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越来越受重视。
去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简称“数据二十条”)对外发布,加速了数据流通交易和数据要素市场发展。与此同时,各地方也相继积极开展数据交易探索,上海、广州等地数据交易所率先上线运营,深圳、贵州等地纷纷出台数据条例。
2022年12月9日,财政部发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拟规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在传统的企业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基础上,数据资产正成为“第四张报表”参与到企业的决策支持和管理。
在近日举办的“‘数据二十条’背景下的数据要素化”研讨会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发展与监管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华夏银行原董事、行长张健华指出,金融业的本质就是从数据到生产要素的流通与汇聚,而数据要素化也是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要求趋势。
银行积极开展数据要素应用的实践与探索
金融是数据密集型行业,具有天然的数据禀赋。根据《金融业数据流通交易市场研究报告》,近五年来,金融业数据要素采购项目数量复合年均增长率达40%。其中,银行业数据采购项目数量占主导地位,约占整个金融业七成。银行业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先锋者,结合自身业务发展,积极开展数据要素应用的实践与探索:
2023年1月,邮储银行发布该行第一份以数据资产为主题的白皮书——《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数据资产白皮书(2022年版)》。白皮书分析了数据要素化与数据资产管理趋势,基于数据视角的重构与邮储银行实际,构建了具有邮储银行特色的数据资产管理体系,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
光大银行于2021年8月发布了《商业银行数据资产估值白皮书》,2021年11月发布《商业银行数据战略白皮书》。在此基础上,2022年11月,光大银行发布了《商业银行数据资产会计核算研究报告》《商业银行数据要素市场生态研究报告》,都是为解锁数据要素市场多元未来所做的思考和实践。据悉,下一步光大银行将推动相关研究成果落地实施,并持续深化对数据要素价值释放领域的探索和研究。
2021年9月,兴业银行发布《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数据合规白皮书》。提出以“规范数据基础、保障数据权利、统一数据语言、推动数据应用”为目标的数据合规体系,展示了兴业银行在客户数据权利保障及自有数据应用领域的愿景、规划以及履行社会责任的探索实践,希望借此推动国内金融同业在数字化时代更好实现高质量合规发展。
规范数据要素市场势在必行
新业态下,银行开展数据治理,融合内外部数据应用,不断发挥数据价值势在必行,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交通银行数据管理与应用部副总经理张静认为数据应用中存在数据共享渠道不通畅、数据交易模式不规范、数据要素不充分等问题,给数据要素的高效流动和应用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如何规范数据要素市场,赋能金融业数字化发展成为业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金融业数据流通交易市场研究报告》给出了相关建议:
一是鼓励金融业公共数据进入场内交易,公共数据占金融业交易数据的90%,如何合规、有效使用这类数据一直是困扰金融业数据交易的最大难题。鼓励引导金融业公共数据进入数据交易所内交易,不仅可以保证交易的合规性,更有利于金融业公共数据的价值发现,充分发挥数据对金融业发展的放大、倍增、叠加效应。
二是构建数商生态,积极发展数据要素型企业数商生态的构建,不仅明确了各类数据交易主体的行业定位与市场功能,确定数据供应商“数据要素型企业”地位,更有利于培育新生数据供应商,在增量市场中做大做强数字经济。
三是加快推动金融业数据资产化与入表工作。目前,金融业对数据要素的认知更多停留在辅助营销与风控业务,对金融业数据资产化以及数据资产价值重要性认知不足,这也是目前阻碍数据交易流通的不利因素。推动金融业数据资产化与入表工作,有利于整合金融企业内部数据资源、确认数据产品价值、形成更多可交易的数据产品,从而提高金融数据交易规模,提升流通效率。
四是完善金融业数据采购制度,加强信息披露。金融业数据采购信息披露明显存在不足,以银行业为例,6大行均有数据交易信息披露,但披露额与实际交易额相差较大,14家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与128家城商行,存在信息披露的银行仅占60%。现阶段应将数据采购纳入金融业采购目录,方便信息披露与采购管理。
责任编辑:王煊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