先生即将发起转账的危急时刻,北京银行“护盾”线上智能交易反欺诈平台及时识别到该笔交易存在风险,并立即启动实时拦截机制,在毫秒级时间内阻断了该笔转账。与此同时,北京银行7×24小时风险外呼核查团队第一时间与关先生电话联系,通过专业的询问和研判,很快确认这是一起典型的“关闭免密支付”类电信诈骗案件。远程银行风险外呼坐席立即对相关账户实施临时保护措施,优先保证客户资金安全,同时鉴于屏幕共享可能导致重要信息泄露,指导客户办理了账户挂失手续。此外,在安抚客户情绪的同时,风险外呼坐席人员向客户细致地解析了此类骗局的套路手法,从冒充客服的伪装特征,到屏幕共享的风险隐患,都一一进行了详细说明,深度唤醒客户的反诈防诈意识,避免后续上当受骗。

    从成功拦截到识破骗局,从资金守护到风险意识唤醒,关先生的案例完整展现了北京银行“技防+人防”的体系化实战力量。技防方面,北京银行于2020年搭建“护盾”线上智能交易反欺诈平台,对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等线上全渠道关键交易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对识别出的风险交易根据风险等级高低采取差异化实时管控措施。人防方面,北京银行组建7×24小时专业风险外呼团队,对“护盾”平台识别出的预警交易及时进行核实确认,并第一时间采取应急处置措施。该团队具备专业的诈骗套路识别能力,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包括“关闭免密支付”、“刷单返利”、“杀猪盘”、“高回报投资理财”等十几种高发诈骗手法的识别处置经验,能够第一时间凭借“火眼金睛”识别骗局并协助客户终止交易、挂失账户及报警挽损。处置过程中,团队始终将客户权益置于核心,不仅高效处置诈骗风险,更重视警示教育和情绪安抚,真正体现了专业与温度并重的服务宗旨。

    截至2025年8月底,“护盾”平台及外呼核查团队已累计帮助数千名客户挽回资金损失数千万元,收获客户锦旗12面,感谢信多封。这一系列成果,充分体现出北京银行“技防+人防”智能风控机制在应对电信诈骗方面的扎实能力和可靠作用,同时也为金融行业防控电信网络诈骗提供有价值的实践经验。

    未来,北京银行将继续深化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在风控领域的应用,重点提升风险识别精准度、响应处置效率和客户宣教效果。通过持续完善“智能预警+专业处置+深度宣教”的全流程防控体系,北京银行将为客户资金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为维护金融秩序稳定贡献应有的力量。

    北京银行始终坚信,客户信任是银行最大的财富。通过科技赋能提升风险防控能力,通过远程银行风险外呼团队提升风险防控温度,全力守护好每一位客户的“钱袋子”,是北京银行不懈的追求和庄严的承诺。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