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科技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建设银行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做好科技金融首篇大文章,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从点到链、扩线成面银企合作生机勃勃“建行是我们最重要、最值得信赖的金融合作伙伴,长期以来,他们雪中送炭、雨天送伞,让我们克服经营困难爬坡过坎。”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雕集团”)负责人的一席话,道出了高新技术制造企业对金融支持的迫切需求,也折射出建行在服务实体经济中的责任担当。
精雕集团是专注于精密数控机床研发和制造的国家级高新技术民营制造企业,自成立以来一直依靠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和自有技术逐渐发展壮大,如今已掌握精密数控机床的全部核心技术,具备行业领先地位,产品性能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20多年的合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发挥全域化、集团化、综合化服务优势,实现了从单一信贷服务向综合金融服务的跨越升级,为客户创造了更大价值。”建行北京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2003年,精雕集团在建行北京门头沟支行开立了基本账户,拉开了双方合作的序幕。2009年,北京市分行向精雕集团发放了企业首笔4000万元的基本建设贷款,用于新建某生产基地项目,开启了全面的信贷业务合作。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北京市分行先后为精雕集团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国内保理、银行承兑汇票、保函等领域的金融服务,积极满足企业经营周转和各生产基地建设的需要。2020年,受外部因素影响,精雕集团经营周转受到极大影响。北京市分行迅速响应,为其量身定制授信方案,投放3000余万元专项贷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2022年,在企业资金状况最严峻时期,北京市分行再次伸出援手,新增授信1.6亿元。2025年3月,北京市分行组建“张富清金融服务队”,依托建行集团资源整合优势,联动子公司建信财险立足企业用工风险管理痛点,历经3个月的时间,为精雕集团定制雇主专属服务方案,精准满足客户需求。最终成功为企业落地建信财险雇主责任险项目,保额100余万元。20多年的合作历程中,精雕集团子公司及分公司均已在建行开立结算账户并办理代发工资业务,同时在私人银行、家族财富、信用卡发卡等业务领域与建行开展了深入合作。双方共同见证了民营企业在艰苦奋斗中的崛起、高新制造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贡献、国有商业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中的与时俱进,也见证了区域营商环境的不断成熟与完善。截至3月底,北京市分行为精雕集团授信总额超20亿元。创新金融服务助科技企业逐梦AI蓝海“半导体芯片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单靠企业自身融资远远不够,建行给了我们重要支持。”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实现全功能GPU芯片自研、量产量销的企业,摩尔线程成立以来始终保持快速的产品研发和迭代节奏。
传统信贷模式难以适配像摩尔线程这类具有潜力的硬科技企业。2023年,北京市分行敏锐捕捉到摩尔线程的发展潜力,与集团股权投资子公司开展交流座谈,探索行业发展潜力。通过对摩尔线程创始团队、股权结构、技术水平等多维度的综合评估,结合国家对芯片产业的政策支持,北京市分行大胆迈出创新步伐,为其提供研发和设备采购的信贷资金支持,并落地了北京市分行首笔用于民营企业的技术改造贷款,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24年是摩尔线程重点攻关国产万卡算力集群项目的关键一年,在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和中关村分行的组织下,建行北京市分行作为牵头行联合同业机构创新构建银团模式,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数亿元。银团组建过程中,北京市分行成立专项贷款团队,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从企业初创期风险投资对接,到成长期技术改造贷款,再到项目扩张期银团贷款,北京市分行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链,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此外,北京市分行还为企业提供现金管理、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助力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润泽科创产业根脉
“如果把产业比作大树,科研就像根脉,根扎得越深,树长得越壮。”天津大地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地机器人”)负责人王彦民合上手里的在研项目方案发出感叹。 2023年10月,大地机器人在天开高教科创园注册成立。企业研发团队以实现储罐大修无人化全场景维修为目标,独立开发了集成“水喷砂”“超高压水”等技术的爬壁机器人,能够自动化完成大型储油罐表面处理及防腐施工,提升作业效率和安全性。2024年5月,企业顺利完成了爬壁机器人产品的实地应用试验,并与某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达成工程项目合作。“当时,我们刚开始承接项目,对成本的控制不是特别完善,材料、装备、人工等与现场工程相关的费用都得提前垫付。工程垫资叠加后期研发费用,在短期内造成了较大资金压力。”王彦民回忆道。正值一筹莫展之际,建行天津南开支行提供了200万元纯信用贷款支持。“建行有自己的一套评价体系,能获批授信,反映了银行对我们初创期企业创新能力的认可。”
科技领域的创新,“看不清、看不懂”是难题。如何将知识产权、人才称号等无形资产变成授信额度,是银行做好科技金融服务的关键。 2024年以来,建行天津市分行依托“星光STAR”“技术流”等科技创新评价工具,充分利用大数据量化模型为企业“打分画像”。上述模型可参照企业人力资本、技术创新能力、科技成果市场价值及外部资源支持等核心维度,实现围绕技术与成果转化的全景评价,将其结果作为传统授信评价体系的有力支撑,有助于综合评价企业的科技属性和创新实力,大幅提升融资可得性。“过去做对公业务更加注重贷款企业的土地、房产、设备、存货等看得见、摸得着的‘数量’,而拓展科技金融业务,更需要洞察科技型企业潜在的‘质量’,行内不断更新迭代的评价工具,帮助我们有效识别企业价值,放开手脚真正做到敢贷会贷。”南开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王煊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