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行正式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该行上半年坚守“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核心抓手,关键经营指标呈现出“稳增长、优结构、强韧性”态势。截至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突破15.4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9%;实现营业收入1333.68亿元,同比增长0.77%;归母净利润460.16亿元,同比增长1.61%。在业绩双增的同时,交行延续高比例分红政策,拟向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563元,分红总额达138.11亿元,占净利润比例30%。
规模与质量双双提升,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增强
从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来看,交行经营基本面展现出强劲韧性,盈利水平、资产规模与风险管控三大核心相关指标均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为全年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盈利方面,交行实现稳健增长,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333.68亿元,同比增长0.7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60.16亿元,同比增长1.61%,在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该行保持了盈利的稳定性与成长性。具体来看,利息净收入作为营收重要组成部分,实现852.47亿元,同比增长1.20%;净利息收益率维持1.21%,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9.16%,盈利效率与质量同步夯实。交行管理层明确表示,上半年的业绩表现与稳定分红,切实履行了对股东的承诺。展望下半年,该行将通过三大方向拓宽增收渠道:一是大力拓展资本市场相关业务,把握市场回暖机遇提升投行业务、资管业务等收入贡献;二是加强支付结算体系建设与产品创新,依托消费提振与经济活跃度回升释放支付结算收入潜力;三是进一步发挥国际化、综合化经营优势,强化境内外业务联动与行司协同,丰富收入结构。
资产规模与信贷投放方面,交行持续加码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截至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突破15.4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9%,资产规模稳步扩张的同时,结构持续优化;客户贷款余额首次突破9万亿元大关,较上年末增加4434亿元,增幅达5.18%。
资产质量管控方面,成效显著,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截至6月末,交行不良贷款率降至1.28%,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不良资产规模与比率“双降”态势持续。拨备覆盖率同步提升至209.56%,较上年末上升7.62个百分点,为应对潜在风险筑牢“安全垫”。同时,报告披露,该行报告期内累计处置不良贷款378.3亿元,同比增加27.9%,其中实质性清收203.7亿元,同比增幅达54.3%,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显著提升。对此,交通银行表示,上半年通过强化不良处置与催收,尤其是境外分行大额项目处置取得突破,有效推动不良贷款率稳步改善;结合当前资产质量态势与管控措施,预计到2025年底,该行不良贷款率、逾期贷款率等核心风险指标仍将保持平稳,资产质量稳健格局持续巩固。
业务经营多点突破,对公零售协同推进
银行业务主要包括公司金融、个人金融、金融市场等板块。上半年,交行在公司金融领域,聚焦实体经济需求,持续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截至6月末,公司存款余额达5.05万亿元,贷款余额5.93万亿元,对公客户总数较上年末增长3.75%,业务规模与客户基础同步扩容。另外,该行大力推进产业链金融,报告期内服务上下游企业3.82万户,产业链金融业务量达3191.63亿元。
个人金融业务方面,财富管理成为推动其增长的关键动力。截至6月末,个人存款余额3.96万亿元,贷款余额2.83万亿元,境内零售客户总量达2.02亿户,较上年末增长1.30%。高净值客群培育成效显著,达标沃德客户达283.21万户,增幅6.76%;私人银行客户突破10.26万户,管理资产1.39万亿元,分别增长8.94%与7.20%。5月存款降息后,居民投资理财需求显著回暖,6月单月理财产品销量达1516.92亿元,环比增长1.73%;非货公募基金销量105.06亿元,环比激增43.13%。
关于金融市场板块,交行则凭借深厚的市场积累,持续巩固行业优势。在同业业务领域,交行上海清算所代理清算、黄金交易所代理结算等业务量稳居行业前列。金融市场业务方面,该行金融投资规模达4.42万亿元,证券投资收益率3.1%,上半年成功承销国债及地方债4591亿元,本外币货币市场交易量55.83万亿元,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综合化与全球化布局方面,子公司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5.61亿元,占集团净利润的9.91%;境外银行机构实现净利润61.52亿元,占比13.37%,成为集团利润增长的重要补充力量。
战略落地成效显著,“五篇大文章”与数字化转型齐发力
上半年,交通银行积极发挥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压舱石作用,深入推进实施“一四五”战略,落实落细“五篇大文章”,持续打造业务特色,以上海主场建设和数字化转型为战略突破口,持续提高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
在金融 “五篇大文章” 落地实践中,交行在科技金融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该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突破1.5万亿元,获贷企业数增长11.12%,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增幅达22.93%。绿色金融领域,绿色贷款余额超8700亿元,绿色债券投资余额增幅30.02%,节能降碳产业余额增长6.58%,累计发行绿色金融债券1450亿元。普惠金融领域,普惠贷款余额达8524.01亿元,增幅12.96%,普惠型小微企业有贷款余额客户数增长10.76%。养老金融领域,养老产业贷款增幅21.39%,银发客户AUM规模增长7.31%,养老金托管规模居行业前列。数字金融领域,该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2863.95亿元,互联网贷款增长8.52%。
同时,作为总部位于上海的国有大行,交行深度融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数据显示,报告期末,上海市分行贷款增幅达10.88%,市场占比提升0.24个百分点,实质性贷款增量排名市场第一,已与60个市级、118个区级重大项目建立合作关系。在金融市场与跨境服务领域,报告期内,该行“债券通”“互换通”交易量分别达4881亿元、4912亿元,同比实现大幅增长;另外,交行上海地区国际收支量1536亿美元,跨境人民币收付量9776亿元,离岸金融与跨境金融特色进一步凸显。
在助力交行提升服务及经营质效方面,数字化转型成为关键突破口。上半年,交行新设数字化经营中心,推动金融服务深度嵌入各类场景、重构业务流程。截至6月末,手机银行月度活跃客户达4912.28万户,同比增长近10%;“买单吧”月度活跃客户2659.97万户;开放银行接口达6582个,累计调用超85亿次。数字化赋能下,业务办理效率显著提升,对公开户耗时从2小时压缩至30分钟,对公授信合同电子化处理使扫描量减少40%、时长压降60%;零售信贷线上化直接经营消费贷余额同比净增153%,AI技术在反洗钱、客户营销等领域的应用成效显著,异常交易识别准确率超80%,营销转化率提升2倍以上。
在宏观环境承压的背景下,交行以稳增长、控风险、促转型为主线,展现出国有大行的韧性与担当。随着“五篇大文章”的持续深化和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其高质量发展路径愈发清晰。
责任编辑:陈爱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