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中小银行已经开始通过市场化渠道公开选拔高级管理人才。据不完全统计,近一个月至少有6家银行发布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管的信息,其中郑州银行计划招聘7名中高层管理者。这一现象反映出银行业高管选拔呈现出市场化和高度专业化的趋势。
从各家银行公布的招聘要求来看,具有金融监管部门工作经历、大型商业银行工作履历以及相关区域工作背景的人才更受青睐。以郑州银行为例,1月7日,郑州银行发布三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信息,计划公开招聘该行总行公司条线总经理(副总经理)3名、总行资产负债管理部总经理(副总经理)2名,以及分支行行长(副行长)2名(地市分行、一级管理行)。该行在招聘总行公司条线总经理(副总经理)时明确要求应聘者“具备国有商业银行、全国领先股份制银行省级分行及以上,或头部城商行总行对公条线、信贷产品管理条线或金融市场条线工作经验。具有相关部门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等任职经历者优先”。
业内人士认为,城商行、农商行偏好这类人才主要基于三点考虑:首先,具有金融监管部门工作经历的人才对监管政策有着深入、精准的理解;其次,大型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拥有成熟的体系和经验,可以将这些先进做法引入中小银行;最后,熟悉当地经济金融情况的人才能够更好地挖掘和服务本地客户。
近年来,银行高管人才引进渠道日益多元化。除内部晋升外,面向市场“海选”高管的做法逐渐成为常态。2024年下半年以来,包括大连银行、珠海农商行在内的多家中小商业银行都曾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副行长、行长等高级职位。
分析人士表示,城商行、农商行等区域性银行公开选聘高管主要基于三个目的:一是弥补人才储备不足,拓宽选拔范围;二是提升竞争力,引入具有创新思维和业务拓展能力的人才;三是实现公平公正的选拔。公开选聘高管将带来优化管理团队、推动创新转型、提升市场信任度等积极影响。
从多家银行的选聘公告中可以看出,它们希望通过“海选”建立市场化的高管选拔机制。例如,天津银行、天津农商银行在选聘公告中均提到,公开选聘高管旨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活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经营管理团队,推进银行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银行公开招聘高管一直受到监管部门的鼓励和支持。业内人士指出,金融监管部门近年来致力于建立金融人才库,主要目的是解决中小银行公司治理薄弱的问题。通过市场化双向选择,鼓励和支持国有大型银行的专业人才到中小银行担任董事长、高级管理人员、独立董事或外部监事等职务,发挥其丰富的经验和专业价值,补齐中小银行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短板。
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优化中小银行的管理团队,提升其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还能推动业务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提升。同时,市场化选聘高管也有助于增强市场对银行的信心和认可度,为银行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