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1000亿元!央行正式下场买卖国债 业内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或升至2.2%至2.3%区间

    曹韵仪 来源:财联社 2024-09-02 09:45:24 1000亿元 国债 政策速递
    曹韵仪     来源:财联社     2024-09-02 09:45:24

    核心提示央行买短卖长,表明了央行对长端利率的风险管控态度,长端债市利率大幅向下突破可能性较低,“未来一段时间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有可能进一步升至2.2%至2.3%。

    央行正式开启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8月净买入10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央行买短卖长释放信号,旨在引导中长期国债收益率适度上行。

    业内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有可能进一步升至2.2%至2.3%区间。这将有效遏制前期一些机构疯抢中长期国债现象,阻断金融市场风险累积——当前主要是指一些非银主体大量持有中长期国债带来的期限错配和利率风险。

    从货币政策工具箱的角度而言,央行进一步淡化MLF政策利率,若往后每月末央行均公布当月在公开市场买卖,或将产生一定的货币政策信号作用,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实现更好的预期管理。

    央行正式开展买卖国债 买短卖长释放引导信号

    央行今日公告,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相关要求,2024年8月人民银行开展了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买入短期限国债并卖出长期限国债,全月净买入债券面值为1000亿元。

    “这意味着央行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进入实际操作阶段,节奏略超市场预期。从操作方向上看,央行买短卖长,旨在引导中长期国债收益率适度上行。”东方金诚研究部王青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本月央行净买入国债的操作,表明了央行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预示着后续流动性的合理充裕状态。另外,也会给市场传递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管控信号。

    “本月央行买短卖长,表明了央行对长端利率的风险管控态度,长端债市利率大幅向下突破可能性较低,短端产品或因其流动性较好以及非银机构的配置需求更受青睐。”温彬指出。

    “未来一段时间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有可能进一步升至2.2%至2.3%区间。这将有效遏制前期一些机构疯抢中长期国债现象,阻断金融市场风险累积——当前主要是指一些非银主体大量持有中长期国债带来的期限错配和利率风险。”王青指出。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分析师周茂华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央行通过国债买卖‘扭曲’操作,影响短期国债市场供需,稳定市场预期,防止国债市场出现非理性单边波动风险。同时,维持一个正常倾斜的利率曲线,促进金融资产合理定价,资源有效配置。

    从市场面来看,在央行公告发布后,债券市场中长期收益率逐步下行。10年期国债活跃券利率小幅下行,其余品种多数下行,5年期国债以2.75bp的下行幅度领涨市场,同时国债期货多数收涨。

    “值得关注的是,经济数据显示我国经济稳步复苏,物价温和回升;市场债券供给有望增加;市场情绪呈现回暖迹象,加上央行灵活开展国债买卖操作,国债市场面临风向似乎在转变。”周茂华认为,投资者需要防范潜在波动风险。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今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延续了近期较为强势的升值势头,再次出现大涨,盘中最高触及7.0825,创2023年6月份以来新高,日内涨超200个基点。

    王青指出,包括10年期国债在内的中长期国债收益率上行,也将缓解中美利差倒挂状况,这有利于控制资金外流,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这可能是近两个交易日在美元指数上行过程中,人民币汇价逆势走高的直接原因。

    央行扩充货币政策工具箱 进一步释放流动性

    央行买卖国债的定位是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和流动性管理工具,目前央行主要通过外汇占款、一年期MLF和7天公开市场操作投放基础货币,市场认为,未来央行直接买卖国债可能也会成为重要的基础货币吞吐方式。

    温彬表示,央行净买入国债实际上向市场投放了基础货币,增加了释放流动性的手段,既是维护经济修复适宜的货币环境,也反映出央行货币政策框架的进一步演进,逐步淡化MLF的货币投放作用,以国债净买入替代。

    “后续MLF到期量较大,9月到12月的MLF到期量分别为5910、7890、14500、14500亿元,或迎来替换窗口期,也可以起到淡化MLF政策利率色彩的作用。”温彬认为。

    而央行全月净买入债券面值为1000亿元,这意味着同期向市场释放约1000亿元流动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近两个交易日市场流动性在月末临近时点出现的罕见宽松现象。

    从资金面来看,本周央行公开市场一共净投放5040亿元,DR001加权平均利率报1.5322%。下周央行公开市场将有14018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别到期4710亿元、4725亿元、2773亿元、1509亿元、301亿元。

    “在未进行降准的情况下,将央行买卖国债作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具有积极意义,传递出货币政策加大力度支持稳增长、扩内需的明确信号。”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

    温彬认为,若往后每月末央行均公布当月在公开市场买卖,或将产生一定的货币政策信号作用,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实现更好的预期管理。

    此外还有观点认为,当前央行持有国债规模有限,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可能更需要买入来实现基础货币的投放,但这又与当前避免利率过快速度下行的目标不符,因而短期操作空间有限。

    国盛证券固收首席杨业伟指出,公开市场国债买卖短期规模可能有限,大规模实施依然需要等待国债市场深度提升。截止2024年6月,我国基础货币占存续国债比例为1.20,而美国和日本的基础货币占存续国债比例为0.21和0.58。基础货币占存续国债比例仍偏高,我国国债市场深度仍不足以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工具。

    责任编辑:陈爱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