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泸州银行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公告,报告期内,该行实现净利润9.02亿元,同比增长11.65%;税前利润12.40亿元,同比增幅达19.78%。截至6月末,泸州银行资产总额达1922.5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43%,客户贷款和存款总额分别为1175.94亿元和1550.82亿元,增速均超13%,业务规模稳步增长。
依托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机遇,泸州银行目前已设立成都、眉山、遂宁三家分行及41个营业网点,并在自贸试验区等重点区域布局特色支行,区域金融服务覆盖与渗透能力持续增强。今年7月,该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2025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排名跃升至第647位,较上年提升27位,彰显出良好的经营韧性与发展潜力。
盈利韧性显息差优势,成本管控筑增长根基
尽管上半年全行业面临多重挑战,泸州银行仍实现盈利端的亮眼表现。2025年上半年,泸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4.23亿元,归属于本行股东净利润9.02亿元,同比增长11.65%,税前利润12.40亿元,同比增长19.78%。这两项核心指标的增长,凸显出经营效率与盈利质量的提升,主要得益于风险管控与业务优化的双重驱动。
利润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来自风险成本的精准管控。报告期内,该行预期信用损失降至2.1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76.15%,同时贷款减值准备余额增至56.9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57%,拨备覆盖率维持在411.53%的高位,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夯实。
从财报来看,泸州银行收入结构中,利息净收入表现突出,成为盈利增长的“压舱石”。上半年,泸州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18.97亿元,同比增长7.93%,占营业收入比重达78.3%。这一成绩得益于规模扩张与成本管控的协同发力:其中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同比增长13.03%至1557.74亿元,同时计息负债成本率下降0.4个百分点至2.26%,资金定价能力显著提升。在息差管理上,该行净息差稳定在2.44%,净利差2.71%,在区域同业中保持领先优势。
资本内生筑核心根基,市场融资拓补充路径
面对资本充足率的阶段性调整,泸州银行通过“内生积累+外源拓展”的双轨策略,截至6月末,该行各级资本充足率均高于监管要求,风险抵补能力保持充足。
上半年,该行内生资本补充能力持续增强,归属于本行股东净利润9.02亿元,同比增长11.65%,归属于本行股东权益达129.9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44%;每股净资产增至3.90元,同比提升0.35元,股东权益保护力度不断加强。14.62%的平均权益回报率较上年提升0.55个百分点,显示内生资本生成能力持续增强,为资本补充提供“源头活水”。
债务融资方面,泸州银行已发行债券余额达143.67亿元,同比增长12.72%;同业存单余额101.65亿元,同比增长17.93%,融资成本持续优化,已发行债券平均成本率降至2.56%,较去年下降0.58个百分点。资本管理策略上,该行定期开展内部资本评估与压力测试,引导分支机构和管理部门向轻资本耗费业务转型;同时将根据监管政策导向,结合自身资本需求,通过优化资本配置、引导轻资本业务转型等方式,进一步拓宽资本补充渠道。
对公零售拓双轮格局,区域深耕固普惠特色
从中报数据看,泸州银行聚焦“服务地方经济”核心定位,对公与零售业务协同发力,业务结构与客户结构持续优化,为长期发展筑牢根基。
对公业务作为核心支柱,规模与占比实现双升。公司贷款规模达1037.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78%,占贷款总额比重88.26%。其中,产品创新成为对公业务增长的重要引擎。该行推出“税金贷”“票e贷”“政采贷”等多款特色产品,依托“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实现“房好贷”线上化办理,决策链短的优势充分发挥。公司客户数量增至5.77万户,同比增长7.53%,客户基础持续夯实,与区域实体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
零售业务呈现“规模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的双重特征。上半年末,泸州银行零售存款余额858.92亿元,同比增长7.73%,占总存款比重55.39%,其中活期存款占比22.24%,负债稳定性进一步提升。客户分层经营成效显著,上半年该行代理销售信托计划9.89亿元,高端客户(金融资产100万-300万)达9366名,高净值客户(300万以上)1809名,财富管理需求挖掘取得突破。
作为地方法人银行,泸州银行始终将普惠金融作为核心战略,加力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截至6月末,小微贷款余额691.55亿元,其中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44.11亿元,服务小微客户8824户,坚定践行“服务地方、支小支微”的市场定位。
展望未来,泸州银行将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紧密围绕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推进业务转型与结构优化。随着各项战略的推进与区域经济活力的释放,泸州银行有望在服务地方发展中进一步巩固核心竞争力,持续打造特色鲜明的区域精品银行,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劲的金融动力。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