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人民银行总行会同农业农村部、工信部等6部委在重庆市等9省(市)启动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示范工程)。在人民银行总行及相关部委的大力指导下,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积极争取地方党政支持,会同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经济信息委等9家市级部门相关区县政府,建立示范工程协调机制,紧密结合重庆地方特色金融改革,以扩展农村金融服务广度、提升农村金融承载能力、服务涉农实体经济为主线,联合推动重庆地区30项示范工程任务落地见效。
一、聚焦统筹协调部署 凝聚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合力
一是建立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在市级层面,建立由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牵头,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经济信息委等9家市级部门参与的示范工程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明确各单位牵头负责人员、承办部门、工作职责等,共同研究细化政策措施,动态掌握示范工程工作进展,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在行内层面,党委专题听取示范工程工作汇报,加强统筹谋划,成立跨处室工作组,将示范工程列入年度重点工作予以推动落实。在金融机构层面,示范工程任务承担单位成立跨部门的工作实施组,明确内部牵头责任部门和人员,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协同推进工作任务落实。
二是强化示范工程工作任务部署。加强金融政策协同,将示范工程工作任务融入重庆市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总体工作规划,积极参与市级金融政策文件编制,重点打造“空中柜台”、“方言银行”、活体抵押融资平台等项目,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的金融资源投入。及时部署工作任务,组织召开启动会议,制定印发工作要求、考核指标相关文件。建立示范工程动态发布机制,学习总结优秀实践经验和做法,定期发布工作任务进展情况供各单位学习参考。加强区县调研指导,分管领导带队赴城口县、开州区等国家级、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调研,实地推进“1+2+N普惠金融到村”基地金融服务,面向农村居民宣传支农支小金融政策,确保各项任务稳步推进。
三是注重金融风险防控。加大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推广应用,建立涵盖事前、事中、事后全生命周期的风控手段,将涉及金融服务的项目纳入创新监管工具进行运行监测和风险管理,明确消费者权益保护和风险补偿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和退出机制,及时监测、发现并处置风险。
二、聚焦服务渠道融合 助推农村金融服务普惠化
一是打造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实现金融服务集中办。针对农村偏远地区金融网点覆盖率低,社保卡金融功能激活困难等问题,指导重庆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利用音视频、图像识别、大数据等技术,构建一站式普惠金融移动服务平台,将社保卡金融功能激活、信贷以及柜面非现金业务等延伸到网点以外,银行工作人员定期携带移动机具到偏远地区村镇居委会,提供银行“空中柜台”服务,农村居民与银行柜员远程音视频进行业务沟通,足不出村就能享受金融服务。截至今年2季度末,已累计服务“三农”客户超过10万人次。
二是构建新型金融服务渠道,实现金融服务“码”上办。针对农村金融服务渠道相对匮乏、贷款融资难、金融资讯获取不足等问题,利用移动互联网、二维码等技术,建设“1+2+N普惠金融到村”线上服务平台,对接整合金融监管部门政策、消费权益保护知识等内容以及银行理财、信贷等金融服务,打造到村综合金融服务便利店,农村居民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相关服务内容。同时,在行政村推动建设普惠金融线下基地,布设金融机具和宣传材料,安排专人负责日常运行。该平台获评人民银行系统扶贫成果二等奖,截至今年2季度末,已在长寿区、秀山县等9个区县上线服务平台,建成“1+2+N普惠金融到村”线下基地4778个,长寿区、江津区、城口县等7个区县行政村实现了全覆盖,惠及831万农村居民。
三是推进智能化无障碍建设,实现金融服务快捷办。组织辖区法人金融机构推进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适老化、涉农化改造,提供简洁版、大字版、语音版等多版本,简化线上操作及业务办理流程,提高金融产品的易用性。其中,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结合重庆方言使用广、传承率高等特点,通过打造“支持重庆地方方言的智能银行服务”实现了方言便民服务的全方位供给,覆盖方言智能导航、智能填单、对话机器人等应用场景,让能“听懂语言”的智能服务惠及广大百姓。
三、聚焦供应链金融供给 赋能农业产业现代化
