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个人征信电子授权安全技术指南》解读系列之数据安全及个人信息保护

    来源:电子银行网 2025-09-25 11:11:18 征信 数据安全 金融安全
         来源:电子银行网     2025-09-25 11:11:18

    核心提示本文聚焦“数据安全及个人信息保护”这一关键环节,结合安全合规要求,解析核心技术与实施要点,助力金融机构构建安全可信、合规高效的线上授权体系。

    为落实《个人征信电子授权安全技术指南》(JR/T 0299—2024)金融行业标准,规范金融机构在个人征信电子授权中的技术操作,本文聚焦“数据安全及个人信息保护”这一关键环节,结合安全合规要求,解析核心技术与实施要点,助力金融机构构建安全可信、合规高效的线上授权体系。

    相关引用标准

    指南中关于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内容,严格遵循以下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金融数据安全 数据生命周期安全规范》(JR/T 0223—2021)

    ——规定数据在采集、传输、存储、使用、销毁等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护要求。

    《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规范》(JR/T 0171—2020)

    ——明确个人金融信息分类、分级保护措施,强调最小必要原则和知情同意原则。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控制实践指南》(GB/T 22081—2024)

    ——提供信息安全控制措施的实施指南,适用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国信办秘字〔2021〕14号)

    ——界定移动互联网应用收集个人信息的必要范围,防止过度采集。

    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的核心要求

    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是个人征信电子授权的生命线,金融机构需在以下方面严格落实:

    1. 数据分类与分级管理

    根据《JR/T 0197—2020 金融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分级指南》,对征信授权过程中涉及的数据进行分类分级,明确敏感数据(如身份证号、生物特征、征信记录)的保护级别。

    建立数据访问控制机制,确保仅授权人员可访问相应层级数据。

    2. 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

    采集阶段:遵循最小必要原则,仅收集授权业务所必需的信息,非必要不留存,并在界面明确告知用户收集目的和范围。

    传输阶段:使用TLS 1.2及以上协议加密传输数据,防止中间人攻击和数据泄露。

    存储阶段:对存储的敏感数据实施加密处理,密钥管理符合GB/T 37092—2018中密码模块安全二级要求。

    使用与销毁阶段:建立数据使用审计日志,定期清理不再需要的个人信息,确保数据销毁过程不可恢复。

    3. 个人信息保护措施

    知情同意:在授权前以清晰、明确的方式告知用户信息处理目的、方式和范围,获取用户主动同意。

    去标识化与脱敏:在非必要场景下对个人信息进行去标识化或脱敏处理,降低泄露风险。

    用户权利保障:提供用户查询、更正、删除个人信息的渠道,响应其合理诉求。

    典型应用场景与实施流程

    1. 场景示例

    线上贷款授权:在用户签署征信授权协议时,系统仅采集必要身份信息,传输和存储全程加密,并在业务完成后定期清理临时数据。

    信用卡审批:在查询用户征信前,明确告知查询目的、范围及法律依据,获取用户电子授权,并留存授权记录备查。

    2. 标准流程

    步骤1:数据采集与告知

    在授权界面明确展示《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说明》,用户勾选同意后方可进入下一步。

    步骤2:数据传输与加密

    使用HTTPS协议传输数据,敏感字段(如身份证号)额外加密。

    步骤3:数据存储与访问控制

    数据分类存储,敏感信息加密保存,设置严格的访问权限和操作日志。

    步骤4:数据清理与审计

    业务完成后及时清理临时数据,定期审计数据使用情况,确保合规。

    对金融机构的合规建议

    1. 建立数据安全管理体系

    制定内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定期开展数据安全培训。

    2. 技术防护与审计并重

    部署数据防泄漏(DLP)、加密网关等技术工具,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和渗透测试。

    3. 用户透明与信任建设

    在APP、网站等渠道设立“隐私政策”和“用户权利中心”,增强用户信任感。

    4. 应急响应与舆情管理

    建立数据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机制,一旦发生数据泄露,第一时间启动预案,依法报告并通知用户。

    5. 加强教育与宣导

    通过发送短信、发放小宣传册,播放视频、语音提醒等方式加强对用户的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教育与宣贯,让用户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养成正确的操作习惯。

    总结

    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是个人征信电子授权的基石,也是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维护用户信任的核心。金融机构应严格遵循《指南》及相关国家标准,构建覆盖数据全生命的安全防护体系,实现技术合规与用户权益保障的双重目标。唯有如此,才能在数字经济时代稳健发展,赢得长久信任。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