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多家银行理财公司高管变动 体系内部输送仍为常态

    吴杨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3-09-05 08:53:27 银行 理财子公司 银行动态
    吴杨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3-09-05 08:53:27

    核心提示2023年以来,已有杭银理财、南银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公司的董事长等高管职位出现变动,且新就任高管以母行体系内部人员为主。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批复显示,王晓莉的杭银理财董事长任职资格已获核准。王晓莉此前担任杭银理财总经理一职,至今已超过三年。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已有杭银理财、南银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公司的董事长等高管职位出现变动,且新就任高管以母行体系内部人员为主。

    高管调整进行时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家银行理财公司高管迎来新调整。此番获批任职杭银理财董事长的王晓莉,自2019年底杭银理财获批开业起,担任杭银理财总经理一职,此次接棒毛夏红担任新一任董事长。空缺的总经理职务由李俊担任。8月,监管部门已核准李俊杭银理财董事、总经理的任职资格。

    另外,多家银行理财公司董事长等高管职位迎来变动。例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8月核准了谢岭南的南银理财董事长任职资格,谢岭南接棒师波担任南银理财新任董事长;6月,张洁的建信理财副总裁任职资格获批;5月,梁冰的施罗德交银理财副董事长任职资格获批,同月监管部门还核准了苑志宏的华夏理财董事长任职资格。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理财公司发展已走过四年,高管团队尚未完全成形,根据工作需要和监管制度对高管人员进行调整优化,属于行业正常行为。

    以母行输送为主

    从目前银行理财公司新就任的高管来看,母行体系内部人才输送仍为常态。

    例如,从履历来看,获任杭银理财总经理的李俊来自杭银理财的母行杭州银行,李俊曾担任杭州银行资金营运中心副总经理和总经理。

    提及母行向旗下理财公司输送高管的原因,某国有行旗下理财公司相关人员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主要是为了理财公司更好与母行协同运作,输送的人才也更为熟悉银行体系业务,可以保证部分产品的平稳对接和过渡。

    在董希淼看来,在理财公司成立初期,理财公司对母行体系依赖较多,高管团队以内部人员为主,有助于理财公司较快完成母行资管部门的转变。

    市场化招聘高管比例有望提升

    自2019年首批银行理财公司获批开业以来,理财公司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壮大。从整体规模来看,理财公司已成为理财产品发行主力军。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3年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全国共有265家银行机构和30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共存续产品3.71万只,存续规模25.34万亿元。截至2023年6月末,理财公司存续产品数量1.62万只,存续规模20.67万亿元。

    在业内专家看来,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业务愈发多样化以及人才需求的差异化,预计银行理财公司通过公开市场化招聘高管的比例将上升。某国有行旗下理财公司相关人员表示:“近期,我们内部在部门架构以及相应人员等方面进行了一定调整,主要是为了更好推进产品创新和服务客户,也通过市场化招聘引进了很多人才,未来会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和建立激励机制留住人才。”

    责任编辑:韩希宇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