一是支持农村绿色产业发展。针对绿色信贷风险评估所需涉农绿色金融数据(如环评数据等)缺乏统一标准、数字化程度低、获取时间长等问题,运用大数据技术,对辖内各区县政府部门、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及金融机构的环评信息、绿色项目库和绿色信贷业务等数据进行整合并统一分析处理,构建绿色项目智能识别和环境效益测算模型,搭建“长江绿融通”农村绿色金融服务平台,推动涉农绿色金融信息对接,为涉农企业绿色信贷融资需求和银行融资产品进行匹配,提升银行的绿色信贷服务能力。截至今年2季度末,已接入超90家金融机构,为近千个项目(企业)提供融资需求,累计放款超1100亿元。
二是加大民营小微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支持力度。创新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搭建“长江渝融通”普惠小微线上融资服务平台,链接地方发展改革、商务、农业等政府部门和银行机构。通过一张二维码面向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建立银行与政府、企业之间常态化政策产品宣传、涉企信息共享和融资对接培育的“微循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自主申贷、自主提交融资需求,打造为缓解政银企信息不对称的“惠企政策直通车”和“线上金融服务便利店”。2022年以来,在40个区县举办政银企融资对接会86场,通过普惠小微线上融资服务平台为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内的2895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72.68亿元。
四、聚焦金融与民生互通 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便利化
一是搭建社保综合服务平台,提升农村居民社保金融综合服务水平。指导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与人社部门合作,利用大数据、应用程序接口(API)等技术,将社保服务整合至银行服务端,搭建社银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和社保卡应用服务平台,将保卡申领、身份认证、社保查询、待遇领取等社保服务整合到银行金融服务渠道,让农村居民持卡人就近享受社保惠民服务。截至今年2季度末,已建成66家“银行—社保”融合服务网点,累计为超过10万名农村居民提供服务。
二是搭建“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提供基础民生服务。针对农村偏远地区居民办理取款、残疾证预审、社保养老待遇资格认证等业务不够便利等问题,指导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运用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在偏远行政村建设“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辅助农村居民远程办理残疾证预审、社保养老待遇资格认证等民生业务,让农村居民就近享受综合便民、惠民服务。截至今年2季度末,残疾证预审服务已在万州区、开州区、黔江区等3地上线,服务残疾人群1.54万人次;社保养老待遇资格认证已在永川区、大足区、铜梁区等18个区县上线,服务19.92万人次。
三是基于移动支付技术,提升乡村民生金融服务水平。针对农村居民公共交通智能缴费服务缺乏等问题,指导中国银联重庆分公司利用移动支付技术,为县域、农村居民提供扫码、闪付乘车服务。截至今年2季度末,已实现覆盖29个远郊区县共354条线路、4780辆公交的智能支付服务改造,日均交易6.72万笔、服务用户3.5万人次。针对农村偏远地区距离水、电等公共服务单位较远,群众现金缴费不便等问题,指导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利用API、软件开发套件(SDK)技术,对接国家电网、中国移动、供水公司、能源公司等公共服务单位,搭建“一站式”便民缴费服务平台,为农村居民提供覆盖水、电、燃气、通讯、有线电视等多个种类便捷缴费服务。
五、聚焦金融科技基础支撑 助力农村建设数字化
一是积极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探索以“互联网+”形式开展涉农金融数据采集,建设农村信用大数据平台,农户使用移动终端自主申报涉农数据,补充丰富涉农企业的多维度评价指标。制定信用村评定标准,推动信用村、镇创建工作,并对信用经营主体、户、村、镇在授信额度、贷款利率和手续等金融服务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截至今年2季度末,重庆农村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采集552万农户、7.09万农村经济组织的相关信息,全市评定信用乡镇115个、信用村1666个。
二是助力乡村基层党务、智慧政务建设。指导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利用云计算、API技术,搭建集党费缴纳、党建管理于一体的数字化党建服务系统,截至今年2季度末,已为合川区等区县1523家机构提供服务。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接区县政府部门,搭建智慧政务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社保、医保、民政以及跨省通办类服务,截至今年2季度末,已累计办理超过590万件政务事项。
(作者系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副主任 )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